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应用于拉链机的成型腔
本专利技术涉及拉链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拉链机的成型腔。
技术介绍
拉链机主要功能是把尼龙布带和尼龙素链车缝在一起的机器,车缝后成为拉链半成品尼龙尼龙拉链链条,目前均通过打头针对尼龙拉链链条进行打齿,而这种打齿方式容易损尼龙拉链链条,造成物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方案提供一种通过压轮夹持尼龙拉链链条以驱动尼龙拉链链条成型间齿的成型腔。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方案如下:应用于拉链机的成型腔,包括成型腔本体、驱动装置以及压轮装置,所述压轮装置设于所述成型腔本体内,所述压轮装置设有第一压轮端与第二压轮端,且所述第一压轮端与所述第二压轮端相对设置于工件两侧以夹持工件,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成型腔本体一侧以驱动工件绕自身轴心旋转且沿着所述成型腔本体水平移动,以使得工件旋转移动时通过夹持的位置形成绕自身螺旋的间齿。为实现不损尼龙拉链链条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包括成型腔本体、驱动装置以及压轮装置,利用压轮装置的第一压轮端与第二压轮端分别夹持尼龙拉链链条的 ...
【技术保护点】
1.应用于拉链机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腔本体、驱动装置以及压轮装置,所述压轮装置设于所述成型腔本体内,所述压轮装置设有第一压轮端与第二压轮端,所述第一压轮端至少设有一个,且所述第一压轮端与所述第二压轮端相对设置于工件两侧以使得第二压轮端顶起工件供第一压轮端压紧工件,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成型腔本体一侧以驱动工件绕自身轴心旋转且沿着所述成型腔本体水平移动,以使得工件旋转移动时通过压紧的位置形成绕自身螺旋的间齿。/n
【技术特征摘要】
1.应用于拉链机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包括成型腔本体、驱动装置以及压轮装置,所述压轮装置设于所述成型腔本体内,所述压轮装置设有第一压轮端与第二压轮端,所述第一压轮端至少设有一个,且所述第一压轮端与所述第二压轮端相对设置于工件两侧以使得第二压轮端顶起工件供第一压轮端压紧工件,所述驱动装置设于所述成型腔本体一侧以驱动工件绕自身轴心旋转且沿着所述成型腔本体水平移动,以使得工件旋转移动时通过压紧的位置形成绕自身螺旋的间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拉链机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螺杆与第二螺杆以及驱动该螺杆旋转的驱动器,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并列于所述成型腔本体内,且夹紧工件,所述第一压轮端与所述第二压轮端分别伸入所述第一螺杆与所述第二螺杆之间工件位置的上下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拉链机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装置包括上压轮组,所述上压轮组为所述第一压轮端,所述上压轮组包括壳体(1)、压轮组(2)、弹性件(3)以及调节组(4),所述调节组(4)穿过所述壳体(1)与所述弹性件(3)连接,所述弹性件(3)另一端与所述压轮组(2)连接,所述调节组(4)沿着所述壳体(1)的轴向方向进入或退出所述壳体(1)内,进入时,所述弹性件(3)受到所述调节组(4)的压力并于轴向方向上施加成型动力于所述压轮组(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于拉链机的成型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轮装置还包括下压轮组(6),所述下压轮组(6)为第二压轮端,还包括调节平台(7)、第一调节块(8)、第二调节块(9)以及底座(10),所述调节平台(7)上端设有第一导向斜面(71),所述下压轮组(6)下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71)相配合的第二导向斜面(61),其中;
所述第一调节块(8)与所述第二调节块(9)相对设于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花,李良,丘小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奇欧奇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