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桩桩帽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圆桩桩帽结构。
技术介绍
现代建筑地基承载能力应随建筑高度的增加而加强,在水位较高、有流沙的地区,天然地基已不能更好的承担上部建筑物传来的荷载,应当对天然地基做针对性处理,即使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方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在现场沉桩过程中,经常出现桩头破坏、环形顶板受力掉落、侧壁混凝土脱落及裂缝等现象,造成无法继续沉桩,坏桩如不进行修补,则需要补桩,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并增加了较大成本。若能减少坏桩,并保证沉桩质量及进度,则不论在价格成本,还是施工效率和管理等方面都有显著的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桩桩帽结构,要解决现场沉桩过程中经常出现桩头破坏、桩头环形顶板受力掉落、桩头侧壁混凝土脱落及裂缝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圆桩桩帽结构,桩帽结构呈圆柱形,包括环形顶板、设置在环形顶板正下方的环形底托、提吊以及设置在环形顶板与环形底托之间的侧壁,提吊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侧壁上,环形顶板上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桩桩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桩帽结构(1)呈圆柱形,包括环形顶板(2)、设置在环形顶板(2)正下方的环形底托(6)、提吊(3)以及设置在环形顶板(2)与环形底托(6)之间的侧壁(5),提吊(3)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侧壁(5)上,环形顶板(2)上设置有一组连接孔(4);提吊(3)上设置有防滑纹路层(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桩桩帽结构,其特征在于:桩帽结构(1)呈圆柱形,包括环形顶板(2)、设置在环形顶板(2)正下方的环形底托(6)、提吊(3)以及设置在环形顶板(2)与环形底托(6)之间的侧壁(5),提吊(3)有两个并且对称设置在侧壁(5)上,环形顶板(2)上设置有一组连接孔(4);提吊(3)上设置有防滑纹路层(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桩桩帽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形顶板(2)、环形底托(6)、侧壁(5)、提吊(3)均采用钢材;钢材的厚度为:1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桩桩帽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形顶板(2)与侧壁(5)上部焊接固定,环形底托(6)与侧壁(5)下部焊接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桩桩帽结构,其特征在于,环形顶板(2)的外侧边缘到侧壁(5)上部与环形顶板(2)的连接节点处的距离至少为4cm;环形底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智奇,吴峰涛,薛蛟,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三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