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651791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步骤包括获取永瓣藤的外植体、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所述永瓣藤的外植体为永瓣藤顶芽,所述的初代诱导培养采用的诱导培养基以WPM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3.0mg/L核黄素、1.0~5.0mg/L抗坏血酸、0.2~1.0mg/L 6‑BA、0.1~0.5mg/L NAA、25~30g/L蔗糖、3.0~4.0g/L琼脂,pH值为5.4~5.8。选择永瓣藤顶芽为外植体,经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生根培养以及移栽,其诱导率达到了85%以上,移栽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实现了永瓣藤的组织培养快繁。

A method of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of terminal bud of Eupatoriu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具体涉及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
技术介绍
永瓣藤(MonimopetalumchinenseRehd.)系卫矛科永瓣藤属单型属植物,被列为国家二级稀有濒危保护植物。该植物为半常绿木质藤本,目前仅少量残存于安徽南部、江西北部和湖北东南部的山坡或山谷水沟边等生境中,其花瓣从开花至果实成熟一直宿存,长达3~4个月之久,极其独特,因此被称为永瓣藤。江西和湖北民间常采集永瓣藤植株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相关药理试验也表明,永瓣藤全株对S180胜利水癌、L615癌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永瓣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野外调查和相关研究均显示,虽然永瓣藤可以产生一定数量的种子,但是在野外种群中很少见到种子实生苗,说明可能存在有性繁殖障碍。初步的研究显示,坚硬种皮可能是导致永瓣藤休眠的重要原因。永瓣藤的繁殖主要依靠压条繁殖和扦插繁殖,繁殖效率低、种苗生长一致性差。植物组培技术的使用,是实现永瓣藤优良无性系苗木快速繁育和种质资源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步骤包括获取永瓣藤的外植体、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其特征是,所述永瓣藤的外植体为永瓣藤顶芽,所述的初代诱导培养采用的诱导培养基以WPM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3.0mg/L核黄素、1.0~5.0mg/L抗坏血酸、0.2~1.0mg/L 6-BA、0.1~0.5mg/L NAA、25~30g/L蔗糖、3.0~4.0g/L琼脂,pH值为5.4~5.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步骤包括获取永瓣藤的外植体、初代诱导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壮苗培养、生根培养和移栽,其特征是,所述永瓣藤的外植体为永瓣藤顶芽,所述的初代诱导培养采用的诱导培养基以WPM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3.0mg/L核黄素、1.0~5.0mg/L抗坏血酸、0.2~1.0mg/L6-BA、0.1~0.5mg/LNAA、25~30g/L蔗糖、3.0~4.0g/L琼脂,pH值为5.4~5.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初代诱导培养具体为:剪取永瓣藤植株幼嫩顶芽作为外植体接种到初代诱导培养基中,置于27℃全黑暗培养25~35天即可诱导形成不定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采用的增殖培养基以WPM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0~4.0mg/L核黄素、1.0~5.0mg/L抗坏血酸、以及0.5~1.0mg/L6-BA、0.5~1.0mg/LNAA、25~30g/L蔗糖、3.0~4.0g/L琼脂,pH值为5.4~5.8。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继代增殖培养具体为:将初代诱导培养得到的不定芽切成长1.5~2.0cm的茎段并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0~30天即可实现不定芽的增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永瓣藤顶芽组织培养快繁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壮苗培养采用的壮苗培养基以WPM培养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昭展苏建睦
申请(专利权)人:玉林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