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冰箱,包括: 具有储藏空间的箱体; 设置在箱体内的框架,将储藏空间分隔成冷冻室和冷藏室,框架中有冷气流通道,与冷冻室和冷藏室连通; 设置在框架中部空间的双吸离心式风机,从冷冻室和冷藏室吸入气流并排放到冷气流通道; 设置在冷气流通道中的蒸发器,用来与双吸离心式风机排出的气流进行热交换。(*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冰箱,特别是一种使用双吸离心式风机的冰箱。
技术介绍
通常,冰箱是一种可使存储食物长期保鲜的装置。如图1所示的冰箱包括具有箱体1的蒸发室3、框架2、蒸发器3a和风机3b,以及容纳制冷剂管、压缩机和冷凝器的设备室。下面解释冰箱的组成,箱体1内有储藏空间。框架2将箱体内的储藏空间分隔成冷冻室1a和冷藏室1b。在框架2上有冷气流通道,可使制冷剂在冷冻室1a和冷藏室1b间流过。连接在冷气流通道2a上的制冷剂管4将制冷剂传送到冷藏室1b的每个部分。蒸发室3中的蒸发器3a设在冷冻室1a的一侧,风扇3b循环蒸发室3中蒸发器3a内的制冷剂。驱动蒸发器3a的压缩机5a和产热的冷凝器5b设置在冷藏室底部的设备室5中。上述常规冰箱的操作过程如下。首先,供电时,设备室5中的压缩机5a起动。接着,蒸发室3中的蒸发器3a被冷却,从而降低蒸发室3中的温度。当蒸发室3中的风扇3b将冷却气流向冷冻室1a循环时,移动到冷冻室1a的制冷剂通过框架2中的冷气流管道2a后导入制冷剂管4中。导入冷却气流管道4的制冷剂在冷藏室1b中流动,并降低冷藏室1b中的温度。冷藏室1b中的制冷剂进入冷却气流通道2a,在进入蒸发室3后重复上述步骤。然而,常规冰箱存在下述问题。首先,蒸发室3在冷冻室1a的一侧,从而冷冻室的占地面积比减小了。其次,蒸发器3a垂直布置在冷藏室1a一侧的狭长空间内。由于蒸发器中的循环冷气流不能完全实现热交换,从而冷气流流入冷冻室1a。因此,蒸发器3a传热面积的利用率下降,传热效果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使用双吸离心式风机的冰箱,这种冰箱基本上可避免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和缺点引起的种种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增加冷冻室占地面积比的冰箱。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增加传热面积利用率的冰箱。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目的和特征,一部分将在下面进行描述,另一部分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从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从下面说明书、权利要求以及附图具体指出的结构中实现和获得。为达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正如下面具体实施和简要描述的那样,该冰箱包括具有储藏空间的箱体,设在箱体内将储藏空间分隔成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框架,框架内设有连接冷冻室和冷藏室的冷却气流管道,设置在框架中部并从冷冻室和冷藏室吸气并排向冷气流通道的双吸离心式风机,以及设置在冷气流通道中与双吸离心式风机排出的气体进行热交换的蒸发器。蒸发器包括翅片和制冷剂管,蒸发器覆盖双吸离心式风机的外圆周表面。蒸发器最好包括连成一体的翅片和制冷剂管。翅片包括多个换热孔42a和一个开口部分,换热孔有一部分被切割,侧部加工成突出状,开口部分位于该被切割部分和换热孔之间。换热孔倾斜成平行于双吸离心式风机排出的气流方向和切线方向。冰箱还包括一个顶部出口和一个底部出口,出口可将通过蒸发器的冷气流排向冷冻室和冷藏室中。冰箱还包括一个设置在框架中冷却气流底部出口的风门,该风门可根据冷藏室温度调节开口尺寸。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冰箱包括具有储藏空间的箱体,箱体内的框架将储藏空间分隔成冷冻室和冷藏室,框架中的冷气流通道与冷冻室和冷藏室连通,框架中部的双吸离心式风机吸收冷冻室和冷藏室中的气体,并排放到冷气流通道中,冷气流通道中的蒸发器与双吸离心式风机排出的气流进行热交换,多个顶部出口和底部出口将通过蒸发器的气体分别排放到冷冻室和冷藏室中,连着底部出口的冷却气流管道从顶部伸到冰箱的底部。蒸发器的结构和组成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冷却气流管道包括多个通孔。冷却气流管道上的通孔包括风门,该风门可根据框架中冷却气流底部出口的冷藏室的温度调节开口尺寸。可以理解,上述说明和下面的详细说明都只是示范性和说明性的,意图在对权利要求所述的专利技术进行更多的解释。附图说明附图作为本申请的一部分,可更好地用来理解本专利技术,附图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一起解释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原理。附图中图1所示为常规冰箱结构的纵截面图;图2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冰箱的示意图;图3所示为沿图2中I-I剖线的截面图;图4所示为用于冰箱的双吸离心风机的前视图;图5所示为图3中“A”方向蒸发器的示意图及放大图;图6所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冰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本专利技术最佳实施例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并在附图中示例性地说明。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冰箱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是沿图2中I-I剖线的截面图。下面,将详细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冰箱,包括箱体10、框架20、双吸离心式风机30及出口21a和21b。如图2和图3所示,箱体内有储藏空间,框架20将箱体分隔成冷冻室10a和冷藏室10b。框架20由双隔板形成,包括上面板21和下面板22。面板21和22之间形成有一个冷气流通道。双吸离心式风机30垂直穿过框架20的中部,并从其中部吸入空气,向两侧排放吸入的空气。蒸发器40设在冷气流通道20a上,与双吸离心式风机30排出的气流进行热交换。上出口通道21a和下出口通道22a设在框架20的顶部表面21和底部表面22上。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双吸离心式风机30,通过驱动电机32并使分别设置在顶部和底部的上叶片31a和下叶片31b转动,从顶部和底部吸入空气。突出部分33位于电机32的每侧,将电机和套结合在一起,从而避免从顶部和底部吸入的空气相互干扰。因此,双吸离心式风机30可用来从顶部和底部吸入空气,并将吸入的空气同时排放到径向和切线方向的上叶片31a和下叶片31b间的空间内。图5是从图3的“A”方向看到的蒸发器的示意图和放大图。如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蒸发器40的翅片和管道作为一个整体制成。也就是说,蒸发器40包括有制冷剂流过的管道41和在顶部和底部的高导热材料,在剩余部分形成翅片42。翅片42包括多个换热孔42a,换热孔是从翅片的一部分上切割成的,突出的换热孔42a具有被切割的一部分和加工成突出状的一侧。如图5所示,换热孔42a借助穿孔工序围绕翅片42并保持预定角度。换热孔42a倾斜,与双吸离心式风机30排出的气流方向平行。通常,离心式风机排出的气体接近切线方向,换热孔42a靠近并平行于双吸风机30的切线方向,从而确保在蒸发器40的位置具有平稳的气流。因此,从双吸离心式风机30排出的气流流过换热孔42a引导的开孔42b,换热孔42a以预定角度环绕翅片42,并与蒸发器40进行热交换。然而,本专利技术中用作蒸发器的热交换器不仅限于这种有换热孔42a、翅片42和管道形成一体,且可覆盖双吸离心式风机30的热交换器,还可使用其他类型的热交换器。下面解释蒸发器40和双吸离心式风机30的位置,如图2所示,蒸发器和双吸式位于框架20中部打通冷冻室10a和冷藏室10b的孔中。双吸离心式风机30的空气入口位于冷冻室和冷藏室的方向,出口在冷却气流通道20a上。蒸发器40覆盖双吸离心式风机30的外圆周表面。也就是说,蒸发器穿过冷气流管道20a的截面,并覆盖双吸离心式风机30的外表面,从而双吸离心式风机30排出的气流可与蒸发器40的表面进行热交换。如图3所示,为了具有上述结构,蒸发器40沿双吸离心式风机30的外表面螺旋方式布置。如图3所示,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翔旭,
申请(专利权)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