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55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运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具体涉及椎间融合器技术领域,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上面板与下面板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内部固定设有螺帽;所述上面板和下面板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槽,且上面板和下面板的通槽沿径向的两侧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的上都均布有三个圆形槽,两个所述滑槽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的圆形槽的内部均固定设有胶圈,且胶圈的内部嵌装有圆盘。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较高的界面稳定性,不需要附加较多的螺钉进行固定,使得椎体融合手术操作步骤更加简化,有利于椎体的融合,不对患者自身椎体原有结构造成破坏,术后恢复较快。

An expansive interbody fusion cage for minimally invasive spinal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椎间融合器
,具体涉及一种运用于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颈肩痛及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脊柱退行性疾病正在严重的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在椎体间进行椎体融合术是目前治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式之一,椎体融合手术中会用到椎间融合器,根据融合器的原料可被分为金属类和非金属类,其中金属类主要是钛网融合器、非金属类融合器的种类众多,主要包括生物型融合器、复合材料型融合器(如碳纤维、聚醚醚酮)、可吸收型融合器等;在椎体融合手术中对融合器具有以下条件,融合器在人体内无毒副作用还有要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有适合的生物力学特性,要保证椎间隙的稳定性并促进骨融合;植入人体后,要与上下椎体的终板有更大的融合面积,在结构上要更加的接近人体正常的生理曲度,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也逐渐的在增强,可吸收材料的融合器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常用的圆柱形螺纹融合器结构中附带的孔洞与终板之间的结构接触面积较少,自身界面稳定性较差,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运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包括上面板(1)和下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与下面板(2)结构一致并呈相对设置,所述上面板(1)与下面板(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内部固定设有螺帽(3),所述螺帽(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膨胀螺栓(4),所述膨胀螺栓(4)远离螺帽(3)的一端固定设有膨胀块(5);/n所述上面板(1)和下面板(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槽(23),且上面板(1)和下面板(2)的通槽(23)沿径向的两侧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6),两个所述滑槽(6)的上都均布有三个圆形槽(7),两个所述滑槽(6)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的圆形槽(7)的内部均固定设有胶圈(8),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包括上面板(1)和下面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与下面板(2)结构一致并呈相对设置,所述上面板(1)与下面板(2)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凹槽并且凹槽内部固定设有螺帽(3),所述螺帽(3)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膨胀螺栓(4),所述膨胀螺栓(4)远离螺帽(3)的一端固定设有膨胀块(5);
所述上面板(1)和下面板(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通槽(23),且上面板(1)和下面板(2)的通槽(23)沿径向的两侧内侧壁均开设有滑槽(6),两个所述滑槽(6)的上都均布有三个圆形槽(7),两个所述滑槽(6)沿水平方向的两端的圆形槽(7)的内部均固定设有胶圈(8),且胶圈(8)的内部嵌装有圆盘(9),所述圆盘(9)的外侧壁固定设有凸块(10),所述凸块(10)的外表面套设有立板(11),所述立板(11)的内部开设有缓冲槽(12),所述缓冲槽(12)的内部固定设有弹簧(13),且弹簧(13)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立板(11)的缓冲槽(12)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与下面板(2)的背离面均固定设有均布的防滑齿(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用于脊柱微创手术的膨胀式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面板(1)和下面板(2)靠近螺帽(3)的一端设有侧框(14),所述侧框(14)的外侧壁开设有与螺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伟浦立妤胡建中吕红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