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镂空板材(1)的内侧边相适配的封边本体(2),所述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中部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1)相接触的支撑面,所述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两侧边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1)的两侧边相接触的包覆边(21),从而将镂空板材与支撑面相接触,且通过两包覆边(21)对镂空板材进行封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封边装饰装置在封边时通过对镂空板材的内侧边每个位置均设置在环向设置的包覆边内,能一次性对镂空板材的内侧边进行封边,操作更加简单,不易脱落,且无需胶水,更加健康。
A kind of edge sealing and decorating device for hollow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
本技术涉及封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
技术介绍
封边是现代家具部件边部常用的一种加工方法。主要是刨花板家具板边的装饰工艺,如用薄木粘贴板边,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封边的好坏决定着壁柜的环保指数。优质壁柜的封边细腻、光滑、手感好;劣质的封边则恰恰相反。此外,有些封边条比较脆弱,一折就会断裂,而韧性好的封边条不易断,同时也能减少甲醛的释放。目前市面上的封边技术常常针对板材的外侧进行封边,通常使用热熔封边或者T型封边,如有申请号为CN201721117707.6(授权公告为CN208274405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家具封边装设条,包括装饰条本体,本体为高密度板制成的条形结构,本体一侧的顶部设置有锁定头,在锁定头下方的本体上设置有榫头,在锁定头与榫头之间的本体上面设置有粘接槽,本体的外部涂装有防腐装饰层;该技术结构简单,封边操作简单,只需要将本封边装饰条45度裁切,将凹槽内少量涂胶后拼装在板材边缘,封边牢固,能减少胶水的使用量,提高家具的环保指标,增强家具外观美观,但该封边装置需要使用胶水,容易出现脱落的情况。还有申请号为CN201620248200.3(授权公告号为CN20557872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T型密封封边条,包括封边基体,封边基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弹性密封弧形边,弹性密封弧形边包括对称设置的左弹性密封弧形边和右弹性密封弧形边,弹性密封弧形边的自由端均向封边基体的内侧弯曲,弹性密封弧形边的厚度由其与封边基体的连接端至其自由端逐渐减小;左弹性密封弧形边和右弹性密封弧形边之间设置有用于嵌入外部物体的插脚,插脚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两个倒钩齿。该技术的封边基体起到保护、密封、装饰板材的作用,弹性密封弧形边与板材边缘保持紧密接触,提高了该封边基体的密封效果,避免外界的水汽进入到板材。但该封边条在使用时,需要将插脚嵌入到预定位置后,弹性密封弧形边与板材边缘保持紧密接触,用力过大时,插脚和倒钩齿易发生断裂;用力过小时,插脚易出现脱落情况,因此该T型密封封边条不方便使用。且上述两种工艺多用于对板材的外侧进行封边,当将上述两种装饰条用于对镂空板材的内侧边进行封边时,不方便操作、易造成板材边缘爆边崩角且不能保证完整封边,因此不适用于对镂空板材的内侧边封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且无需胶水封边的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镂空板材的内侧边相适配的封边本体,所述封边本体的最外侧中部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相接触的支撑面,所述封边本体的最外侧两侧边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的两侧边相接触的包覆边,从而将镂空板材与支撑面相接触,且通过两包覆边对镂空板材进行封边。作为第一种方案,所述封边本体的最外侧中部向外环向延伸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形成与镂空板材相接触的支撑面。作为优选,所述支撑部为两个,且两支撑部的高度相同。作为改进,所述每个包覆边与相邻的支撑部之间具有自包覆边的顶部逐渐向每个支撑部底部的斜坡,且两包覆边的顶部分别向外延伸有扣脚,用于通过将镂空板材与两支撑部的顶部形成的支撑面相接触,并通过两包覆边顶部的扣脚进行限位,对镂空板材进行封边。作为第二种方案,所述镂空板材的中部具有凹槽,所述封边本体的最外侧中部向外延伸有与镂空板材的中部凹槽相配合的支撑柱,从而使封边本体的中部与支撑柱的顶部形成与镂空板材相接触的支撑面。作为第三种方案,所述封边本体由两相同的第一封边本体和第二封边本体对称设置而成,且第一封边本体和第二封边本体之间通过对锁机构相锁定,从而使第一封边本体和第二封边本体之间形成与镂空板材相接触的支撑面,第一封边本体和第二封边本体的最外侧分别为与镂空板材的两侧边相接触的包覆边。作为优选,所述对锁机构为卡扣。作为优选,所述封边本体为环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封边本体的最外侧中部环向设置与镂空板材相接触的支撑面,且封边本体的最外侧两侧边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的两侧边相接触的包覆边,通过将镂空板材的内侧边与支撑面相接触,并通过包覆边对镂空板材的两侧边进行封边,因此该封边装饰装置在封边时通过对镂空板材的内侧边每个位置均设置在环向设置的包覆边内,能一次性对镂空板材的内侧边进行封边,操作更加简单,不易脱落,且无需胶水,更加健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封边装饰装置与镂空板材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封边装饰装置与镂空板材安装后的剖面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封边装饰装置与镂空板材安装后的剖面图;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封边装饰装置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一种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包括与镂空板材1的内侧边相适配的封边本体2,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中部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1相接触的支撑面,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两侧边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1的两侧边相接触的包覆边21,从而将镂空板材与支撑面相接触,且通过两包覆边对镂空板材进行封边。封边本体2的形状与镂空板材1的镂空形状相同,与镂空板材1的内侧边相适配的。本实施例中,封边本体2为环形。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中部向外环向延伸有支撑部22,支撑部22的顶部形成与镂空板材1相接触的支撑面。且如图3所示,支撑部22为两个,且两支撑部22的高度相同,两支撑部22之间具有一定间隔,两支撑部22的顶部形成与镂空板材1相接触的支撑面,也可采用多个高度相同的支撑部22。每个包覆边21与相邻的支撑部22之间具有自包覆边21顶部逐渐向每个支撑部22底部的斜坡,且两包覆边21的顶部分别向外延伸有扣脚211,用于通过将镂空板材1与两支撑部22的顶部形成的支撑面相接触,并通过两包覆边21顶部的扣脚221进行限位,对镂空板材1进行封边。通过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环向形成支撑面和包覆面21,从而对镂空板材1的内侧面均进行封边,通过扣脚211对镂空板材1进行限位,从而无需涂抹胶水,只需将镂空板材1内侧面的每个位置均卡扣进包覆边21内,则能一次性对整个镂空板材1内侧面进行封边,因此该封边装置与传统的封边工艺相比,安装步骤更少,更省事省力,同时不需要使用胶水,更加健康。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如图7~8所示,镂空板材1的中部具有凹槽11,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中部向外延伸有与镂空板材1的中部凹槽11相配合的支撑柱23,从而使封边本体2的中部与支撑柱23的顶部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镂空板材(1)的内侧边相适配的封边本体(2),所述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中部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1)相接触的支撑面,所述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两侧边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1)的两侧边相接触的包覆边(21),从而将镂空板材(1)与支撑面相接触,且通过两包覆边(21)对镂空板材(1)进行封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镂空板材(1)的内侧边相适配的封边本体(2),所述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中部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1)相接触的支撑面,所述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两侧边环向设置有与镂空板材(1)的两侧边相接触的包覆边(21),从而将镂空板材(1)与支撑面相接触,且通过两包覆边(21)对镂空板材(1)进行封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本体(2)的最外侧中部向外环向延伸有支撑部(22),所述支撑部(22)的顶部形成与镂空板材(1)相接触的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22)为两个,且两支撑部(22)的高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镂空板材封边装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包覆边(21)与相邻的支撑部(22)之间具有自包覆边(21)顶部逐渐向每个支撑部(22)底部的斜坡,且两包覆边(21)的顶部分别向外延伸有扣脚(211),用于通过将镂空板材(1)与两支撑部(22)的顶部形成的支撑面相接触,并通过两包覆边(21)顶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睦鹏,于琦,王伟东,陈泽雄,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华茂优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