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皿沥水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08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培养皿沥水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长方形,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若干托架,所述托架由两块与水平面倾角30‑45℃的板和卡板组成,所述卡板活动卡接在所述板的上沿且可沿板上沿滑动,所述托架的两块板距离d为25‑36mm,所述卡板的两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倾角与所述板的倾角相等,培养皿沥水架可置于支架或烘箱或其他箱体。所述培养皿沥水架放置接水槽。所述培养皿沥水架除了卡板,其它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卡板为耐100℃硬质塑料材质。沥水时操作方便、放置稳固,解决了现有技术培养皿洗涤后沥水时操作不方便、倾斜角度不够有水残留、不同规格型号的培养皿盖子和圆盘状底部易混且放置量不大的问题。

Dish drain st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培养皿沥水架
本技术属于培养皿辅助设备
,具体涉及培养皿沥水架。
技术介绍
培养皿由一个平面圆盘状的底部和一个盖子组成,盖子的直径略大于圆盘状底部的直径,实验室培养皿用量大,有时一次清洗几十上百个培养皿,沥水的方法一般是将盖子和圆盘状底部倾斜倒扣排成几排在盘子里,造成的问题有1、盖子和圆盘状底部倾斜度靠相互之间的支持,不易控制角度,容易滑落需重新排好或倾斜角度不够,还有水残留在底部和壁之间,2、不同规格型号的培养皿混在一起,不容易区分盖子和圆盘状底部的对应关系,3、一次性只能摆一层培养皿,数量多时就垒在底层的培养皿上,容易摔碎且放置量不大,4、培养皿沥出的水积在方盘底部需要用毛巾或洗耳球等吸出弃掉,从而造成器皿的二次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培养皿沥水架,沥水时操作方便、放置稳固,以解决现有技术培养皿洗涤后沥水时操作不方便、倾斜角度不够有水残留、不同规格型号的培养皿盖子和圆盘状底部易混且放置量不大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培养皿沥水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为长方形,所述框架上设置有若干托架,所述托架由两块与水平面倾角30-45℃的板和卡板组成,所述卡板活动卡接在所述板的上沿,可沿板上沿滑动,所述托架的两块板距离d为25-36mm,所述卡板的两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倾角与所述板的倾角相等,培养皿沥水架可置于支架或烘箱或其他箱体。进一步的,培养皿沥水架置于烘箱或其他箱体的结构是:所述框架两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不少于2的挂钩,可挂于两端设有杆子的烘箱或者其他箱体。进一步的,所述框架两侧固定连接挡板。进一步的,培养皿沥水架可置于支架的结构是:所述支架两端设置有托槽,所述框架的侧杆置于所述托槽上。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皿沥水架放置接水槽。进一步的,所述培养皿沥水架除了卡板,其它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卡板为耐100℃硬质塑料材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沥水架可根据培养皿的直径调节卡板之间的距离,适用于不同规格的培养皿沥水;2、本沥水架可将同一培养皿的盖子和圆盘状底部放在临近位置,不容易弄混;3、本沥水架可保证培养皿是倾斜30-45度角放置,不会有水残留在培养皿中,且放置稳定,不会出现培养皿滑倒需要重排的问题;4、需沥水的培养皿多时,可将多个本沥水架置于箱体中,盛放量大;5、本沥水架还可沥水后直接烘干,不用沥水后需转移培养皿到烘箱的工作,减少工作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卡板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中:1、框架,2、托架,3、板,4、卡板,5、挂钩,6、挡板,7、卡槽,8、支架,9、托槽,10、接水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培养皿沥水架,包括框架1,所述框架1为长方形,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若干托架2,所述托架2由两块与水平面倾角30-45℃的板3和卡板4组成,所述卡板4活动卡接在所述板3的上沿,可沿板3上沿滑动,所述托架2的两块板3距离d为25-36mm,所述卡板4的两端设置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倾角与所述板3的倾角相等,培养皿沥水架可置于支架8或烘箱或其他箱体。培养皿的高度一般为14-35mm,使用时根据培养皿的直径调好卡板4之间的距离,将培养皿的盖子或底部沿着两块板3的倾角放入两个卡板4之间,同一培养皿的盖子或底部可放置在紧邻位置或者临近的托架2上,便于区分培养皿沥水架置于烘箱或其他箱体的结构是:所述框架1两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不少于2的挂钩5,可挂于两端设有杆子的烘箱或者其他箱体,如此当需沥干的培养皿多时,可多层放置,沥水架取出也很方便,置于烘箱时沥水时不启动烘箱,待水沥干后再启动直接烘干,不用沥水后需转移培养皿到烘箱的工作,减少工作量。所述框架1两侧固定连接挡板6,剩余培养皿也可直接扣在已经倾斜放置好的培养皿上,由烘箱或者其他箱体的内壁和挡板6起阻挡作用,保证扣着的培养皿放置稳当。培养皿沥水架可置于支架8的结构是:所述支架两端设置有托槽9,所述框架1的侧杆置于所述托槽9上。当需要沥水的培养皿不多时,可将培养皿沥水架上放置一层沥干。所述培养皿沥水架放置接水槽10,用于接住培养皿流下的水,不污染环境。所述培养皿沥水架除了卡板4,其它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卡板4为耐100℃硬质塑料材质,可置于烘箱内烘烤,烘干设置温度一般不超过100℃,硬质塑料材质的卡板4在不锈钢材质的板3上滑动方便,避免了金属之间的摩擦造成滑动困难或磨损。沥水架上可设置用于提起或搬动的提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培养皿沥水架,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长方形,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若干托架(2),所述托架(2)由两块与水平面倾角30-45℃的板(3)和卡板(4)组成,所述卡板(4)活动卡接在所述板(3)的上沿,可沿板(3)上沿滑动,所述托架(2)的两块板(3)距离d为25-36mm,所述卡板(4)的两端设置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倾角与所述板(3)的倾角相等,培养皿沥水架可置于支架(8)或烘箱。/n

【技术特征摘要】
1.培养皿沥水架,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为长方形,所述框架(1)上设置有若干托架(2),所述托架(2)由两块与水平面倾角30-45℃的板(3)和卡板(4)组成,所述卡板(4)活动卡接在所述板(3)的上沿,可沿板(3)上沿滑动,所述托架(2)的两块板(3)距离d为25-36mm,所述卡板(4)的两端设置有卡槽(7),所述卡槽(7)的倾角与所述板(3)的倾角相等,培养皿沥水架可置于支架(8)或烘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皿沥水架,其特征在于,培养皿沥水架置于烘箱的结构是:所述框架(1)两侧固定连接有数量不少于2的挂钩(5),可挂于两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顺容罗崇敏刘颖王桥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农业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