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容器出水控制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全自动出水嘴;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出水组件和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出水组件连接;所述出水组件的出水端可以从壳体内腔中伸出开口或从开口外缩入壳体内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全自动出水嘴,通过控制电机和传动装置可以驱动分水器伸出或缩入壳体开口,防止灰尘和细菌粘附在出水孔上,保证应用水设备的用水卫生;分水器在缩入壳体内腔时,封装壳外端面封闭了壳体开口从而保证壳体表面的整体性,缩小了整体体积从而提高装水容器的便携性。
A fully automatic water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自动出水嘴
本技术涉及容器出水控制装置
,特别指一种全自动出水嘴。
技术介绍
密闭或带有开口的装置一般称之为容器,而用于盛装液体的容器一般用名词加形态作为定义,如水桶、油桶,水壶,水杯等等。容器结构设有开口用于倒出液体,或设有封盖对容器进行密封。以常见的水壶举例,可以将其分为具有容腔的壶体和设置在壶体开口上的壳体,普通的水壶一般在壶体靠近开口处设有壶嘴,而带有保温功能的水壶则将壶嘴设置在壳体上,通过出水开关控制壶嘴的通断。现有水壶的出水嘴设计大多为外露设置,如鸟喙形出水嘴、管形出水嘴、架梁式出水嘴,其中架梁式出水嘴多用于饮水机、饮料机上。如中国专利CN101669765A公开的一种防气喷电热水壶,包括壶体,设置在壶体上的电加热器,所述壶体上设有向外凸出水嘴,壶体的端口上设有壳体,壶体的身部中间设有出水口,所述水嘴设置在出水口上。该方案采用鸟喙形出水嘴且凸出于壶体侧壁,出水嘴长时间暴露在外容易沾染灰尘细菌等等,污染出水口从而影响饮水卫生,而且凸出设置的出水嘴增加了容器体积而影响便携性。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出水嘴可以自动缩入和伸出壳体,避免凸出的出水嘴增加饮水容器的体积,防止灰尘细菌污染出水嘴,可提高饮水卫生的全自动出水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全自动出水嘴,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出水组件和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出水组件连接;所述出水组件的外端可以从壳体内腔中伸出开口或从开口外缩入壳体内腔,出水组件缩入使壳体的外表面封闭呈一体结构,从而缩减饮水容器的整体体积,同时可以避免扬尘落在出水组件上,提高饮水容器的使用卫生程度。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摆臂和连杆,摆臂的轴心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摆臂的回转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出水组件的里端铰接;所述电机驱动摆臂回转一周或往复转动,从而可通过连杆驱动出水组件从壳体内腔中伸出开口或从开口外缩入壳体内腔。根据以上方案,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杆和传动盘,螺杆一端与出水组件里端固定连接,传动盘套装在螺杆上并通过内孔螺纹与其啮合传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传动盘通过外缘齿纹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所述电机通过驱动齿轮带动传动盘转动,从而使出水组件从壳体内腔中伸出开口或从开口外缩入壳体内腔。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出水组件分水器,壳体内设有水嘴通道,水嘴通道的外端口对接在壳体的开口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分水器可活动地穿设于水嘴通道中,分水器里端与传动装置配合连接,分水器的外端设有出水孔,分水器的里端设有分水接头,所述水嘴通道与分水器构成导向适配从而使分水器可以沿水嘴通道的内腔通道横向平移,分水器通过分水接头和出水孔连通本装置所安装的容器腔内外。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出水组件还包括封装壳,封装壳套装在分水器的出水端上并与其一体联动,封装壳可沿水嘴通道横向平移;所述封装壳用于构建分水器出水端的保护壳体,减少分水器与水嘴通道的过多接触,尤其避免分水器的出水孔与水嘴通道内侧面的接触;所述封装壳的外端面与壳体的开口适配,进而在分水器缩入壳体内腔中时封装壳可封闭壳体的开口;在出水组件完全缩入壳体内腔时,封装壳可以封闭壳体的开口从而使壳体内腔获得封闭性保护,防止外部灰尘和细菌的进入,同时封装壳的外端面与开口结合使壳体表面完整一致从而提升美观度和便携性。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安装板,安装板封盖在水嘴通道的里端口上并与其固定连接,安装板上设有通道孔,分水接头可穿过通道孔连接饮水装置的内腔;所述安装板的下端设有基板,电机固定在基板上,电机输出轴的位置与摆臂的回转直径对分水器的活动行程构成限定。根据以上方案,所述出水组件包括法兰盘,法兰盘封盖在水嘴通道的里端口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法兰盘的里端面上设有盖板,传动盘和驱动齿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在法兰盘与盖板之间的安装工位上,所述电机固定在法兰盘下端的安装工位上;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水嘴通道的里端口上构成分水器活动的基础,法兰盘上通过安装工位将传动盘、驱动齿轮以及电机分别固定并构成传动连接,分水器上的螺杆穿过法兰盘与传动盘构成啮合传动,从而在电机的驱动下分水器与螺杆可以沿水嘴通道横向移动。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螺杆为中空管,螺杆的一端连通分水器,螺杆的另一端上设有分水接头,空心的螺杆与分水接头为一体结构从而连通本装置所安装的容器腔内外。根据以上方案,一种应用所述全自动出水嘴的饮用水设备,所述饮用水设备包括饮水机、咖啡机和榨汁机。本技术的一种全自动出水嘴,通过控制电机和传动装置可以驱动分水器伸出或缩入壳体开口,防止灰尘和细菌粘附在出水孔上,保证应用水设备的用水卫生;分水器在缩入壳体内腔时,封装壳外端面封闭了壳体开口从而保证壳体表面的整体性,缩小了整体体积从而提高装水容器的便携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应用水设备结合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实施例1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实施例2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壳体;2、出水组件;3、传动装置;11、电机;21、水嘴通道;22、分水器;23、封装壳;211、安装板;212、基板;221、分水接头;31、摆臂;32、连杆;33、螺杆;34、传动盘;35、驱动齿轮;341、法兰盘;342、盖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实施例1如图1-4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出水嘴,包括中空的壳体1,所述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开口,壳体1的内腔中设有出水组件2和电机11,电机11通过传动装置3与出水组件2连接;所述出水组件2的外端可以从壳体1内腔中伸出开口或从开口外缩入壳体1内腔,出水组件2的外端设有出水孔,出水组件2缩入使壳体1的外表面封闭呈一体结构,消除了常见饮水容器凸出设置的出水嘴,从形状尺寸上缩减饮水容器的整体体积;在不使用的状态下,出水组件可以自动缩回壳体1内腔中,避免扬尘落在出水组件2上,提高饮水容器的使用卫生程度。所述出水组件2包括分水器22,壳体1内设有水嘴通道21,水嘴通道21的外端口对接在壳体1的开口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分水器22可活动地穿设于水嘴通道21中,分水器22里端与传动装置3配合连接,分水器22的外端设有出水孔,分水器22的里端设有分水接头221,所述水嘴通道21与分水器22构成导向适配从而使分水器22可以沿水嘴通道21的内腔通道横向平移,分水器22通过分水接头221和出水孔连通本装置所安装的容器腔内外。所述水嘴通道21和分水器22之间可以设置导向结构来减少运行中的摩擦阻力,导向结构包括常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自动出水嘴,包括中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n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出水组件和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出水组件连接;/n所述出水组件的外端可以从壳体内腔中伸出开口或从开口外缩入壳体内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自动出水嘴,包括中空的壳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壳体的内腔中设有出水组件和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装置与出水组件连接;
所述出水组件的外端可以从壳体内腔中伸出开口或从开口外缩入壳体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摆臂和连杆,摆臂的轴心端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摆臂的回转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出水组件的里端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自动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螺杆和传动盘,螺杆一端与出水组件里端固定连接,传动盘套装在螺杆上并通过内孔螺纹与其啮合传动;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驱动齿轮,传动盘通过外缘齿纹与驱动齿轮啮合传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出水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分水器,壳体内设有水嘴通道,水嘴通道的外端口对接在壳体的开口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分水器可活动地穿设于水嘴通道中,分水器里端与传动装置配合连接,分水器的外端设有出水孔,分水器的里端设有分水接头。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曾永春,戈长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