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17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包括雾化培养槽、雾化喷头、种植苗板、支架和水电连接装置,所述雾化培养槽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安装在四条支腿上,通过四条所述支腿的上下端连接水电连接装置进行立体叠放,所述雾化培养槽内部底面中央安装有雾化喷头,通过叠放形成立体种植,增加单位温室面积内的马铃薯原原种种植面积,相对地降低了种植环境控制成本。可以利用转运机器人对雾化培养槽进行转运,达成在固定区域进行秧苗移栽和原原种采集,降低了移栽和采集原原种劳动力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
,具体为可用于程控转运和组合的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
技术介绍
原原种是用脱毒的试管苗移栽或扦插最初产生的种薯。种薯很小,多数在1克以上,最大20克。原原种的标准要求很高。(1)不能带任何病毒或类病毒。(2)不能有真菌和细菌性病害侵染。(3)不允许有混杂现象。原原种的繁殖一般都在温室或网室内进行,应严格防止蚜虫、粉虱、螨等害虫。用原原种生产的种薯称一级原种。一级原种的生产仍在网棚内种植。因原原种的块茎很小,应精细播种,加强管理。由原原种繁殖所得到的一级原种要求保持100%的纯度,基本不带任何病毒和类病毒,不能感染任何细菌病害和危险的癌肿病、线虫病。一级原种的块茎比较大,比正常的块茎略小一点。用一级原种生产的种薯称为二级原种。现有的马铃薯原原种种植技术和装置装置存在以下缺点:1)种植槽不可移动现有雾化培养装置一般为长度在10米以上,宽度约在1.2米左右,高度在60公分以上固定在地面上的长型槽子,成品采集人员必须临近人工采集,没有实现机械化,同时批进批出生产工艺流程,使其在固定的时间内原原种成品一起成熟,加大了各个培养期人员密集操作,造成劳动力成本较高。本专利技术雾化培养槽利用码垛机和转运机器人可以采取日进日出生产工艺,365天种植生产,每天投放和淘汰固定数量的雾化培养槽。各生长管理人员配置不足10%,大量的节省了劳动力成本;而现有雾化培养装置还没有实现立体栽培培养,没有充分利用阳光温室空间,造成种植环境控制成本相对较高。>2)不能利用机械协助进行采摘原原种现有雾化培养槽子上面覆盖有种植板。采集时人员必须变动位置,掀开盖板后原地对不同区域进行采集,采集期间配置人员多,劳动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包括雾化培养槽、雾化喷头、种植苗板、支架和水电连接装置,所述雾化培养槽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安装在四条支腿上,通过四条所述支腿的上下端连接水电连接装置进行立体叠放,所述雾化培养槽内部底面中央安装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与水电连接装置之间连接有营养液供给导管,用于营养液的供给;雾化培养槽底面角落设计有营养液回流孔,营养液回流孔与另一个支腿底端连接的水电连接装置相连通,用于营养液的回流;所述雾化培养槽的底部下方安装有照明灯具,所述照明灯具与水电连接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用于对照明灯具进行供电;水电连接装置包括顶端接头和底部接头,所述支腿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顶端接头用于连接支腿的上端,所述底部接头用于连接在支腿的下端,所述顶端接头的上端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底部接头的下端为中空的吸盘型结构,所述顶端接头与所述底部接头间能够叠加放置。优选的,所述雾化喷头采用一体5孔雾化喷头。优选的,所述雾化培养槽的侧壁上安装有加深板,所述加深板由塑料中空成型制成,夹层内部填充保温遮光材料,加深板的上侧连接有种植苗板。优选的,所述种植苗板采用塑料中空成型制成,种植苗板上设有36-100个种植孔,种植苗板的内部填充保温遮光材料,种植苗板下沿设计有与加深板结合安装的凹槽。优选的,所述照明灯具采用特殊光谱的LED补光灯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1、可以利用码垛机随意立体叠放,并利用转运机器人在种植区内进行随意转运排列,在大量减少人行作业道的同时根据马铃薯生长不同时期可以做到2-4层的立体培养,相对于空间利用,环境控制成本降低了60%以上。2、增加马铃薯原原种种植过程中的机械化程度。3、通过叠放形成立体种植,增加单位温室面积内的马铃薯原原种种植面积,相对地降低了温室投资成本。4、可以利用转运机器人对雾化培养槽进行转运,达成在固定区域进行秧苗移栽和成品原原种采集,降低了移栽和采集原原种的劳动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雾化培养槽1、保温遮光材料2、雾化喷头3、加深板4、种植苗板5、支架6、支腿7、水电连接装置8、照明灯具9、营养液供给导管1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一种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包括雾化培养槽1、雾化喷头3、种植苗板5、支架6和水电连接装置8,所述雾化培养槽1安装在支架6上,所述支架6安装在四条支腿7上,通过四条所述支腿7的上下端连接水电连接装置8进行立体叠放,支架6的规格为1200mm×1200mm×1100mm,由塑料型材焊接和机械五金配件铰接制成,支腿7高度为300mm,所述雾化培养槽1内部底面中央安装有雾化喷头3,雾化喷头3与水电连接装置8之间连接有营养液供给导管10,用于营养液的供给;雾化培养槽1底面角落设计有营养液回流孔,营养液回流孔与另一个支腿7底端连接的水电连接装置8相连通,用于营养液的回流;所述雾化培养槽1的底部下方安装有照明灯具9,所述照明灯具9与水电连接装置8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用于对照明灯具9进行供电;水电连接装置8包括顶端接头和底部接头,所述支腿7为中空管状结构,4个支腿7上的4个上端口均安装有顶端接头,4个支腿7上的4个下端口均安装有底部接头,所述顶端接头的上端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底部接头的下端为中空的吸盘型结构,所述顶端接头与所述底部接头间能够叠加放置。所述雾化喷头3采用一体5孔雾化喷头3。所述雾化培养槽1的规格为1100mm×1100mm×200mm,且侧壁厚度为30mm,雾化培养槽1的侧壁上安装有加深板4,所述加深板4由塑料中空成型制成,加层内部填充保温遮光材料2,加深板4的上侧连接有种植苗板5,加深板4的数量为4块,规格为1070mm×220mm×30mm。所述种植苗板5采用塑料中空成型制成,种植苗板5上设有36-100个种植孔,种植苗板5的内部填充保温遮光材料2,种植苗板5下沿设计有与加深板4结合安装的凹槽,种植苗板5的规格为1100×1100×110mm,且种植苗板5的厚度30mm。所述照明灯具9采用特殊光谱的LED补光灯带。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培养槽、雾化喷头、种植苗板、支架和水电连接装置,所述雾化培养槽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安装在四条支腿上,通过四条所述支腿的上下端水电连接装置进行立体叠放,所述雾化培养槽内部底面安装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与水电连接装置之间连接有营养液供给导管,用于营养液的供给;/n雾化培养槽底面角落设计有营养液回流孔,营养液回流孔与一个支腿底端连接的水电连接装置相连通,用于营养液的回流;/n所述雾化培养槽的底部下方安装有照明灯具,所述照明灯具与水电连接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供电;水电连接装置包括顶端接头和底部接头,所述支腿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顶端接头用于连接支腿的上端,所述底部接头用于连接在支腿的下端,所述顶端接头的上端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底部接头的下端为中空的吸盘型结构,所述顶端接头与所述底部接头间能够叠加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元化马铃薯原原种雾化培养槽,其特征在于,包括雾化培养槽、雾化喷头、种植苗板、支架和水电连接装置,所述雾化培养槽安装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安装在四条支腿上,通过四条所述支腿的上下端水电连接装置进行立体叠放,所述雾化培养槽内部底面安装有雾化喷头,雾化喷头与水电连接装置之间连接有营养液供给导管,用于营养液的供给;
雾化培养槽底面角落设计有营养液回流孔,营养液回流孔与一个支腿底端连接的水电连接装置相连通,用于营养液的回流;
所述雾化培养槽的底部下方安装有照明灯具,所述照明灯具与水电连接装置之间通过导线电性连接供电;水电连接装置包括顶端接头和底部接头,所述支腿为中空管状结构,所述顶端接头用于连接支腿的上端,所述底部接头用于连接在支腿的下端,所述顶端接头的上端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底部接头的下端为中空的吸盘型结构,所述顶端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李金民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大连禾润林农业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