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坡面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植草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壤改良
,涉及一种坡面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植草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砒砂岩是一种松散岩层,具体指古生代二叠纪(约2.5亿年)和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的厚层砂岩、砂页岩和泥质砂岩组成的岩石互层。集中分布黄土高原北部晋陕蒙接壤地区的鄂尔多斯高原。通常以粉红色、紫色、灰白色、灰绿色互层相间而存在。由于其成岩程度低、沙粒间胶结程度差、结构强度低,遇水如泥、遇风成砂,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群众深受其害,视其毒如砒霜,故称其为“砒砂岩”。由于砒砂岩区养分含量低,水分难以入渗使得该区域治理难度极大,植被难以成活,覆盖率低,特别是坡面裸露砒砂岩区,目前多为自然状态,没有植被恢复。因此,采用传统的育林育草的水土保持措施对坡面裸露砒砂岩区进行治理,对改善区域恶劣生态环境并没有起到根本的作用,种植的草木基本枯死,急需探究一种新的在坡面裸露砒砂岩区植草的技术。沙土结构松散,透水性强,保水性能差能够实现快速入渗,又能减少蒸发;砒砂岩因含有大量的蒙脱石,在遇水时迅速膨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坡面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植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孔(2)和第二孔(3),所述第一孔(2)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水层(4)和种植层(5),所述第二孔(3)内部设有防蒸发层(6),所述防蒸发层(6)的下面为草种(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面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植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内部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第一孔(2)和第二孔(3),所述第一孔(2)自下而上依次设有保水层(4)和种植层(5),所述第二孔(3)内部设有防蒸发层(6),所述防蒸发层(6)的下面为草种(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植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1)的总深度为2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植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2)的孔径为7cm,深度为20cm,所述保水层(4)的厚度为5cm,种植层(5)的厚度为15c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植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孔(3)的孔径为15cm,深度为5cm,所述防蒸发层(6)的厚度为2cm,所述防蒸发层(6)的上方为深度为3cm的集雨坑,所述防蒸发层(6)中沙土平均粒径大于0.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面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植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种(7)为内蒙白羊草和紫花苜蓿。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坡面裸露砒砂岩区土壤改良植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打孔:孔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凤朋,李永红,彭巍萍,毕博远,王晓霞,费洪岩,潘若鹏,罗朝逸,张兴昌,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