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拉式手提包,包括包身、背带和包具锁扣,所述背带与包身连接,所述包具锁扣包括锁芯和卡条,所述锁芯设在包身外侧中央,所述卡舌设在包盖内侧,所述包盖设在包身一侧与包身连接,所述锁芯下侧设有下拉弹簧连接扣,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为矩形镂空,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上设有下拉条,所述卡舌设在锁芯的扣孔上,所述包盖覆盖在包身外侧;选用下拉式弹簧连接扣,且下拉弹簧连接扣设有下拉条,方便用户在背着手提包时解开包锁,且包盖设有提带开孔和金属保护环,方便包身与背带连接,同时方便背带更换;设有卡包配合母扣与配合卡包扣合,能根据用户使用情况选择配合,使手提包具有更多收纳物品方法。
A pull-down hand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拉式手提包
本技术涉及手提包
,特别是一种下拉式手提包。
技术介绍
市面上的手提包中,为了保护包中存放物品,一般设有包盖与之配合的包锁使手提包安全系数更高,手提包包锁的解锁方式是设有解锁按钮使弹簧锁松开卡舌使包盖能掀开。而常用的包锁的解锁按钮为从下向上推或在包锁两侧夹紧使弹簧松开,这样的解锁方式需要将手提包提与面前,不方便用户解锁取出包中物件;且现有的手提包中一般结构单一,不能满足需要设置各种卡等物品或需要简洁设置空间的不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下拉式手提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下拉式手提包,包括包身、背带和包具锁扣,所述背带与包身连接,所述包具锁扣包括锁芯和卡舌,所述锁芯设在包身外侧中央,所述卡舌设在包盖内侧,所述包盖设在包身一侧与包身连接,所述锁芯下侧设有下拉弹簧连接扣,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为矩形镂空,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上设有下拉条,所述卡舌扣在锁芯的扣孔上,所述包盖覆盖在包身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拉条在包盖覆盖包身开口,所述卡舌被锁芯扣合时,露出在包盖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弹簧连接扣与锁芯解锁弹簧连接,所述锁芯解锁方向为向下,向下拉开锁芯解锁弹簧使锁芯弹簧松开。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盖与包身一体成型,所述包身包括前包面、后包面、左包面、右包面和包底板,所述包盖与后包面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包盖上设有提带开孔,所述提带开孔数量为两个,所述提带开孔设在包盖底端左右两侧,所述提带开孔上设有金属保护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带穿过金属保护环设在包盖上与包身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背带两端设有背带连接扣,所述背带连接扣扣在金属保护环上,使背带连接手提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包面内侧上设有卡包配合母扣,所述卡包配合母扣与卡包配合公扣扣合,所述卡包配合公扣设在配合卡包四角。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卡包上设有钞票位和夹卡位,所述夹卡位设在钞票位外侧下端。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配合卡包下端的卡包配合公扣设在配合卡包的底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包配合公扣的突出侧设在配合卡包的背面,既没有设钞票位面,使配合卡包安装在手提包内时,钞票位和夹卡位面向手提包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选用下拉式弹簧连接扣,且下拉弹簧连接扣设有下拉条,方便用户在背着手提包时解开包锁,且包盖设有提带开孔和金属保护环,方便包身与背带连接,同时方便背带更换;设有卡包配合母扣与配合卡包扣合,能根据用户使用情况选择配合,使手提包具有更多收纳物品方法。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后包面和配合卡包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后包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4所示的一种下拉式手提包,包括包身1、背带2和包具锁扣,所述背带2与包身1连接,所述包具锁扣包括锁芯31和卡舌32,所述锁芯31设在包身1外侧中央,所述卡舌32设在包盖4内侧,所述包盖4设在包身1一侧与包身1连接,所述锁芯31下侧设有下拉弹簧连接扣33,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33为矩形镂空,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33上设有下拉条34,所述卡舌32设在锁芯31的扣孔35上,所述包盖4覆盖在包身1外侧。所述下拉条34在包盖4覆盖包身1开口,所述卡舌32被锁芯31扣合时,露出在包盖4下方,所述弹簧连接扣33与锁芯解锁弹簧连接,所述锁芯解锁方向为向下,向下拉开锁芯解锁弹簧使锁芯弹簧松开。所述包盖4与包身1一体成型,所述包身1包括前包面101、后包面102、左包面、右包面和包底板,所述包盖4与后包面102连接,所述包盖4上设有提带开孔41,所述提带开孔41数量为两个,所述提带开孔41设在包盖4底端左右两侧,所述提带开孔41上设有金属保护环42,所述背带2穿过金属保护环42设在包盖4上与包身1连接。所述后包面102内侧上设有卡包配合母扣103,所述卡包配合母扣103与卡包配合公扣501扣合,所述卡包配合公扣501设在配合卡包5四角,所述配合卡包5上设有钞票位51和夹卡位52,所述夹卡位52设在钞票位51外侧下端,所述配合卡包5下端的卡包配合公扣501设在配合卡包5的底面,所述卡包配合公扣501的突出侧设在配合卡包5的背面,即没有设钞票位面,使配合卡包5安装在手提包内时,钞票位51和夹卡位52面向手提包内部。所述背带2两端设有背带连接扣,所述背带连接扣扣在金属保护环42上,使背带2连接手提包。实施案例一:一种下拉式手提包,包括包身、背带和包具锁扣,所述背带与包身连接,所述包具锁扣包括锁芯和卡舌,所述锁芯设在包身外侧中央,所述卡舌设在包盖内侧,所述包盖设在包身一侧与包身连接,所述锁芯下侧设有下拉弹簧连接扣,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为矩形镂空,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上设有下拉条,所述卡舌设在锁芯的扣孔上,所述包盖覆盖在包身外侧,所述包盖与包身一体成型,所述包身包括前包面、后包面、左包面、右包面和包底板,所述包盖与后包面连接,所述包盖上设有提带开孔,所述提带开孔数量为两个,所述提带开孔设在包盖底端左右两侧,所述提带开孔上设有金属保护环,所述背带穿过金属保护环设在包盖上与包身连接,所述后包面内侧上设有卡包配合母扣,所述卡包配合母扣与卡包配合公扣扣合,所述卡包配合公扣设在配合卡包四角,所述配合卡包上设有钞票位和夹卡位,所述夹卡位设在钞票位外侧下端,所述配合卡包下端的卡包配合公扣设在配合卡包的底面,所述卡包配合公扣的突出侧设在配合卡包的背面,既没有设钞票位面,使配合卡包安装在手提包内时,钞票位和夹卡位面向手提包内部,所述下拉条在包盖覆盖包身开口,所述卡舌被锁芯扣合时,露出在包盖下方,通过背带挂在身上,拉动下拉条使包盖上卡舌与锁芯松开,打开包盖,使用夹卡位摆放卡片,使用钞票位摆放钞票,包中其他位置摆放其他物品,放下包盖使卡舌与锁芯扣合上锁。实施案例二:一种下拉式手提包,包括包身、背带和包具锁扣,所述背带与包身连接,所述包具锁扣包括锁芯和卡舌,所述锁芯设在包身外侧中央,所述卡舌设在包盖内侧,所述包盖设在包身一侧与包身连接,所述锁芯下侧设有下拉弹簧连接扣,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为矩形镂空,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上设有下拉条,所述卡舌设在锁芯的扣孔上,所述包盖覆盖在包身外侧,所述包盖与包身一体成型,所述包身包括前包面、后包面、左包面、右包面和包底板,所述包盖与后包面连接,所述包盖上设有提带开孔,所述提带开孔数量为两个,所述提带开孔设在包盖底端左右两侧,所述提带开孔上设有金属保护环,所述背带两端设有背带连接扣,所述背带连接扣扣在金属保护环上,使背带连接手提包,所述后包面内侧上设有卡包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拉式手提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身、背带和包具锁扣,所述背带与包身连接,所述包具锁扣包括锁芯和卡舌,所述锁芯设在包身外侧中央,所述卡舌设在包盖内侧,所述包盖设在包身一侧与包身连接,所述锁芯下侧设有下拉弹簧连接扣,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为矩形镂空,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上设有下拉条,所述卡舌扣在锁芯的扣孔上,所述包盖覆盖在包身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拉式手提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身、背带和包具锁扣,所述背带与包身连接,所述包具锁扣包括锁芯和卡舌,所述锁芯设在包身外侧中央,所述卡舌设在包盖内侧,所述包盖设在包身一侧与包身连接,所述锁芯下侧设有下拉弹簧连接扣,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为矩形镂空,所述下拉弹簧连接扣上设有下拉条,所述卡舌扣在锁芯的扣孔上,所述包盖覆盖在包身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拉式手提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盖与包身一体成型,所述包身包括前包面、后包面、左包面、右包面和包底板,所述包盖与后包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达芬奇蒙娜丽莎皮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