肌力测量手术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58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肌力测量手术镊,镊由镊尖部分和示数测量部组成,所述的镊尖部分由医用不锈钢制作,镊上设有用以夹住需测量部位的卡扣,所述的示数测量部通过弹簧与镊尖部分相连且在相连处固定有指针,在示数测量部的外部套以聚丙烯制作的带有示数窗的外壳,外壳尾部与弹簧尾部相连接。

Forceps for muscle strength measu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肌力测量手术镊
本技术涉及巩膜固定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肌力测量手术镊。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提高,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增长,在此情况下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势微,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产生并且壮大。在该模式下,患者对于疾病的治疗流程受到疾病本身和来自患者“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医护人员来说,在测量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创伤”或做到无“创伤”测量,是其在测量方面追求的最高目标。斜弱视是常见眼病,人群中患病率约为1-6%。斜视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前者使患者眼位偏向颞侧,后者患者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并伴眩晕、恶心、步态不稳等全身症状。斜视病因复杂,现代西医学除针对病因及手术治疗,对病因不明者,尚无理想方法。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单眼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以及形觉剥夺等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正常儿童,且眼部检查无器质性病变的情况。弱视中最重要的为斜视性弱视,半数以上的弱视与斜视有关。然而,由于缺乏眼外肌功能参数的精准量化,当前的斜视手术设计过于倚重术者的经验和个人判断,因此斜视矫正的手术效果并非总能达到预期,调查显示相当比例的斜视患者在眼位矫正手术后有复发(眼位回退)现象。Chew等人近期发表的一项5年期的临床调查显示,术后一周内的眼球正位率可达75%,5年后这一比例降低到了41%。有研究利用眼动仪监测恒河猴实验性斜视矫正术后的效果,发现术后6月时其眼位显著回退,同时伴随着手术肌肉的功能改变。并且,目前人们对大部分斜视,尤其是共同性斜视的发病机制仍不明了,限制了对斜视这一临床常见眼病的预防和诊治水平的改善。作为双眼运动协调的效应器,眼外肌不可避免地涉及和参与了斜视的发生发展。已有许多研究表明,斜视患者眼外肌的组织形态及功能均有异常,但由于缺乏针对眼外肌肌力的无创定量测量手段,目前对眼外肌的功能异常(包括肌肉收缩力、张力以及拮抗肌间肌力的平衡度异常)在共同性斜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根本问题缺少清晰认识。由此,温州眼视光医院余新平教授提出了“拮抗肌间肌力失衡”的假说:斜视手术后即使手术后眼位暂时被矫正,但很可能由于未考虑眼外肌肌力及拮抗肌间的肌力平衡,导致术后眼位在术后一段时间仍然发生改变,回退到异常状态。目前在国内外对于斜弱视的研究中,临床常用的眼外肌的功能评估包括定量测量和非定量测量。眼球运动检查、牵拉试验通过主动牵拉试验和被动牵拉试验时由检查者感知牵拉的力度而分别判断眼外肌的肌力和张力等检查方式都极为倚重于检查者的经验和判断,不同检查者间的一致性差。最近Holmes在评估斜肌功能的牵拉试验时采用一个刻度环定量评估牵拉试验的张力,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上缺点,但仍难以便捷地应用于术前、术后检查。扫视运动检查是一种相对定量的非直接的检查眼外肌功能的方法,通过检查扫视运动的速度和幅度,可以间接判断眼外肌功能。但该检查易受注视能力、注意力等等因素的干扰。既往也有研究采用术中将滑车和弹力计联接离断的眼外肌以直接测量眼外肌肌力,但该方法只能在手术中应用,不便于临床的常规检查。也有研究通过镊子联接换能器夹取角膜缘测量眼外肌肌力,但不易操作,且未在临床投入使用,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肌力测量手术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肌力测量手术镊,其包括:镊由镊尖部分、示数测量部两大部分组成。所述的镊尖部分由医用不锈钢制作,外形与普通手术镊相似,在普通手术镊基础上增加了卡扣以夹住需测量的部位。所述的示数测量部以弹簧与镊尖部分相连且在相连处固定一指针,在外部套以用聚丙烯(耐高温塑料)为材料制作的带有示数窗的外壳,壳尾部与弹簧尾部相连接。优选的,测力与数据显示一体化,采用团队独有的数据单位,简化医生获得数据的流程。优选的,测量不受患者受患注视能力、注意力等因素的干扰,不同测量者所得测量结果具有一致性。优选的,装置所用均为耐高温材料,可用高温加热灭菌来进行消毒,重复使用。优选的,用镊尖代替传统的测力器械的钩式设计,做到无创检查,在术前即可得到眼外肌肌力数据用于制定手术方案,还可方便术后复查,确认患者恢复情况与是否有复发风险。本技术提供一种肌力测量手术镊,其优点在于:斜弱视检测方面尚缺乏一种可以无创检查、定量测量眼外肌肌力的手术器械,来降低检查对于检查者经验的倚重,降低患者检查时的状况对于检查结果的影响。本技术实验成功后便可投入使用,使用时所得测量数据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并且本技术可进行多次消毒,反复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肌力测量手术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肌力测量手术镊的正面示意图。图3为肌力测量手术镊的背面示意图。图4为肌力测量手术镊的俯视透视图。图5为肌力测量手术镊的示数窗。图6为肌力测量手术镊的测量和示数部分。附图标记:1示数测量部2镊尖部分3示数窗4卡扣5指针6镊尖8弹簧9外壳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肌力测量手术镊,其包括:镊由镊尖部分2、示数测量部1两大部分组成。所述的镊尖部分2由医用不锈钢制作,外形与普通手术镊相似,镊上设有用以夹住需测量部位的卡扣4,所述的示数测量部通过弹簧8与镊尖部分相连且在相连处固定有指5针,在示数测量部的外部套以用聚丙烯(耐高温塑料)为材料制作的带有示数窗3的外壳9,外壳尾部与弹簧尾部相连接。使用时,青少年/成人在眼部表面麻醉下(点用爱尔卡因3次,麻醉程度以夹取角膜缘的角膜组织时患者无疼痛感为宜)。儿童则需在常规眼科手术全身麻醉时使用本产品。使用本产品夹住鼻侧角膜缘浅层巩膜组织,并用卡扣进行固定。测量方法类似临床常用的主动牵拉试验和被动牵拉试验方法。(1)夹住鼻侧角膜缘的浅层巩膜组织令被检眼以最大努力向内转,此时得到示数窗的刻度记录为数据1;(2)然后让被检验注视前方,用本产品夹住鼻侧角膜缘浅层巩膜组织后向颞侧牵拉达最大幅度,此时得到示数窗的刻度记录为数据2;(3)数据1经换算得内直肌的收缩力,数据2经换算得内直肌的张力。同法可测量外直肌的收缩力和张力。内直肌收缩力算法:数据1*32.5=内直肌收缩力(单位毫牛);内直肌张力算法:数据2*32.5=内直肌张力(单位毫牛)。测量时需遮盖对侧眼,并分别测量双眼的眼外肌肌力,每一眼外肌的收缩力或张力都需测量3次,取均值作为检查结果,对变异度大的数据则需重新测量。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为了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并非对其做任何限制,本领域其他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的劳动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任何改变和替换,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肌力测量手术镊,镊由镊尖部分和示数测量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镊尖部分由医用不锈钢制作,镊上设有用以夹住需测量部位的卡扣,所述的示数测量部通过弹簧与镊尖部分相连且在相连处固定有指针,在示数测量部的外部套以用聚丙烯制作的带有示数窗的外壳,外壳尾部与弹簧尾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肌力测量手术镊,镊由镊尖部分和示数测量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镊尖部分由医用不锈钢制作,镊上设有用以夹住需测量部位的卡扣,所述的示数测量部通过弹簧与镊尖部分相连且在相连处固定有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轶婷韩梦雅沈叶露董黎宁黄肖琳胡瑶杨星星谢天珍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