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499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包括:上层集水箱、下层集水箱、清水输送管、污水输送管和冲水管;上层集水箱上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第一溢水口,清水出口均位于第一溢水口下方;污水输送管安装在上层集水箱上并与第一溢水口连通;下层集水箱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清水进口、冲水口和第二溢水口,冲水口位于第二溢水口下方;自来水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二阀门;清水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清水出口和清水进口;冲水管与冲水口连通,且冲水口处设有第三阀门;第二溢水口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溢水口和冲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而且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并且避免了废水收集不足影响正常使用。

A kind of waste water circulating device applied to multi flo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循环利用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我们身边生活中的观察,在学生公寓中生活用水量比较大,水资源的浪费也比较严重。因此设计学生公寓生活用水的回收再利用是相当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公寓是一个用水集中、量大又浪费严重的场所,学生公寓生活用水主要为日常洗刷和洗衣,其废水水质相对工业用水和家庭用水要好的多,大多情况下,上述学生公寓生活用水满足冲厕用水水质部分要求,不需再采取物理或化学的方法进行水处理。若在学生公寓实施生活用水的回收再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水资源,增加水的重复利用率,也可以减少学生公寓生活用水的经济支出。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包括:上层集水箱、下层集水箱、清水输送管、污水输送管和冲水管;上层集水箱上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第一溢水口,清水出口均位于第一溢水口下方;污水输送管安装在上层集水箱上并与第一溢水口连通;下层集水箱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清水进口、冲水口和第二溢水口,冲水口位于第二溢水口下方;自来水进水口处安装有第二阀门;清水输送管的两端分别连通清水出口和清水进口;冲水管与冲水口连通,且冲水口处设有第三阀门;第二溢水口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溢水口和冲水管。优选的,污水进口处设有过滤网。优选的,上层集水箱内上下分割成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污水进口和第一溢水口均与第一腔室连通,清水出口与第二腔室连通。优选的,上层集水箱上还设有污水出口,污水出口位于第一溢水口下方并连通第二腔室,污水出口还与污水输送管连通;上层集水箱上还安装有第一阀门,第一阀门用于控制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择一导通;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采用电磁阀。优选的,还包括处理模块,上层集水箱内设有浊度检测器,下层集水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处理模块分别连接浊度检测器、第一阀门、液位传感器和第二阀门。优选的,上层集水箱内还安装有自动通电开关,自动通电开关串联在处理模块和供电装置之间。优选的,供电装置采用小型管道式水流发电机、蓄电池和/或交流变电装置。优选的,上层集水箱为圆柱型或者半圆柱型结构。优选的,下层集水箱底部为圆锥形结构,冲水口位于圆锥形结构的尖端。优选的,上层集水箱和下层集水箱均采用石墨制成。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利用上一楼层生活用水冲下楼层厕所,实现废水的再利用,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而且大大减少了废水的排放;同时,本技术中不需额外增加动力装置,高效节能。本技术中,主要供水来源于生活废水,当生活废水过少时,又能通过自来水进水口实现自动供水,既方便于日常用水,又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而且提高了水的重复利用率,并且避免了废水收集不足影响正常使用。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利用常见的元器件组成,成本比较低。本技术不仅适用于学生公寓还适用于新建小区,可实施性良好。可见,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维护方便,使用寿命长,经济效益也高,有很高推广利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中上层集水箱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中下层集水箱结构图。图示:盥洗池1-1、第一腔室1-2、过滤网1-3、第一溢水口1-4、上层集水箱1-5、自动通电开关1-6、浊度检测器1-7、第一阀门1-8、污水输送管1-9、清水输送管1-10、第二腔室1-11、第二阀门2-1、自来水进水口2-2、清水进口2-3、第二溢水口2-4、下层集水箱2-5、液位传感器2-6、第三阀门2-7、便器2-8、冲水管2-9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包括:上层集水箱1-5、下层集水箱2-5、清水输送管1-10、污水输送管1-9和冲水管2-9。上层集水箱1-5上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第一溢水口1-4,清水出口均位于第一溢水口1-4下方。污水输送管1-9安装在上层集水箱1-5上并与第一溢水口1-4连通,以便通过第一溢水口1-4和污水输送管1-9将上层集水箱1-5溢出的污水排放到指定位置,避免污水溢出。下层集水箱2-5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2-2、清水进口2-3、冲水口和第二溢水口2-4,冲水口位于第二溢水口2-4下方。自来水进水口2-2处安装有第二阀门2-1。清水输送管1-10的两端分别连通清水出口和清水进口2-3。如此,常态下,上层集水箱1-5中的积水可通过清水输送管1-10输送到下层集水箱2-5,以便对上层集水箱1-5收集的废水循环利用;同时,党第二阀门2-1打开,下层集水箱2-5还可通过自来水进水口2-2灌入自来水,以便保证下层集水箱2-5的水量充足。冲水管2-9与冲水口连通,且冲水口处设有第三阀门2-7,如此,当第三阀门2-7开口,下层集水箱2-5内的水可通过冲水管2-9排出到指定位置。第二溢水口2-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溢水口2-4和冲水管2-9,如此,当下层集水箱2-5溢满,则溢出的水通过冲水管2-9排出,以避免下层集水箱2-5溢流。具体的,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在具体应用时,可将上层集水箱1-5安装在上一楼层盥洗池下方,且将污水进口与盥洗池连通;下层集水箱2-5安装在下一楼层的天花板上,且将冲水管2-9与便器连通。如此,方便上层集水箱1-5收集盥洗池排放的废水并通过清水输送管1-10输送到下层集水箱2-5进行储蓄,以便下层集水箱2-5收集上一楼层的废水用于冲洗便器,实现废水的循环利用。本实施方式中,污水输送管1-9可直接连通下水道,以便上层集水箱1-5通过第一溢水口1-4溢出的水直接通过污水输送管1-9排放到下水道。下层集水箱2-5通过第二溢水口2-4排出的污水通过冲水管2-9冲洗便器,即避免了下层集水箱2-5溢流,又有利于保证便器的清洁。本实施方式中,污水进口处设有过滤网。如此可对废水进行粗过滤,避免大颗粒垃圾进入上层集水箱1-5。本实施方式中,上层集水箱1-5内上下分割成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1-11。污水进口和第一溢水口1-4均与第一腔室连通,清水出口与第二腔室1-11连通。如此,通过在第一腔室1-2内填充过滤填料,例如活性炭,可进一步对上层集水箱1-5内收集的废水进行过滤。本实施方式中,上层集水箱1-5上还设有污水出口,污水出口位于第一溢水口1-4下方并连通第二腔室1-11,污水出口还与污水输送管1-9连通。上层集水箱1-5上还安装有第一阀门1-8,第一阀门1-8用于控制污水出口和清水出口择一导通。第一阀门1-8和第二阀门2-1均采用电磁阀。如此,污水出口的设置,有利于将污浊度较高的废水直接通过污水输送管排放到下水道,从而保证循环用水的安全。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应用于多楼层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集水箱(1-5)、下层集水箱(2-5)、清水输送管(1-10)、污水输送管(1-9)和冲水管(2-9);/n上层集水箱(1-5)上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第一溢水口(1-4),清水出口均位于第一溢水口(1-4)下方;污水输送管(1-9)安装在上层集水箱(1-5)上并与第一溢水口(1-4)连通;/n下层集水箱(2-5)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2-2)、清水进口(2-3)、冲水口和第二溢水口(2-4),冲水口位于第二溢水口(2-4)下方;自来水进水口(2-2)处安装有第二阀门(2-1);清水输送管(1-10)的两端分别连通清水出口和清水进口(2-3);冲水管(2-9)与冲水口连通,且冲水口处设有第三阀门(2-7);第二溢水口(2-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溢水口(2-4)和冲水管(2-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层集水箱(1-5)、下层集水箱(2-5)、清水输送管(1-10)、污水输送管(1-9)和冲水管(2-9);
上层集水箱(1-5)上设有污水进口、清水出口和第一溢水口(1-4),清水出口均位于第一溢水口(1-4)下方;污水输送管(1-9)安装在上层集水箱(1-5)上并与第一溢水口(1-4)连通;
下层集水箱(2-5)上设有自来水进水口(2-2)、清水进口(2-3)、冲水口和第二溢水口(2-4),冲水口位于第二溢水口(2-4)下方;自来水进水口(2-2)处安装有第二阀门(2-1);清水输送管(1-10)的两端分别连通清水出口和清水进口(2-3);冲水管(2-9)与冲水口连通,且冲水口处设有第三阀门(2-7);第二溢水口(2-4)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二溢水口(2-4)和冲水管(2-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污水进口处设有过滤网(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集水箱(1-5)内上下分割成相连通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1-11);污水进口和第一溢水口(1-4)均与第一腔室连通,清水出口与第二腔室(1-11)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多楼层的废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层集水箱(1-5)上还设有污水出口,污水出口位于第一溢水口(1-4)下方并连通第二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松余仁伟刘伟张环宇纪黄伟刘翠云乔恩保苏巧平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