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涉及人造关节技术领域的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包含肩胛骨基座、球形托和双动头关节;所述肩胛骨基座通过多颗螺钉与锁骨靠近肱骨的一端底部对应紧固连接;所述肩胛骨基座对应肱骨的一侧设有与人体盂肱关节相对应的球形托,所述球形托对应肱骨的一侧设有双动头关节;所述双动头关节包含球杯、球头和关节柄,所述球杯的球头端对应位于球形托内,球杯内腔设有球头,球杯内腔口部边缘设有用于防止球头脱离球杯的挡环,所述球头通过关节柄与肱骨靠近锁骨的一端对应紧固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的仿生型肩胛骨假体功能较差的问题。
A new prosthesis of glenohumeral joint after scapulectom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造关节
,尤其是涉及一种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
技术介绍
公知的,肩关节是人体重要的关节,解剖结构复杂,涉及锁骨、肩胛骨、肱骨,邻近的众多神经、血管和肌肉;肩关节稳定而灵活,是实现上肢功能的重要基础。因创伤、感染或肿瘤等原因行肩胛骨全部切除,会造成严重的功能障碍;目前,一种是采取旷置,肩关节成形的方式,将肱骨头悬吊于锁骨残端,肩关节功能完全丧失;另一种是采用仿生型的肩胛骨假体,但由于肩胛骨的稳定性高度依赖于周围肌肉的张力,而肩胛骨切除的同时往往切除周围肌肉,造成肩胛骨假体极不稳定,容易脱位,并发症较多;肩关节外展有赖于肩袖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从而使三角肌能发挥最大的外展效能,由于肩胛骨切除的同时,肩袖往往一并切除,无法稳定肱骨头,导致三角肌收缩时仅造成肱骨头上移而无法转化为外展;因此传统的仿生型肩胛骨假体功能较差,完全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此种现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包含肩胛骨基座、球形托和双动头关节;所述肩胛骨基座通过多颗螺钉与锁骨靠近肱骨的一端底部对应紧固连接;所述肩胛骨基座对应肱骨的一侧设有与人体盂肱关节相对应的球形托,所述球形托对应肱骨的一侧设有双动头关节;所述双动头关节包含球杯、球头和关节柄,所述球杯的球头端对应位于球形托内,球杯内腔设有球头,球杯内腔口部边缘设有用于防止球头脱离球杯的挡环,所述球头通过关节柄与肱骨靠近锁骨的一端对应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肩胛骨基座与锁骨对应接触的表面以及球杯的外表面均设有生物界面。优选的,所述生物界面为多孔钽薄膜。优选的,所述球杯内腔与球头之间设有内衬。优选的,所述内衬对应球杯内腔口部位置设有扁方,且所述球杯内腔对应内衬的扁方位置设有与内衬扁方相对应的平面结构。优选的,所述螺钉与锁骨对应连接位置设有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衬条。优选的,所述肩胛骨基座通过并排间隔设置的两颗螺钉与锁骨对应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挡环通过卡簧与球杯对应连接。优选的,所述球头与关节柄通过螺纹对应紧固连接。优选的,所述球头和关节柄为一体结构。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结构简单,易于手术操作,所述球杯内腔与球头之间设有内衬,内衬能够有效增加球杯与球头之间的稳定性,所述内衬对应球杯内腔口部位置设有扁方,且所述球杯内腔对应内衬的扁方位置设有与内衬扁方相对应的平面结构,扁方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球杯与内衬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提高了球杯与球头之间的稳定性;所述球杯内腔口部边缘设有用于防止球头脱离球杯的挡环;所述挡环通过卡簧与球杯对应连接,连接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仅需手术钳即可完成连接操作,操作简单方便;此外,所述肩胛骨基座与锁骨对应接触的表面以及球杯的外表面均设有生物界面,该生物界面能够为多孔钽薄膜,多孔钽薄膜能发挥其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促进肩胛骨基座以及球杯与人体组织的相互融合,稳定了肩胛骨基座以及球杯的固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双动头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内衬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肩胛骨基座;2、球形托;3、双动头关节;3-1、球杯;3-2、球头;3-3、关节柄;3-4、挡环;3-5、内衬;3-6、卡簧;4、螺钉;5、锁骨;6、肱骨;7、生物界面;8、衬条。具体实施方式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专利技术,公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保护本专利技术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结合附图1~3,一种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包含肩胛骨基座1、球形托2和双动头关节3;所述肩胛骨基座1通过多颗螺钉4与锁骨5靠近肱骨6的一端底部对应紧固连接;根据需要,所述肩胛骨基座1通过并排间隔设置的两颗螺钉4与锁骨5对应紧固连接;所述螺钉4与锁骨5对应连接位置设有用于提高连接强度的衬条8,衬条8能够有效增加锁骨5的结构强度,防止锁骨5在螺钉4的连接位置发生断裂,而产生严重的并发症;所述肩胛骨基座1对应肱骨6的一侧设有与人体盂肱关节相对应的球形托2,所述球形托2对应肱骨6的一侧设有双动头关节3;所述双动头关节3包含球杯3-1、球头3-2和关节柄3-3,所述球杯3-1的球头端对应位于球形托2内,球杯3-1内腔设有球头3-2;根据需要,所述球杯3-1内腔与球头3-2之间设有内衬3-5,内衬3-5能够有效增加球杯3-1与球头3-2之间的稳定性,所述内衬3-5对应球杯3-1内腔口部位置设有扁方,且所述球杯3-1内腔对应内衬3-5的扁方位置设有与内衬3-5扁方相对应的平面结构,扁方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球杯3-1与内衬3-5之间发生相对转动,进一步提高了球杯3-1与球头3-2之间的稳定性;所述球杯3-1内腔口部边缘设有用于防止球头3-2脱离球杯3-1的挡环3-4;根据需要,所述挡环3-4通过卡簧3-6与球杯3-1对应连接,连接结构简单,牢固可靠,仅需手术钳即可完成连接操作,操作简单方便;所述球头3-2通过关节柄3-3与肱骨6靠近锁骨5的一端对应紧固连接;根据需要,所述球头3-2与关节柄3-3通过螺纹对应紧固连接,或所述球头3-2和关节柄3-3为一体结构;此外,所述肩胛骨基座1与锁骨5对应接触的表面以及球杯3-1的外表面均设有生物界面7,该生物界面7能够为多孔钽薄膜,多孔钽薄膜能发挥其生物相容性好的优点,促进肩胛骨基座1以及球杯3-1与人体组织的相互融合,稳定了肩胛骨基座1以及球杯3-1的固位。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使用时通过螺钉4使肩胛骨基座1与锁骨5靠近肱骨6的一端底部对应紧固连接,通过关节柄3-3使双动头关节3与肱骨6靠近锁骨5的一端对应紧固连接,使球杯3-1的球头端与球形托2对应对位即可完成人造假肢的手术安装步骤。本专利技术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其特征是:包含肩胛骨基座(1)、球形托(2)和双动头关节(3);所述肩胛骨基座(1)通过多颗螺钉(4)与锁骨(5)靠近肱骨(6)的一端底部对应紧固连接;所述肩胛骨基座(1)对应肱骨(6)的一侧设有与人体盂肱关节相对应的球形托(2),所述球形托(2)对应肱骨(6)的一侧设有双动头关节(3);所述双动头关节(3)包含球杯(3-1)、球头(3-2)和关节柄(3-3),所述球杯(3-1)的球头端对应位于球形托(2)内,球杯(3-1)内腔设有球头(3-2),球杯(3-1)内腔口部边缘设有用于防止球头(3-2)脱离球杯(3-1)的挡环(3-4),所述球头(3-2)通过关节柄(3-3)与肱骨(6)靠近锁骨(5)的一端对应紧固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其特征是:包含肩胛骨基座(1)、球形托(2)和双动头关节(3);所述肩胛骨基座(1)通过多颗螺钉(4)与锁骨(5)靠近肱骨(6)的一端底部对应紧固连接;所述肩胛骨基座(1)对应肱骨(6)的一侧设有与人体盂肱关节相对应的球形托(2),所述球形托(2)对应肱骨(6)的一侧设有双动头关节(3);所述双动头关节(3)包含球杯(3-1)、球头(3-2)和关节柄(3-3),所述球杯(3-1)的球头端对应位于球形托(2)内,球杯(3-1)内腔设有球头(3-2),球杯(3-1)内腔口部边缘设有用于防止球头(3-2)脱离球杯(3-1)的挡环(3-4),所述球头(3-2)通过关节柄(3-3)与肱骨(6)靠近锁骨(5)的一端对应紧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其特征是:所述肩胛骨基座(1)与锁骨(5)对应接触的表面以及球杯(3-1)的外表面均设有生物界面(7)。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其特征是:所述生物界面(7)为多孔钽薄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肩胛骨切除术后新型盂肱关节假体,其特征是: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智长,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