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稻田间共育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5076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稻田间共育养殖系统,包括方形稻田,设置于所述方形稻田四周的回字形鱼池,设置于所述回字形鱼池一侧的主干道和另外三侧的人行道,以及架设于所述回字形鱼池上方、并连接所述主干道和所述方形稻田的拱形堤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巧妙的种养池工程施工、鱼虾苗的投放和水稻种植,有效的解决了养鱼塘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鱼病问题,又能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节省了大量的人工,并且在鱼稻生产过程中均不施用化肥和农药,所生产的鱼虾和稻米都是优质绿色食品,从而实现种养结合的绿色生产,这种高效绿色种养模式,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稻田间共育养殖系统
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尤其是涉及一种鱼稻田间共育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鱼稻共生是养殖业与种植业有机结合的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方式,是以保持水田良性生态环境、提高水田产出率为目的一种生产模式。集约化鱼塘常粪便和残饵的堆积而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从而带来有害藻类爆发、水体化学耗氧量(COD)过大、溶氧低下、有害寄生虫及有害厌氧细菌大量繁殖,严重影响鱼类生长,养殖户必须使用大量的鱼药、虾药才能保证相应的产量。而大量药剂的使用除了增加养殖成本外,还因药物残留带来水产品的不安全性。能否采用合理的池塘设计,在鱼塘中种植一定面积的水稻,水稻来吸收鱼塘中的营养物质,从而净化水质、减少鱼病呢?水稻一生中需要大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正常情况下,每生产100kg稻谷,需要吸收1.8kg的纯氮、1.0kg的P2O5和2kg的K2O,加上水稻病虫害种类多,因此在水稻生长过程中需要施用大量的肥料和农药才能获得较高的产量,这同样带来水稻种植成本的提高和稻米因农药残留带来的不安全性。稻鱼共生是通过在田间修建一定形式的鱼稻共育工程,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稻田间共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稻田,设置于所述方形稻田四周的回字形鱼池,设置于所述回字形鱼池一侧的主干道和另外三侧的人行道,以及架设于所述回字形鱼池上方、并连接所述主干道和所述方形稻田的拱形堤坝。/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稻田间共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形稻田,设置于所述方形稻田四周的回字形鱼池,设置于所述回字形鱼池一侧的主干道和另外三侧的人行道,以及架设于所述回字形鱼池上方、并连接所述主干道和所述方形稻田的拱形堤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稻田间共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字形鱼池一侧设置蓄水池,并在所述蓄水池底部放置抽水泵,同时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回字形鱼池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稻田间共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回字形鱼池的四周各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素香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