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348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电动床的控制模式,所述电动床的控制模式包括头部循环模式、腰部循环模式、腿部循环模式和全身循环模式;S2:根据控制模式设定电动床的动作状态顺序、间隔时间和循环次数;电动床的动作状态包括初始状态、头起状态、腰起状态、小腿下沉状态、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和头背腰腿全起状态;S3:选择控制模式,所述电动床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的设定进行动作,直到循环结束。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设置多种控制模式,控制模式设置完成后,按一次模式选择按键,电动床根据控制模式自动动作,实现不同姿势的自动切换,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健身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床的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家居电动床专利技术和推广使用大大提高了人体睡眠舒适程度。现阶段市面上比较流行的主要是美式电动床。随着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民在追求舒适性的同时也在追求使用的便利性。传统电动床通过遥控器或者APP等发送指令,调节到人体在床上所需要的某一种姿势。这种电动床有如下缺点:一是按下一个按键只能使床动作到一个姿势,当需要动作到下一个姿势时,需要再次按下遥控器或者APP上的按键,操作繁琐,使用体验差;二是驱动电动床的电机不能连续运行,需要在工作2分钟后休息18分钟,操作间隔时间长,不能连续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设置多种控制模式,按一次键,实现电动床的自动动作,进行不同姿势的自动切换。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电动床的控制模式,所述电动床的控制模式包括头部循环模式、腰部循环模式、腿部循环模式和全身循环模式;S2:根据控制模式设定电动床的动作状态顺序、间隔时间和循环次数;电动床的动作状态包括初始状态、头起状态、腰起状态、小腿下沉状态、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和头背腰腿全起状态;S3:选择步骤S1中设定的一种控制模式,所述电动床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的设定进行动作,直到循环结束。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床处于初始状态时,头部板、颈部板、背板、腰托板、背部转角板、顶腰板、臀部板、大腿板和小腿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头起状态是在初始状态下,由头部电机带动头起齿铰链动作,颈部板靠近头部板的一端抬起,使得颈部板延长线与头部板形成40°-50°的夹角,且头部板与背板保持平行;所述腰起状态是在初始状态下,由腰部电机带动腰起齿铰链动作,腰托板靠近顶腰板的一端抬起,使得腰托板延长线与顶腰板形成40°-45°的夹角,且顶腰板与背板保持平行;所述小腿下沉状态是在初始状态下,由腿部电机带动腿起齿铰链动作,大腿板靠近小腿板的一端下沉,使得大腿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形成30°-45°的夹角,且小腿板与臀部板保持平行;所述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是在初始状态下,由腿部电机带动腿起齿铰链动作,大腿板靠近小腿板的一端下沉,使得大腿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形成30°-45°的夹角,且小腿板与臀部板保持平行;同时,由背部电机带动背起齿铰链动作,背部转角板靠近背板的一端上移,同时带动背板靠近颈部板的一端上移,使得背部转角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形成30°-33°的夹角,且背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延长线形成60°-66°的夹角;所述头背腰腿全起状态是在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下,由腿部电机带动腿起齿铰链动作,大腿板靠近小腿板的一端上抬,使得大腿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形成30°-45°的夹角,且小腿板与臀部板保持平行;同时,由腰部电机带动腰起齿铰链动作,腰托板靠近顶腰板的一端抬起,使得腰托板延长线与顶腰板形成40°-45°的夹角,且顶腰板与背板平行。进一步地,所述头部循环模式包括如下步骤:S11:电动床从初始状态动作到头起状态后,保持5秒钟;S12:电动床再从头起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后,保持5秒钟;S13:将步骤S11-S12重复6次后,暂停2分钟,完成一个循环;S14:重复步骤S11-S13共6次,完成6次循环后结束。进一步地,所述腰部循环模式包括如下步骤:S21:电动床从初始状态动作到腰起状态后,保持5秒钟;S22:电动床再从腰起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后,保持5秒钟;S23:将步骤S21-S22重复6次后,暂停2分钟,完成一个循环;S24:重复步骤S21-S23共6次,完成6次循环后结束。进一步地,所述腿部循环模式包括如下步骤:S31:电动床从初始状态动作到小腿下沉状态后,保持5秒钟;S32:电动床再从小腿下沉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后,保持5秒钟;S33:将步骤S31-S32重复6次后,暂停2分钟,完成一个循环;S34:重复步骤S31-S33共6次,完成6次循环后结束。进一步地,所述和全身循环模式包括如下步骤:S41:电动床从初始状态动作到小腿下沉状态后,保持5秒钟;S42:电动床再从小腿下沉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后,保持5秒钟;S43:电动床从初始状态动作到腰起状态后,保持5秒钟;S44:电动床再从腰起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后,保持5秒钟;S45:电动床从初始状态动作到小腿下沉状态后,保持5秒钟;S46:电动床再从小腿下沉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后,保持5秒钟;S47:电动床从初始状态动作到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后,保持5秒钟;S48:电动床再从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动作到头背腰腿全起状态后,保持5秒钟;S49:电动床再从头背腰腿全起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后,保持5秒钟,然后,暂停2分钟,完成一个循环;S50:重复步骤S41-S49共6次,完成6次循环后结束。进一步地,所述头部电机、腰部电机、背部电机和腿部采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方式进行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电动床的控制模式以及控制模式的动作状态顺序、间隔时间和循环次数通过遥控器或者APP上的按键进行设置;所述电动床控制模式的选择通过遥控器或者APP上的按键进行设定。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可设置多种控制模式,控制模式设置完成后,按一次模式选择按键,电动床根据控制模式自动动作,实现不同姿势的自动切换,促进血液循环,达到健身目的;使用脉冲宽度调制的方式控制电机,电机在不同负载下自动调节功率,使得电机不会一直满负荷工作,延长电机工作时长;设置间隔时间,使电机在循环动作时,有一定的休息时间,保证使用效果的同时延长电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流程图;图2为电动床初始状态示意图;图3为电动床头起状态示意图;图4为电动床腰起状态示意图;图5为电动床小腿下沉状态示意图;图6为电动床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示意图;图7为电动床头背腰腿全起状态示意图。图中:2-头部板;3-颈部板;4-背板;5-腰托板;6-顶腰板;7-背部转角板;8-臀部板;9-大腿板;10-小腿板;11-头起齿铰链;12-腰起齿铰链;13-背起齿铰链;14-腿起齿铰链;15-头部电机;16-腰部电机;17-背部电机;18-腿部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流程图。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设定电动床的控制模式,电动床的控制模式包括头部循环模式、腰部循环模式、腿部循环模式和全身循环模式;S2:根据控制模式设定电动床的动作状态顺序、间隔时间和循环次数;电动床的动作状态包括初始状态、头起状态、腰起状态、小腿下沉状态、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和头背腰腿全起状态;S3:选择步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设定电动床的控制模式,电动床的控制模式包括头部循环模式、腰部循环模式、腿部循环模式和全身循环模式;/nS2:根据控制模式设定电动床的动作状态顺序、间隔时间和循环次数;电动床的动作状态包括初始状态、头起状态、腰起状态、小腿下沉状态、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和头背腰腿全起状态;/nS3:选择步骤S1中设定的一种控制模式,所述电动床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的设定进行动作,直到循环结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设定电动床的控制模式,电动床的控制模式包括头部循环模式、腰部循环模式、腿部循环模式和全身循环模式;
S2:根据控制模式设定电动床的动作状态顺序、间隔时间和循环次数;电动床的动作状态包括初始状态、头起状态、腰起状态、小腿下沉状态、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和头背腰腿全起状态;
S3:选择步骤S1中设定的一种控制模式,所述电动床根据选择的控制模式的设定进行动作,直到循环结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床处于初始状态时,头部板、颈部板、背板、腰托板、背部转角板、顶腰板、臀部板、大腿板和小腿板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头起状态是在初始状态下,由头部电机带动头起齿铰链动作,颈部板靠近头部板的一端抬起,使得颈部板延长线与头部板形成40°-50°的夹角,且头部板与背板保持平行;
所述腰起状态是在初始状态下,由腰部电机带动腰起齿铰链动作,腰托板靠近顶腰板的一端抬起,使得腰托板延长线与顶腰板形成40°-45°的夹角,且顶腰板与背板保持平行;
所述小腿下沉状态是在初始状态下,由腿部电机带动腿起齿铰链动作,大腿板靠近小腿板的一端下沉,使得大腿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形成30°-45°的夹角,且小腿板与臀部板保持平行;
所述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是在初始状态下,由腿部电机带动腿起齿铰链动作,大腿板靠近小腿板的一端下沉,使得大腿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形成30°-45°的夹角,且小腿板与臀部板保持平行;同时,由背部电机带动背起齿铰链动作,背部转角板靠近背板的一端上移,同时带动背板靠近颈部板的一端上移,使得背部转角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形成30°-33°的夹角,且背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延长线形成60°-66°的夹角;
所述头背腰腿全起状态是在小腿下沉且背起状态下,由腿部电机带动腿起齿铰链动作,大腿板靠近小腿板的一端上抬,使得大腿板延长线与臀部板形成30°-45°的夹角,且小腿板与臀部板保持平行;同时,由腰部电机带动腰起齿铰链动作,腰托板靠近顶腰板的一端抬起,使得腰托板延长线与顶腰板形成40°-45°的夹角,且顶腰板与背板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式多功能电动床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循环模式包括如下步骤:
S11:电动床从初始状态动作到头起状态后,保持5秒钟;
S12:电动床再从头起状态恢复到初始状态后,保持5秒钟;
S13:将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栋赵云朱力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