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10‑20份,绞股蓝10‑20份,蒲公英25‑35份,薄荷10‑20份,儿茶4‑8份,黄柏4‑8份,红藤25‑35份,荷叶10‑20份,甘草4‑8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中药含漱液能够抑菌、改善口腔菌群失衡、减轻口腔感染、安全无毒,并可内服可含漱且口感易于接受。
A Chinese herbal mouthwash suitable for long-term inpatients with oral infection and dysbacteriosi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含漱液,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
技术介绍
长期住院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反复使用抗生素、自理能力严重退化、长期留置鼻胃管、昏迷等一系列综合性原因极易发生口腔菌群失调,导致病人出现口臭、口腔感染等表现,进而增加发生吸入性肺炎及院内感染的机率。口腔感染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感染性疾病,既包括细菌性感染也包括真菌性感染,其在临床上可表现为口腔溃疡、牙龈炎、牙周炎、牙髓炎、齿龈脓肿、咽颊炎、疱疹性咽喉炎、口腔念珠性口炎等症状。正常人口腔中的菌群是由大量微生物构成的一个稳定的微环境。口腔感染发生时,这样的稳态被打破,有害菌大量繁殖并抑制有益菌生长,导致口腔菌群失调。而且目前由于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使得口腔感染耐药性呈持续上升趋势,临床中常用的口腔护理溶液如过氧化氢、碳酸氢钠、洗必泰、呋喃西林、醋酸、硼酸、甲硝唑等只能起到消灭部分有害菌的目的,不能起到扶持有益菌生长与繁殖的作用,口腔微环境仍没有得到彻底改善。并且这些口腔护理溶液口感差,极易引起老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现象,增加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抑菌扶菌、改善口腔菌群失衡、减轻口腔感染、安全无毒且口感易于接受的中药含漱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以解决由于长期住院导致口腔感染治疗效果不显著、易反复、口腔菌群长期失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治疗口腔感染的中药含漱液能够抑菌扶菌、有效改善口腔菌群失衡、减轻口腔感染、安全无毒、可内服可含漱且口感易于接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10-20份,绞股蓝10-20份,蒲公英25-35份,薄荷10-20份,儿茶4-8份,黄柏4-8份,红藤25-35份,荷叶10-20份,甘草4-8份。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12份,绞股蓝15份,蒲公英20份,薄荷12份,儿茶4份,黄柏4份,红藤35份,荷叶18份,甘草6份。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20份,绞股蓝18份,蒲公英16份,薄荷20份,儿茶4份,黄柏4份,红藤25份,荷叶20份,甘草8份。作为优选的方案,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15份,绞股蓝15份,蒲公英30份,薄荷15份,儿茶6份,黄柏6份,红藤30份,荷叶15份,甘草6份。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含漱液用于含漱,抑菌、改善口腔菌群失衡、减轻口腔感染。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含漱液还可以内服。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含漱液还用于保健品。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含漱液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红景天、绞股蓝、蒲公英、薄荷、儿茶、黄柏、红藤(大血藤)、荷叶、甘草包裹于纱布中。(2)将包裹有中药的纱布放入机器中加水代煎,将药液浓缩至2800ml,待凉。(3)将已凉的中药液分装至无菌小包装内,共7付,14包,每包200ml。(4)可将装有中药液的无菌小包装放冰箱冷藏保存。使用方法:每日三至五次含漱或每日两次内服。下面为本专利技术中各药材的功能及作用:君:红景天、绞股蓝;臣:蒲公英、红藤(大血藤)、黄柏、儿茶;佐:荷叶、薄荷;使:甘草。其中:红景天:功效:活血止血、清肺止咳、通脉平喘;主治:咳血、咯血、肺炎咳嗽;绞股蓝:功效:益气健脾、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主治:慢性气管炎、慢性胃肠炎、体虚乏力、虚劳失精;蒲公英: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主治: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疔毒疮肿;红藤(大血藤):功效:清热解毒、活血通络、养血消瘀、理气化湿;主治:痨伤吐血、肢节酸疼、心胃气痛、跌打损伤;黄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退虚热;主治:热痢、泄泻、消渴、痔疮、便血、骨蒸劳热、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疮疡肿毒;儿茶:功效:活血止痛、止血生肌、收湿敛疮、清肺化痰;荷叶:功效:清暑利湿、开发清阳、凉血止血;主治:暑湿泄泻、水气浮肿、吐血、便血;薄荷:功效:宣散风热、清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主治:外感风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食滞七胀、口疮、牙痛、疮疥、瘾疹;甘草:功效: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主治:脾胃虚弱、食少、腹痛便溏、劳倦发热、肺痿咳嗽、咽喉肿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中药含漱液能够抑菌、改善口腔菌群失衡、减轻口腔感染、安全无毒,并可内服可含漱且口感易于接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12份,绞股蓝15份,蒲公英20份,薄荷12份,儿茶4份,黄柏4份,红藤35份,荷叶18份,甘草6份。实施例2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20份,绞股蓝18份,蒲公英16份,薄荷20份,儿茶4份,黄柏4份,红藤25份,荷叶20份,甘草8份。实施例3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15份,绞股蓝15份,蒲公英30份,薄荷15份,儿茶6份,黄柏6份,红藤30份,荷叶15份,甘草6份。临床观察(1)一般资料本专利技术人于2019年至今对58例患有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纤维化等一种或多种疾病,吞咽情况良好可以自主经口进食或吞咽情况受损留置鼻胃管或胃造瘘管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患者年龄85到102岁不等。(2)治疗方法:每日三至五次含漱或每日两次内服。(3)治疗效果:58例患者中有52例存在口腔异味,经治疗后52例患者口腔异味情况均显著改善,起效率为100%。58例患者中有49例口腔卫生情况较差,经治疗后46例口腔卫生情况显著改善,起效率为94%。58例患者中有39例口腔PH不在正常范围,经治疗后36例口腔PH恢复至正常范围,起效率为92%。58例患者中有18例原本存在吸入性肺炎,经治疗后14例胸片显示完全好转,2例胸片显示明显好转,起效率为89%。58例患者中有36例咽拭子检测出阳性菌落,经治疗后33例咽拭子未检测出阳性菌落,起效率为92%。(4)典型病例:病例1:洒某,男,102岁,患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10-20份,绞股蓝10-20份,蒲公英25-35份,薄荷10-20份,儿茶4-8份,黄柏4-8份,红藤25-35份,荷叶10-20份,甘草4-8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10-20份,绞股蓝10-20份,蒲公英25-35份,薄荷10-20份,儿茶4-8份,黄柏4-8份,红藤25-35份,荷叶10-20份,甘草4-8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份:红景天12份,绞股蓝15份,蒲公英20份,薄荷12份,儿茶4份,黄柏4份,红藤35份,荷叶18份,甘草6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长期住院伴发口腔感染、菌群失调患者的可内服中药含漱液,其特征在于:红景天20份,绞股蓝18份,蒲公英16份,薄荷20份,儿茶4份,黄柏4份,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葛兆霞,倪洁,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鼓楼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