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椭圆形浮选脱墨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30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椭圆形浮选脱墨槽,包括底座和排污口,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外壳,且外壳内部设置有竖隔板,同时竖隔板表面下端均设置有隔网所述外壳内部后侧设置有横隔板,且横隔板前侧和竖隔板之间设置有浮选仓,所述浮选仓底部设置有第一阀门,且第一阀门底部与出料口相连接,同时出料口贯穿外壳底部,所述浮选仓顶部设置有进料口,且进料口顶部均贯穿外壳顶部与进料管相连接,所述进料管下册设置有第二阀门,且第二阀门前端均贯穿外壳顶部与喷淋头相连接,同时喷淋头设置在浮选仓顶部后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椭圆形浮选脱墨槽具有分隔浮选,可以有效提高浮选效率,且便于在浮选完成后对装置的内部进行冲洗。

An elliptical flotation deinking tan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椭圆形浮选脱墨槽
本技术涉及脱墨槽相关
,尤其涉及一种椭圆形浮选脱墨槽。
技术介绍
脱墨槽是用于废纸脱墨制浆的全封闭式多级浮选脱墨设备,浮选脱墨槽利用浆料在流动的同时带入空气而产生大量气泡而进行浮选的原理,脱去灰浆中的油墨粒子及大量的轻杂质,以便获得较高质量的浆料,浮选脱墨装置获得更高的纸浆白度和其它灰分的去除,以及相应的长、短纤维损失的减少,动力比其他浮选脱墨槽在相同的产量下降低20%。而目前使用的浮选脱墨槽在进行脱墨时,通常是通过浆料的自行流动进行空气混合和产生气泡,效率较低,且不便于对装置的内部进行清洗,在使用时存在不便。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椭圆形浮选脱墨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椭圆形浮选脱墨槽,解决了目前使用的浮选脱墨槽在进行脱墨时,通常是通过浆料的自行流动进行空气混合和产生气泡,效率较低,且不便于对装置的内部进行清洗,在使用时存在不便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椭圆形浮选脱墨槽,包括底座和排污口,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外壳,且外壳内部设置有竖隔板,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椭圆形浮选脱墨槽,包括底座(1)和排污口(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内部设置有竖隔板(3),同时竖隔板(3)表面下端均设置有隔网(4),所述外壳(2)内部后侧设置有横隔板(5),且横隔板(5)前侧和竖隔板(3)之间设置有浮选仓(6),所述浮选仓(6)底部设置有第一阀门(7),且第一阀门(7)底部与出料口(8)相连接,同时出料口(8)贯穿外壳(2)底部,所述浮选仓(6)顶部设置有进料口(9),且进料口(9)顶部均贯穿外壳(2)顶部与进料管(10)相连接,所述进料管(10)下册设置有第二阀门(11),且第二阀门(11)前端均贯穿外壳(2)顶部与喷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椭圆形浮选脱墨槽,包括底座(1)和排污口(18),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外壳(2),且外壳(2)内部设置有竖隔板(3),同时竖隔板(3)表面下端均设置有隔网(4),所述外壳(2)内部后侧设置有横隔板(5),且横隔板(5)前侧和竖隔板(3)之间设置有浮选仓(6),所述浮选仓(6)底部设置有第一阀门(7),且第一阀门(7)底部与出料口(8)相连接,同时出料口(8)贯穿外壳(2)底部,所述浮选仓(6)顶部设置有进料口(9),且进料口(9)顶部均贯穿外壳(2)顶部与进料管(10)相连接,所述进料管(10)下册设置有第二阀门(11),且第二阀门(11)前端均贯穿外壳(2)顶部与喷淋头(12)相连接,同时喷淋头(12)设置在浮选仓(6)顶部后侧,所述第二阀门(11)下端均贯穿外壳(2)后侧顶部与输水喷头(13)相连接,且输水喷头(13)设置在浮选仓(6)底部后侧,同时第二阀门(11)后端均与进水管(14)相连接,所述输水喷头(13)与第一阀门(7)之间设置有输气孔(15),且输气孔(15)均贯穿外壳(2)底部与进气泵(16)相连接,同时进气泵(16)设置在底座(1)顶部,所述排污口(18)设置在外壳(2)底部后侧,且排污口(18)上端贯穿外壳(2)底部与回污仓(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新良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华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