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4125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涉及船舶绳索固定相关领域,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受力拉伸时缆绳易脱滑,且固定方式单一,固定作用不强的问题。所述左固定柱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上横杆,所述左固定柱一侧的下端安装有中间连接柱,所述中间连接柱的一侧安装有右固定柱,所述左固定柱、中间连接柱和右固定柱的下端安装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地面固定螺栓,所述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上设置有突起和弧形凹槽,且突起设置在弧形凹槽的一端,所述上横杆与右固定柱通过横杆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连接,所述横杆固定螺栓穿过上横杆和右固定柱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中间连接柱内部的中间安装有固定件。

A new type of ship cable p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
本技术涉及船舶绳索固定相关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
技术介绍
缆绳柱是安装在码头上部结构的用于船舶系缆的设施,一般由金属材料制作,基本由壳体、锚杆、螺母、垫圈、锚板和柱心填料组成。根据泊位能力和码头结构型式设计选型,满足船舶离靠码头、停泊、移泊和调头等作业安全可靠和使用方便要求。按用途分,有普通系船柱、风暴系船柱、试车系船柱等。但缆绳固定在缆绳柱上因受力拉伸会出现缆绳脱滑的情况,尤其对一些重量较大的船只,且仅靠缆绳之间的摩擦与缆绳柱和缆绳之间的摩擦来进行固定,固定作用不够强;因此市场急需研制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来帮助人们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受力拉伸时缆绳易脱滑,且固定方式单一,固定作用不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包括左固定柱,所述左固定柱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上横杆,所述左固定柱一侧的下端安装有中间连接柱,所述中间连接柱的一侧安装有右固定柱,所述左固定柱、中间连接柱和右固定柱的下端安装有下底板,所述下底板上设置有地面固定螺栓,所述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上设置有突起和弧形凹槽,且突起设置在弧形凹槽的一端。优选的,所述上横杆与右固定柱通过横杆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连接,所述横杆固定螺栓穿过上横杆和右固定柱与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中间连接柱内部的中间安装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上端安装有索钩,所述索钩与固定件之间设置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与固定件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中间连接柱上设置有连接片,且连接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片之间设置有调节片和锁紧片,且调节片设置在锁紧片的一侧,所述连接片的一侧设置有L型杆,所述L型杆上设置有防滑套,所述调节片的一端安装有调节圈,所述调节圈与中间连接柱通过硅胶块连接,所述调节圈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与调节圈通过主弹簧和辅助弹簧连接,且主弹簧设置在辅助弹簧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左固定柱与上横杆通过转轴连接,所述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内设置有填充料,所述左固定柱、中间连接柱和右固定柱均设置为圆柱结构。优选的,所述突起和弧形凹槽交替排列,所述突起和弧形凹槽与左固定柱和右固定柱均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主弹簧和辅助弹簧的两端分别嵌入固定圈和调节圈的内部,所述硅胶块与中间连接柱和调节圈均热熔连接。优选的,所述L型杆与防滑套套接,所述L型杆与连接片螺纹连接,所述L型杆穿过连接片与锁紧片焊接连接,所述锁紧片与调节片贴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该技术通过L型杆和固定圈的设置,向内转动L型杆时锁紧片与调节片逐渐接近,以此达到固定的作用,与固定圈配合使用,相比于传统的缠绕方式,此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粗细缆绳固定的同时,固定效果更好;2、该技术中,上横杆通过横杆固定螺栓和固定螺母与右固定柱固定,固定缆绳后,避免缆绳受力从上端脱离缆绳柱,利于缆绳的固定;3、该技术中,索钩用于缆绳末端绳索的钩连固定,将缆绳的一端进行固定后,及时出现意外情况导致缠绕的缆绳脱离,但有一端的固定作用,连接的船只依旧能通过缆绳固定于港口;4、该技术通过主弹簧和辅助弹簧的设置,在进行固定时依靠主弹簧的弹力进行固定,为避免主弹簧使用次数多导致的弹性失活,通过辅助弹簧分担部分作用力,利于弹簧的长久使用;5、该技术通过弧形凹槽的设置,弧形凹槽贴合缆绳的外表面,且上下相邻两段缆绳之间有突起,增大与缆绳柱接触的缆绳与缆绳柱光滑外表面的摩擦作用力,减小了脱离的风险;6、该技术通过锁紧片的设置,增大L型杆与调节片的接触面,作用面增大,调节L型杆时,对调节片的作用力更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中间连接柱的内部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的中间连接柱的俯视图。图中:1、左固定柱;2、上横杆;3、中间连接柱;4、右固定柱;5、下底板;6、地面固定螺栓;7、突起;8、弧形凹槽;9、横杆固定螺栓;10、固定螺母;11、索钩;12、调节件;13、固定件;14、硅胶块;15、调节圈;16、主弹簧;17、辅助弹簧;18、固定圈;19、L型杆;20、锁紧片;21、防滑套;22、连接片;23、调节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包括左固定柱1,左固定柱1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上横杆2,避免缆绳受力从上端脱离缆绳柱,利于缆绳的固定,左固定柱1一侧的下端安装有中间连接柱3,中间连接柱3的一侧安装有右固定柱4,左固定柱1、中间连接柱3和右固定柱4的下端安装有下底板5,下底板5上设置有地面固定螺栓6,左固定柱1和右固定柱4上设置有突起7和弧形凹槽8,弧形凹槽8贴合缆绳的外表面,且上下相邻两段缆绳之间有突起,增大与缆绳柱接触的缆绳与缆绳柱光滑外表面的摩擦作用力,减小了脱离的风险,且突起7设置在弧形凹槽8的一端。进一步,上横杆2与右固定柱4通过横杆固定螺栓9和固定螺母10连接,横杆固定螺栓9穿过上横杆2和右固定柱4与固定螺母10螺纹连接。进一步,中间连接柱3内部的中间安装有固定件13,固定件13的上端安装有索钩11,用于缆绳末端绳索的钩连固定,将缆绳的一端进行固定后,及时出现意外情况导致缠绕的缆绳脱离,但有一端的固定作用,连接的船只依旧能通过缆绳固定于港口,索钩11与固定件13之间设置有调节件12,缆绳进入索钩11后调节件12回弹,使索钩11与缆绳的一端固定,调节件12与固定件13转动连接。进一步,中间连接柱3上设置有连接片22,且连接片22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片22之间设置有调节片23和锁紧片20,且调节片23设置在锁紧片20的一侧,锁紧片20增大L型杆19与调节片23的接触面,作用面增大,调节L型杆19时,对调节片23的作用力更大,连接片22的一侧设置有L型杆19,L型杆19上设置有防滑套21,调节片23的一端安装有调节圈15,调节圈15与中间连接柱3通过硅胶块14连接,调节圈15的内部安装有固定圈18,固定圈18与调节圈15通过主弹簧16和辅助弹簧17连接,在进行固定时依靠主弹簧16的弹力进行固定,为避免主弹簧使用次数多导致的弹性失活,通过辅助弹簧17分担部分作用力,利于弹簧的长久使用,且主弹簧16设置在辅助弹簧17的一端。进一步,左固定柱1与上横杆2通过转轴连接,使用时,逆时针转上横杆2,将上横杆2打开,缠绕后,顺时针转上横杆2,使上横杆2嵌入右固定柱4内,并通过横杆固定螺栓9和固定螺母10固定,左固定柱1和右固定柱4内设置有填充料,增加配重,避免倾覆,左固定柱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包括左固定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柱(1)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上横杆(2),所述左固定柱(1)一侧的下端安装有中间连接柱(3),所述中间连接柱(3)的一侧安装有右固定柱(4),所述左固定柱(1)、中间连接柱(3)和右固定柱(4)的下端安装有下底板(5),所述下底板(5)上设置有地面固定螺栓(6),所述左固定柱(1)和右固定柱(4)上设置有突起(7)和弧形凹槽(8),且突起(7)设置在弧形凹槽(8)的一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包括左固定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固定柱(1)一侧的上端安装有上横杆(2),所述左固定柱(1)一侧的下端安装有中间连接柱(3),所述中间连接柱(3)的一侧安装有右固定柱(4),所述左固定柱(1)、中间连接柱(3)和右固定柱(4)的下端安装有下底板(5),所述下底板(5)上设置有地面固定螺栓(6),所述左固定柱(1)和右固定柱(4)上设置有突起(7)和弧形凹槽(8),且突起(7)设置在弧形凹槽(8)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杆(2)与右固定柱(4)通过横杆固定螺栓(9)和固定螺母(10)连接,所述横杆固定螺栓(9)穿过上横杆(2)和右固定柱(4)与固定螺母(10)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柱(3)内部的中间安装有固定件(13),所述固定件(13)的上端安装有索钩(11),所述索钩(11)与固定件(13)之间设置有调节件(12),所述调节件(12)与固定件(13)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船舶缆绳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连接柱(3)上设置有连接片(22),且连接片(22)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片(22)之间设置有调节片(23)和锁紧片(20),且调节片(23)设置在锁紧片(20)的一侧,所述连接片(22)的一侧设置有L型杆(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建泽李威周遥胡攀饶利平姜亮熊志刘彭余楚国蒋利霞廖明霞罗建宏王智鹏袁铭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交发船舶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