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慧明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410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底座的侧面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防护板,所述底座和第二防护板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防护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侧面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连杆插入底座的内部并连接有活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弹簧使用粗砂料代替毒化药剂防治白蚁筑巢,有效保护环境不被污染,利用液压和弹簧的作用有效减小撞击时对堤坝主体的冲接力,保护堤坝主体不被损坏,提高堤坝使用的安全性。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d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堤坝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它主要是防止洪涝灾害和进行水流疏导,但在现有的堤坝投入使用后很容易被白蚁侵蚀,所以经常用毒化药剂清除白蚁,这种方式容易破坏环境,并且现有的堤坝通过安装较防护架,应对来往船只撞击堤坝时产生破坏,现有装置仅仅时安装在堤坝表面,不能减少对堤坝的冲击力,防护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底座的侧面安装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远离底座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防护板,所述底座和第二防护板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二防护板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防护板,所述第一防护板侧面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第一连杆插入底座的内部并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远离第一连杆的一侧固定有缓冲柱塞,所述通槽远离第一连杆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与水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球,所述钢球与第二管道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底座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堤坝主体,所述第一加强板与堤坝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加强板与堤坝主体之间填充有第一填充层,所述第二加强板与堤坝主体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加强板与堤坝主体之间填充有第二填充层,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部安装有行程开关,所述滑槽内安装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两端活动套接有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堤坝主体的顶部安装有警示灯。优选的,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截面为梯形。优选的,所述堤坝主体的截面为梯形,所述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均为钢筋混凝土材料。优选的,所述第一填充层和第二填充层均为粗砂料。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均为不锈钢材质。优选的,所述第一防护板的下表面与第二加强板的上表面、堤坝主体的侧面平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将第一填充层填充到堤坝主体和第一加强板之间,将第二填充层填充到堤坝主体和第二加强板之间,将堤坝主体的两侧完全覆盖,有效防止白蚁在堤坝主体内筑巢,无需使用毒化处理,有效保护环境;2、本技术中当堤坝主体受到撞击时,第一防护板带动安装座运动,安装座带动第二连杆运动,第二连杆带动滑块运动,滑块沿固定轴运动到滑槽的顶端触发行程开关,此时警示灯发光报警,两个滑块相互远离使第二弹簧拉伸形变,第一防护板带动第二防护板运动,第二防护板运动压缩第三弹簧,第二防护板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活塞推动通槽内的水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排出,第二管道内钢球被推动至第二管道的一端,将第二管道堵塞,活塞带动缓冲柱塞运动,缓冲柱塞进入第一管道内,将第一管道堵住,此时通槽内逐渐形成密闭结构,有效减小活塞的运动速度直至完全停止,减小活塞通槽侧面的冲击力,由第三弹簧推动第二防护板运动,第二防护板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带动活塞运动,活塞将水由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吸入通槽内,推动第一连杆运动,快速使第一防护板和第二防护板复原,利用液压和弹簧的作用有效减小对堤坝主体的冲接力,保护堤坝主体不被损坏,提高堤坝使用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中:1底座、2通槽、3第一连杆、4活塞、5缓冲柱塞、6第一管道、7第二管道、8钢球、9第一弹簧、10堤坝主体、11第一支撑杆、12第一加强板、13第一填充层、14警示灯、15第二支撑杆、16第二加强板、17固定轴、18滑块、19第二连杆、20安装座、21第一防护板、22第二弹簧、23第二填充层、24第二防护板、25第三弹簧、26行程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底座1的侧面安装有第一连杆3,第一连杆3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防护板24,底座1和第二防护板24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25,第二防护板24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防护板21,第一防护板21侧面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20,第一连杆3插入底座1的内部并连接有活塞4,活塞4远离第一连杆3的一侧固定有缓冲柱塞5,通槽2远离第一连杆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管道6与第二管道7,第一管道6与水体连通,第二管道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球8,钢球8与第二管道7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9,底座1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加强板12和第二加强板16,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堤坝主体10,第一加强板12与堤坝主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1,第一加强板12与堤坝主体10之间填充有第一填充层13,第二加强板16与堤坝主体10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5,第二加强板16与堤坝主体10之间填充有第二填充层23,第二加强板16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顶部安装有行程开关26,滑槽内安装有固定轴17,固定轴17的两端活动套接有滑块18,两个滑块18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2,滑块18与滑槽滑动连接,滑块1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9,第二连杆19与安装座20转动连接,堤坝主体10的顶部安装有警示灯14。其中,第一管道6与第二管道7连通,第二管道7的截面为梯形。其中,堤坝主体10的截面为梯形,第一加强板12和第二加强板16均为钢筋混凝土材料。其中,第一填充层13和第二填充层23均为粗砂料。其中,第一支撑杆11、第二支撑杆15、第一防护板21和第二防护板24均为不锈钢材质。其中,第一防护板21的下表面与第二加强板16的上表面、堤坝主体10的侧面平行。工作原理:通过将第一填充层13填充到堤坝主体10和第一加强板12之间,将第二填充层23填充到堤坝主体10和第二加强板16之间,将堤坝主体10的两侧完全覆盖,有效防止白蚁在堤坝主体10内筑巢,无需使用毒化处理,有效保护环境;当堤坝主体10受到撞击时,第一防护板21带动安装座20运动,安装座20带动第二连杆19运动,第二连杆19带动滑块18运动,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所述底座(1)的侧面安装有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防护板(24),所述底座(1)和第二防护板(24)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25),所述第二防护板(24)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防护板(21),所述第一防护板(21)侧面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20),所述第一连杆(3)插入底座(1)的内部并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远离第一连杆(3)的一侧固定有缓冲柱塞(5),所述通槽(2)远离第一连杆(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管道(6)与第二管道(7),所述第一管道(6)与水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球(8),所述钢球(8)与第二管道(7)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9),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加强板(12)和第二加强板(16),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堤坝主体(10),所述第一加强板(12)与堤坝主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一加强板(12)与堤坝主体(10)之间填充有第一填充层(13),所述第二加强板(16)与堤坝主体(10)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5),所述第二加强板(16)与堤坝主体(10)之间填充有第二填充层(23),所述第二加强板(16)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部安装有行程开关(26),所述滑槽内安装有固定轴(17),所述固定轴(17)的两端活动套接有滑块(18),两个所述滑块(18)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22),所述滑块(18)与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8)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第二连杆(19),所述第二连杆(19)与安装座(20)转动连接,所述堤坝主体(10)的顶部安装有警示灯(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堤坝防护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所述底座(1)的侧面安装有第一连杆(3),所述第一连杆(3)远离底座(1)的一端固定有第二防护板(24),所述底座(1)和第二防护板(24)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25),所述第二防护板(24)的顶部固定有第一防护板(21),所述第一防护板(21)侧面的两端设置有安装座(20),所述第一连杆(3)插入底座(1)的内部并连接有活塞(4),所述活塞(4)远离第一连杆(3)的一侧固定有缓冲柱塞(5),所述通槽(2)远离第一连杆(3)的一侧开设有第一管道(6)与第二管道(7),所述第一管道(6)与水体连通,所述第二管道(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钢球(8),所述钢球(8)与第二管道(7)的底部之间安装有第一弹簧(9),所述底座(1)顶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第一加强板(12)和第二加强板(16),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堤坝主体(10),所述第一加强板(12)与堤坝主体(10)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11),所述第一加强板(12)与堤坝主体(10)之间填充有第一填充层(13),所述第二加强板(16)与堤坝主体(10)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15),所述第二加强板(16)与堤坝主体(10)之间填充有第二填充层(23),所述第二加强板(16)的侧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顶部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慧明吴晓发嵇华东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曹慧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