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长权专利>正文

一种立体弹性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347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立体弹性件,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向上倾斜而设。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对热处理后的钢件进行曲线重叠变形,以使四个弧形支撑件具有柔性的形变,且四个弧形支撑件能够根据人体的曲线接触面而作出相应的不规则形变,进而确保人体的各个部位均能与弧形支撑件贴合接触,且四个弧形支撑件能够为人体提供更为柔性地弹性支撑和快速地对人体的重力进行分散,从而为人体提供更为舒适的接触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弹性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家具配件
,尤其是指一种立体弹性件。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家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人们的舒适性,现在的弹性家具以及弹性家居用品应运而生。家具生产商也对一些椅子、沙发和凳子等坐具进行了诸多改进,为了满足使用者得到更多与众不同的舒适感,研发了各种各样应用于家具或者家居用品上的弹性结构件,尽可能地使人体得到疲劳缓解,减缓压力。但是,现有的弹性部件结构复杂,弹性效果较差和制造成本高,难以做到弹性好、牢固和使用舒适。该缺陷十分明显,亟需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舒适感好且制造成本低的立体弹性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彼此交叉设置;第一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三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四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向上倾斜而设。其中的,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环形固定件,所述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均与环形固定件连接。其中的,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横向弹性件和纵向弹性件,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连接,或者,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和第三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纵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连接,或者,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连接。其中的,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纵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和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均设置有挂钩。其中的,所述横向弹性件和纵向弹性件均为弹簧件或者弹性带。其中的,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彼此靠近并向上倾斜而设。其中的,第一弧形支撑件的形状、第二弧形支撑件的形状、第三弧形支撑件的形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形状均为凵字型、半圆形或者椭圆形。其中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均为弹性钢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在实际应用中,当人体垫靠在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上时,四个弧形支撑件便会发生弹性形变,四个弧形支撑件的反作用力并为人体提供弹性支撑,进而分散人体的重力,从而为人体提供舒适的支撑。本专利技术利用向上翘起并具有弹性的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对人体进行弹性支撑。同时,四个弧形支撑件能够根据人体的曲线接触面而作出相应的不规则形变,进而确保人体的各个部位均能与弧形支撑件贴合接触,由此为人体提供更为柔性地弹性支撑和快速地对人体的重力进行分散,从而为人体提供更为舒适的接触感。同时四个弧形支撑件的弹力也为人体提供一定的弹动,由此使人体的肌肉得到活动,进而避免肌肉僵硬所带来的疲劳感,从而让人体得到放松。本专利技术利用对热处理后的弹性钢件进行曲线折弯成型,由此使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产生弹性,并让四个弧形支撑件具有柔性的形变,由此为人体提供舒适的支撑;其结构设计简单巧妙且紧凑,符合人体工学的设计,且制造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a为正视图,图b为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另一形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c为正视图,图d为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e为正视图,图f为俯视图;图5为两个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二叠合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另一形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g为正视图,图h为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又另一形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j为正视图,图k为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1、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3、第三连接件;14、第四连接件;15、环形固定件;21、第一弧形支撑件;22、第二弧形支撑件;23、第三弧形支撑件;24、第四弧形支撑件;31、横向弹性件;32、纵向弹性件;311、挂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包括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第三连接件13、第四连接件14、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第三连接件13和第四连接件14彼此交叉设置;第一弧形支撑件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四连接件14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支撑件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11和第二连接件12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三弧形支撑件2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12和第三连接件13相邻的一端连接,第四弧形支撑件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13和第四连接件14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一弧形支撑件21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22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23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的折弯端均向上倾斜而设。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接件11、第二连接件12、第三连接件13、第四连接件14、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均为经由特定热处理后的弹性钢件,例如弹簧钢等,由此使四个连接件和四个弧形支撑件均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实际应用中,四个连接件彼此交叉设置并围设成一个框形或者曲线形的底座;四个弧形支撑件的自由端均逐渐远离底座的方向倾斜延伸而设。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抱枕、头枕、靠背和坐垫等垫靠类的家居用品,同时也可以应用于沙发、椅子等家具。当人体垫靠在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上时,四个弧形支撑件便会发生弹性形变,四个弧形支撑件的反作用力并为人体提供弹性支撑,进而分散人体的重力,从而为人体提供舒适的支撑。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利用向上翘起并具有弹性的第一弧形支撑件21、第二弧形支撑件22、第三弧形支撑件23和第四弧形支撑件24对人体进行弹性支撑。同时,四个弧形支撑件能够根据人体的曲线接触面而作出相应的不规则形变,进而确保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彼此交叉设置;第一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三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四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向上倾斜而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第四连接件、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彼此交叉设置;第一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二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三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四弧形支撑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三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相邻的一端连接;第一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二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第三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和第四弧形支撑件的折弯端均向上倾斜而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环形固定件,所述第一弧形支撑件、第二弧形支撑件、第三弧形支撑件和第四弧形支撑件均与环形固定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弹性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立体弹性件还包括横向弹性件和纵向弹性件,所述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连接,或者,横向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和第三弧形支撑件的连接端连接;所述纵向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连接件和第四连接件连接,或者,纵向弹性件的两端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权
申请(专利权)人:刘长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