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247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连接所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卡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吸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外接天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保护效果好且能够增强电子设备信号。

Fold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leather cover with antenn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
本技术涉及折叠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点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
技术介绍
随着柔性屏技术的成熟,柔性屏的电子产品越来越多,电子设备的使用将出现不同场影和形态,柔性屏的折叠手机产品将应用越广。电子设备的天线设计将是产品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一般手机天线都是分布于手机的上方下方,由于柔性屏折叠电子设备的使用场景及内部空间限制,天线分布也极有可能分布在电子设备的左侧或者右侧。柔性屏产品一般对屏需要保护,常规手机屏会有保护膜或玻璃,折叠手机屏对外折,很容易导致屏坏,而通常情况下,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的时候,产品的屏面会增加一个保护的皮套,对产品的屏起到保护作用。而皮套在天线周围会对天线产生频偏变化,致使天线所处环境发生变化,造成天线谐振偏移,天线性能恶化,信号变差。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护效果好且能够增强电子设备信号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连接所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卡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吸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外接天线。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件为磁铁,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卡板的内部。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件为吸盘,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卡板的一侧表面。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件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卡板上各一个。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的吸附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的吸附件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一侧;所述卡板上的吸附件设置于所述卡板远离所述第二连接板的一侧。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接天线以柔性电路板或者金属箔的形式内嵌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中。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接天线呈“U”形。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均为柔性结构。本技术提供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通过在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卡板上设置所述吸附件,使得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及卡板能够与所述柔性屏贴合并保护所述柔性屏;在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所述外接天线与所述天线组件耦合,用于增强天线组件的功率。本技术提供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保护效果好且能够增强电子设备信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与电子设备配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技术效果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解释本技术,并不是为了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能一种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100,用于为所述折叠电子设备200提供保护并增强所述折叠电子设备200的天线信号。所述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100包括第一挡板10、第二挡板20、卡板30、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0与所述第二挡板20的第一连接板40以及连接所所述第一挡板10与所述卡板30的第二连接板50;所述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20及所述卡板30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吸附件101,所述第二连接板50上设置有外接天线60。请一并参照图2,所述折叠电子设备200包括第一主体201、第二主体202、连接所述第一主体201与所述第二主体202的转轴机构203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主体201、所述第二主体202以及所述转轴机构203一侧表面的柔性屏(图未示),其中所述第一主体201远离所述转轴机构203的一侧设置有天线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挡板10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一主体201一侧表面的形状且所述第一挡板10贴附于所述第一主体201对应的柔性屏上;所述第二挡板20形状对应于所述第二主体202一侧表面形状且所述第二挡板20贴附于所述第二主体202对应的柔性屏;所述第一连接板30形状对应于所述转轴机构203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一连接板30贴附于所述转轴机构203对应的柔性屏上,所述第一连接板30能够随所述转轴机构203的转动随之发生形变。所述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20及所述第一连接板30贴附于所述柔性屏上,用于保护所述柔性屏。所述第一主体201包括相背的第一表面2011与第二表面201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2011与所述第二表面2012的端面2013,其中所述第一表面2011与所述柔性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50贴合于所述端面2013,且所述卡板30贴附于所述第二表面2012并能通过所述吸附件101与所述第一主体201吸附固定,一方面方便所述第二连接板50紧紧贴附于所述端面2013上,另一方面在所述第一主体201与所述第二主体202折叠时提供缓冲,防止所述第一主体201与所述第二主体202直接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件101为磁铁,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20及所述卡板30的内部。所述吸附件101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20及所述卡板30的内部,一方面防止直接与所述柔性屏接触,划伤柔性屏,另一方面分别与所述第一主体201及所述第二主体202吸附,进而保证所述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100与所述折叠电子设备200贴附。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吸附件101为柔性吸盘,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20及所述卡板30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20上的一侧表面的吸附件101直接与所述柔性屏接触并吸附于所述柔性屏上;所述卡板30上一侧表面的吸附件101直接与所述第二端面2013贴合,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板50紧紧贴附于所述端面2013上。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吸附件101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述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20及所述卡板30上各一个,使得所述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20能够较容易的贴附于或离开所述柔性屏,进而保护所述柔性屏,并使得所述卡板30较容易的贴附于所述第二端面2012,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板50能够紧贴所述端面20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板10、所述第二挡板20及所述卡板30上分别设置的吸附件101也可以为多个,这样设置可以使所述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100与所述折叠电子设备200贴附更稳固。所述第一挡板10的吸附件101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1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40的一侧;所述第二挡板20的吸附件101设置于所述第二挡板20远离所述第一连接板40的一侧,这种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挡板10与所述第二挡板20能够在使用较少吸附件101的情况下较为可靠的与所述柔性屏贴合,并便于所述第一挡板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连接所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卡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吸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外接天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卡板、连接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的第一连接板以及连接所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卡板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卡板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吸附件,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置有外接天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为磁铁,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卡板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为吸盘,并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挡板及所述卡板的一侧表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天线的折叠电子设备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件的数量为三个,其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宇周传标
申请(专利权)人:闻泰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