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4651495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及其应用,涉及果树栽培管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方法针对密植葡萄园进行树形改造,经过所述方法的改造后,葡萄园内株行距变大,每株仅2条主蔓,垂直于行向分布,结果枝均匀分布于主蔓两侧,叶幕层数少,通风透光得到改善,叶片光合效率提高,田间管理趋于简单,果实品质提升。

A method of transforming the tree shape of the South trelli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果树栽培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葡萄枝梢生长量大,蔓性强,叶大喜光,树形的选择对其结果早晚、产量的高低、果实品质及管理效率都有直接影响。合理的树形能充分利用树体的内在因素和环境条件,使树形与生长结果统一,实现方便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随着避雨大棚的应用,我国南方地区葡萄产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当前仍有许多地区沿用露地条件下的葡萄树形,表现为栽培密度偏高,株形偏小,枝条过密,叶幕层数多,架面郁闭,病虫害易发生;盛果期后,树体因修剪不到位,结果枝数量减少,果穗着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严重影响葡萄果实品质与产量,且栽培管理技术复杂,费时费工,不符合设施葡萄栽培省工节本、提质增效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解决了南方棚架密植园葡萄树形杂乱、园区郁闭、品质提升困难以及管理费时费工的问题,改造后树势快速恢复,结果枝均匀分布于主蔓两侧,栽植密度降低,改善通风透光,提高光合效率,提升果实品质,实现当年成形,次年丰产,对提升栽培效益,促进葡萄产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落叶后至萌芽前30d或新梢长至30cm时,对葡萄树进行截干,截干后施有机肥和消毒;(2)待截干后的主干上隐芽萌发,选择1根新梢作为新的主干,抹除其余新梢;(3)待所述新的主干生长至距离架面高度15cm时摘心,以顶端2个萌发新梢作为主蔓,将所述主蔓反向绑缚于平棚架面;所述架面高度为170~180cm;(4)待所述主蔓长至棚架的单跨宽度时摘心,对摘心后萌发的副梢留2叶摘心,对所述副梢之后再萌发的各级副梢上均只留顶端副梢进行4叶摘心;所述单跨宽度为4~6m。优选的,步骤(1)所述截干时,留干高度为40~50cm。优选的,步骤(1)所述施有机肥为在距离主干一侧50~70cm处穴施有机肥。优选的,步骤(1)所述有机肥的施用量为2.5~5.0kg/株。优选的,步骤(1)所述消毒为利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涂干。优选的,当步骤(3)所述主蔓长至20cm时,追施平衡型复合肥80~120g/株。优选的,在所述追施后,每10~15d重复一次追施,直至8月中旬。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方法在葡萄提质增效栽培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针对密植葡萄园进行树形改造,经过所述方法的改造后,葡萄园内株行距变大,每株仅2条主蔓,垂直于行向分布,结果枝均匀分布于主蔓两侧,叶幕层数少,通风透光得到改善,叶片光合效率提高,田间管理趋于简单,果实品质提升。附图说明图1为改造后的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模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落叶后至萌芽前30d或新梢长至30cm时,对葡萄树进行截干,截干后施有机肥和消毒;(2)待截干后的主干上隐芽萌发,选择1根新梢作为新的主干,抹除其余新梢;(3)待所述新的主干生长至距离架面高度15cm时摘心,以顶端2个萌发新梢作为主蔓,将所述主蔓反向绑缚于平棚架面;所述架面高度为170~180cm;(4)待所述主蔓长至棚架的单跨宽度时摘心,对摘心后萌发的副梢留2叶摘心,对所述副梢之后再萌发的各级副梢上均只留顶端副梢进行4叶摘心;所述单跨宽度为4~6m。本专利技术在落叶后至萌芽前30d或新梢长至30cm时,对葡萄树进行截干,截干后施有机肥和消毒。本专利技术优选在改造当年仅对密植园部分树体的树干进行锯断,待树体成形后次年伐去其他树体,以减少因树形改造带来的产量损失。本专利技术在落叶后至萌芽前30d或新梢长至30cm时对葡萄树进行截干,所述截干时,留干高度优选为40~50cm。本专利技术在此时截干,可避开葡萄伤流期,而且不至于在新梢过长时截干,造成树体营养损耗过多。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截干后,优选利用石蜡涂抹断面。本专利技术在40~50cm处截干,可以刺激树干上隐芽萌发从而重新培养主干,锯断高度过低,新梢培养为主干耗时增加,锯断高度过高,操作费力且树势恢复力相对较弱。本专利技术在所述截干后施有机肥和消毒,所述施有机肥优选为在距离主干一侧50~70cm处穴施有机肥。本专利技术所述穴施有机肥的深度优选为40cm。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肥的施用量优选为2.5~5.0kg/株。本专利技术所述有机肥优选包括以菌菇渣、牛羊兔粪等植源性材料为原料并添加了有益微生物的有机肥。本专利技术所述消毒优选为利用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涂干。本专利技术对所述石硫合剂的来源并没有特殊限定,利用本领域的常规市售产品即可。本专利技术待截干后的主干上隐芽萌发,选择1根新梢作为新的主干,抹除其余新梢。本专利技术优选选留1根健壮的新梢培养为主干,并抹去其余新梢。本专利技术待所述新的主干生长至距离架面高度15cm时摘心,以顶端2个萌发新梢作为主蔓,将所述主蔓反向绑缚于平棚架面;所述架面高度为170~180cm。本专利技术所述摘心时,所述新的主干优选生长至距离架面15cm。本专利技术所述主蔓优选长至20cm时(长至架面),追施平衡型复合肥,所述平衡型复合肥的追施量优选80~120g/株,更优选为100g/株。本专利技术在所述追施后,优选每10~15d重复一次所述追施,直至8月中旬。本专利技术待所述主蔓长至棚架的单跨宽度时摘心,对摘心后萌发的副梢留2叶摘心,对所述副梢之后再萌发的各级副梢上均只留顶端副梢进行4叶摘心;所述单跨宽度为4~6m。本专利技术待主蔓长至棚架单跨宽度时进行摘心,之后萌发的副梢留2片叶摘心,再次萌发的副梢留4片叶摘心。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方法在葡萄提质增效栽培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应用优选与上述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实施例1建阳葡萄棚架密植园,避雨栽培模式,避雨棚单跨宽6米,株距1.5米,行距3米,树龄10~20年,树形高干倒伞形,主蔓多,枝梢分布杂乱。树形改造当年,锯断部分树体的树干,重新培养树形,8月新树形即可形成,次年伐去其余树体。改造方案:落叶后至萌芽前30天或新梢长至30cm时,对全园部分树体进行锯干,在距地50cm处锯断树干。锯口用石蜡涂口保护,并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刷树干消毒。锯断树干后,在距干50cm处挖穴并株施有机肥2.5kg。主干上隐芽萌发后,选留1根健壮的新梢培养为主干,并抹去其余新梢。待新梢长至距离架面15cm时摘心,并株施平衡型复合肥100g,此后,每10天多次追施复合肥,每株用量100g,直至8月中旬。新梢摘心后,选留顶端的2根一次副梢培养为主蔓,反向绑缚于平棚架面。待主蔓长至棚架单跨宽度时进行摘心,之后萌发的副梢留2片叶摘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落叶后至萌芽前30d或新梢长至30cm时,对葡萄树进行截干,截干后施有机肥和消毒;/n(2)待截干后的主干上隐芽萌发,选择1根新梢作为新的主干,抹除其余新梢;/n(3)待所述新的主干生长至距离架面高度15cm时摘心,以顶端2个萌发新梢作为主蔓,将所述主蔓反向绑缚于平棚架面;所述架面高度为170~180cm;/n(4)待所述主蔓长至棚架的单跨宽度时摘心,对摘心后萌发的副梢留2叶摘心,对所述副梢之后再萌发的各级副梢上均只留顶端副梢进行4叶摘心;所述单跨宽度为4~6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造南方棚架密植葡萄园树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落叶后至萌芽前30d或新梢长至30cm时,对葡萄树进行截干,截干后施有机肥和消毒;
(2)待截干后的主干上隐芽萌发,选择1根新梢作为新的主干,抹除其余新梢;
(3)待所述新的主干生长至距离架面高度15cm时摘心,以顶端2个萌发新梢作为主蔓,将所述主蔓反向绑缚于平棚架面;所述架面高度为170~180cm;
(4)待所述主蔓长至棚架的单跨宽度时摘心,对摘心后萌发的副梢留2叶摘心,对所述副梢之后再萌发的各级副梢上均只留顶端副梢进行4叶摘心;所述单跨宽度为4~6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截干时,留干高度为40~50cm。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龑陈婷刘鑫铭江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