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伸缩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363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家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伸缩椅架,包括底座架、驱动机构、主杆件、辅助杆件、伸缩杆件、升降机构、数控机构和一组伸缩倾躺机构,驱动机构固定设置于底座架上,升降机构铰接于底座架上,主杆件设置于升降机构上,伸缩杆件的一端设置于驱动机构上,伸缩杆件的另一端设置于主杆件上,辅助杆件置于升降机构上且位于主杆件的两侧,伸缩倾躺机构对称设置于升降机构的两端且均与主杆件的两端转动连接,数控机构与驱动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椅架通过调控数控机构可以使升降机构和伸缩倾躺机构伸缩展开,既能够使椅架从普通状态更换到倾躺状态,又能够使椅架从普通状态更换到起身状态,另外该椅架的机械结构简单牢固、连接方便。

An automatic retractable chair fram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伸缩椅架
本技术涉及智能家具
,具体涉及一种自动伸缩椅架。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以及消费水平和居住要求的提高,人们对功能性家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椅子,人们希望其不止满足最基本的坐立需求,而且还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对不同姿态的适应能力。另外老人或者因某种原因导致身体行为不便的人在椅子上长时间休息时,由于久坐会造成特殊人员下肢血液流通不顺、起身困难、身体易前倾跌倒,因此需要对现有的椅子做出改进,使其具有辅助特殊人员起身的功能。同时,特殊人员久坐易疲劳,容易犯困出现打瞌睡的情况,因此需要对椅子做出进一步改进,使满足躺卧、和站姿靠立等其它姿态的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伸缩椅架,该椅架通过调控数控机构既能够使椅子从普通状态更换到倾躺状态,又能够使椅子从普通状态更换到起身状态,且该椅架的机械结构简单牢固、连接方便、操作便捷、制造成本低。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自动伸缩椅架,包括底座架、驱动机构、主杆件、辅助杆件、伸缩杆件、升降机构、数控机构和一组对称设置的伸缩倾躺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架上,所述升降机构铰接于所述底座架上,所述主杆件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伸缩杆件的一端转动设置于驱动机构上,所述伸缩杆件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杆件上,所述辅助杆件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位于所述主杆件的两侧,所述伸缩倾躺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两端且均与主杆件的两端连接,所述数控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架两端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三角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架一侧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三角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架一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倾躺机构包括头部支撑件、脚步支撑件、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第五支撑臂、第六支撑臂、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和第九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臂的再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头部支撑件一端的一侧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头部支撑件一端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再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中间部位,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脚步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脚步支撑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七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七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杆件的一端连接,第六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第六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且位于第六连接件与第五支撑臂的连接端,所述第六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八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八连接件转动设置于所述主杆件的一端,所述第八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九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九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进一步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滑轨、滑块驱动件和驱动装置,所述滑轨设置于所述底座架上且位于所述升降机构的内侧,所述驱动装置设置于底座架上且位于所述滑轨的一端,所述滑块驱动件滑动套设于所述滑轨上,所述伸缩杆件与所述滑块驱动件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滑块驱动件在滑轨上运动带动伸缩杆件和主杆件驱动升降机构和伸缩倾躺机构同步伸缩。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支撑臂设有第一连接端、第二连接端、第三连接端以及凸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第一凸起和凸设于所述第三连接端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第一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说第二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第三连接件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件设有第四连接端、第五连接端、第六连接端以及凸设于所述第六连接端的第三凸起,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支撑臂转动连接,所述第六连接端与所述第四连接件转动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椅架通过调控数控机构可以使升降机构和伸缩倾躺机构伸缩展开,既能够使椅架从普通状态更换到倾躺状态,又能够使椅架从普通状态更换到起身状态,且该椅架的机械结构简单牢固、连接方便、操作便捷、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椅架处于起身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椅架处于倾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椅架处于普通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第一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的三角支撑臂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三角支撑臂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座架、2-驱动机构、21-滑轨、22-滑块驱动件、23-驱动装置、3-主杆件、4-辅助杆件、5-伸缩杆件、6-升降机构、611-第一支撑臂、612-三角支撑臂、6121-第一连接端、61211-第一凸起、6122-第二连接端、6123-第三连接端、61231-第二凸起、613-第二支撑臂、614-第一连接件、615-第二连接件、6151-第四连接端、6152-第五连接端、6153-第六连接端、61531-第三凸起、7-数控机构、8-伸缩倾躺机构、81-头部支撑件、82-脚步支撑件、83-第三支撑臂、84-第四支撑臂、85-第五支撑臂、86-第六支撑臂、87-第三连接件、88-第四连接件、89-第五连接件、810-第六连接件、811-第七连接件、812-第八连接件和813-第九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9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见图1-9,一种自动伸缩椅架,包括底座架1、驱动机构2、主杆件3、辅助杆件4、伸缩杆件5、升降机构6、数控机构7和一组对称设置的伸缩倾躺机构8,所述驱动机构2设置于所述底座架1上,所述升降机构6铰接于所述底座架1上,所述主杆件3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6上,所述伸缩杆件5的一端转动设置于驱动机构2上,所述伸缩杆件5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杆件3上,所述辅助杆件4置于所述升降机构6上且位于所述主杆件3的两侧,所述伸缩倾躺机构8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6的两端且均与主杆件3的两端连接,所述数控机构7与所述驱动机构2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椅架通过调控数控机构7可以使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伸缩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架、驱动机构、主杆件、辅助杆件、伸缩杆件、升降机构、数控机构和一组对称设置的伸缩倾躺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架上,所述升降机构铰接于所述底座架上,所述主杆件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伸缩杆件的一端转动设置于驱动机构上,所述伸缩杆件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杆件上,所述辅助杆件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位于所述主杆件的两侧,所述伸缩倾躺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两端且均与主杆件的两端连接,所述数控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伸缩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架、驱动机构、主杆件、辅助杆件、伸缩杆件、升降机构、数控机构和一组对称设置的伸缩倾躺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底座架上,所述升降机构铰接于所述底座架上,所述主杆件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所述伸缩杆件的一端转动设置于驱动机构上,所述伸缩杆件的另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主杆件上,所述辅助杆件置于所述升降机构上且位于所述主杆件的两侧,所述伸缩倾躺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升降机构的两端且均与主杆件的两端连接,所述数控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架两端的第一升降机构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一升降机构包括第一支撑臂、三角支撑臂、第二支撑臂、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设置于所述底座架一侧的一端,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三角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与所述底座架一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伸缩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倾躺机构包括头部支撑件、脚步支撑件、第三支撑臂、第四支撑臂、第五支撑臂、第六支撑臂、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五连接件、第六连接件、第七连接件、第八连接件和第九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三角支撑臂的再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头部支撑件一端的一侧与所述第三连接件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头部支撑件一端的另一侧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再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件的中间部位,所述第四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连接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五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三支撑臂的一端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坚辉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捷科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