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5039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包括蓄水池、水输送管道、过滤罐、出水管道、滴灌管道和控制箱,蓄水池里的水经水泵抽出进入水输送管道进入过滤罐过滤,过滤后的水从过滤罐出口流出进入出水管道,出水管道设置有多个分流口,每个分流口分别与滴灌管道连接,每条滴灌管道包括平行设置的位于农作物单元中的第一分支滴灌管和第二分支滴灌管,第一分支滴灌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分支滴灌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

Large area high sustainable drip irrig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
本技术涉及种植设施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
技术介绍
滴灌是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滴灌系统具有水的有效利用率高、可防止杂草丛生、省水省工、增产增收等优点,虽然滴灌有上述许多优点,但是,由于滴头的流道较小,杂质、矿物质等容易使滴头堵塞且滴灌的均匀度也不易保证,无法实现大面积长时间持续性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包括蓄水池、水输送管道、过滤罐、出水管道、滴灌管道和控制箱,蓄水池里的水经水泵抽出进入水输送管道进入过滤罐过滤,过滤后的水从过滤罐出口流出进入出水管道,出水管道设置有多个分流口,每个分流口分别与滴灌管道连接,每条滴灌管道包括平行设置的位于农作物单元中的第一分支滴灌管和第二分支滴灌管,第一分支滴灌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第二分支滴灌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水压超过设定的最高值后控制第一电磁阀门关闭同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第二电磁阀门打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电磁阀门电性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水压超过设定的最高值后控制第二电磁阀门关闭同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第一电磁阀门打开。所述第一分支滴灌管和第二分支滴灌管相对设置于农作物单元两侧。所述蓄水池内底部设有沉淀室,沉淀室底部设置有排污泥槽。所述蓄水池底部填充有颗粒活性炭。所述水输送管道设置有截留闸阀。所述水输送管道连通有施肥器。所述过滤罐内设置有多层倾斜滤网,上层倾斜滤网网眼大于下层倾斜滤网,每层倾斜滤网的底部设有滤袋。所述滤袋对应过滤罐罐体处开设有检修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采用第一分支滴灌管和第二分支滴灌管交替使用,当第一分支滴灌管滴头出现堵塞时,水流压力会逐渐增大,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到压力值大于最大设定值后控制第一分支滴灌管停止使用并同时开启第二分支滴灌管,解决了滴灌管无法长时间持续使用的问题,当第二分支滴灌管不使用时即可对其堵塞问题进行清理,以便于后续的不间断的交替使用;该系统结构设计简单、自动化高,适用于大面积农作物使用,能够满足大面积长时间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蓄水池;2、水泵;3、水输送管道;4、过滤罐;5、出水管道;6、滴灌管道;7、第一分支滴灌管;8、第二分支滴灌管;9、主电磁阀门;10、第一电磁阀门;11、第一压力传感器;12、第二电磁阀门;13、第二压力传感器;14、沉淀池;15、排污泥槽;16、截留闸阀;17、施肥器;18、倾斜滤网;19、滤袋;100、农作物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如图1所示,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包括蓄水池1、水输送管道3、过滤罐4、出水管道5、滴灌管道6和控制箱,蓄水池里的水经水泵2抽出进入水输送管道3进入过滤罐4过滤,过滤后的水从过滤罐4出口流出进入出水管道5,出水管道5设置有多个分流口,分流口至少为3个,本实施例分流口为3个,每个分流口分别与滴灌管道6连接,每条滴灌管道6包括平行设置的位于农作物单元中的第一分支滴灌管7和第二分支滴灌管8,第一分支滴灌管7和第二分支滴灌管8与滴灌管道6连接处设置有主电磁阀门9,由控制箱控制开关,第一分支滴灌管7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10和第一压力传感器11,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第二分支滴灌管8的进水端设置由第二电磁阀门12和第二压力传感器13,第一压力传感器11感应到水压超过设定的最高值后控制第一电磁阀门10关闭同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第二电磁阀门12打开,第二压力传感器13与第二电磁阀门12电性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13感应到水压超过设定的最高值后控制第二电磁阀门12关闭同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第一电磁阀门10打开。第一分支滴灌管7和第二分支滴灌管8相对设置于农作物单元两侧。第一分支滴灌7管和第二分支滴灌管8上的滴头相对朝向农作物100设置,当第一分支滴灌管关闭时,确保第二分支滴灌管也可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蓄水池1内底部设有沉淀室14,沉淀室对水源进行预沉淀,可除去大颗粒的杂志和一些微生物,延长过滤罐的使用寿命,沉淀使结构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不做多描述,沉淀室底部设置有排污泥槽15,即时将沉淀的杂质污泥排出。蓄水池底部填充有颗粒活性炭。水输送管道设置有截留闸阀16。水输送管道连通有施肥器17,该系统可实现同时对植物进行施肥。本实施例的过滤罐内设置有多层倾斜滤网18,上层倾斜滤网网眼大于下层倾斜滤网,每层倾斜滤网的底部设有滤袋19,过滤罐进水口位于罐体上方,出水口位于罐体下方,水从进水口进入过滤罐经过一层层倾斜滤网后落入罐体底部并从出水口流出,水经过多层倾斜滤网逐层过滤,过滤效果好,且由于滤网呈倾斜角度,每层被截留的颗粒杂质在水流的所用下落入对应的滤袋内,可减少滤网的堵塞情况,提高过滤速度且减少维护,进一步地,滤袋对应过滤罐罐体处开设有检修门,便于跟换每一层的过滤袋,多层倾斜滤网可为3-6层。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水输送管道、过滤罐、出水管道、滴灌管道和控制箱,所述蓄水池里的水经水泵抽出进入水输送管道进入过滤罐过滤,过滤后的水从过滤罐出口流出进入出水管道,出水管道设置有多个分流口,每个分流口分别与滴灌管道连接,每条滴灌管道包括平行设置的位于农作物单元中的第一分支滴灌管和第二分支滴灌管,所述第一分支滴灌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分支滴灌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水压超过设定的最高值后控制第一电磁阀门关闭同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第二电磁阀门打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电磁阀门电性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水压超过设定的最高值后控制第二电磁阀门关闭同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第一电磁阀门打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水池、水输送管道、过滤罐、出水管道、滴灌管道和控制箱,所述蓄水池里的水经水泵抽出进入水输送管道进入过滤罐过滤,过滤后的水从过滤罐出口流出进入出水管道,出水管道设置有多个分流口,每个分流口分别与滴灌管道连接,每条滴灌管道包括平行设置的位于农作物单元中的第一分支滴灌管和第二分支滴灌管,所述第一分支滴灌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电磁阀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分支滴灌管的进水端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水压超过设定的最高值后控制第一电磁阀门关闭同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第二电磁阀门打开,第二压力传感器与第二电磁阀门电性连接,第二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水压超过设定的最高值后控制第二电磁阀门关闭同时将信号传送给控制箱,控制箱控制第一电磁阀门打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面积高持续性滴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惠平欧阳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农农业设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