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棉田宽膜双沟残膜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5030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棉田宽膜双沟残膜回收装置,包括扶手、牵引杆、集膜箱、升降柄和支架,扶手通过牵引杆与支架前端固定连接,支架前端两侧的底面均安装有起膜铲;支架前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集膜箱,支架中端两侧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柄,支架中端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一升降柄,且两侧升降柄与中部升降柄之间均倾斜安装有拾膜辊筒,拾膜辊筒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起膜钉,中间升降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割膜刀;集膜箱进口与拾膜辊筒之间连接安装有卸膜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合盐碱地棉花一膜双沟栽培棉田的残膜回收,整个装置结构设计简单,人力驱动,操作灵活方便,使用安全可靠,作业效率高,相较于常规人工捡拾其残膜回收效率大大提高。

A small device for recovery of residual film in cotton f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棉田宽膜双沟残膜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型棉田宽膜双沟残膜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地膜覆盖技术是20世纪50年代由日本科学家专利技术的,70年代末被引入中国,至80年代已在各种作物上得到推广应用。地膜覆盖能够显著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可以保持良好的土壤结构,能够抑制土壤返盐,减少病害随水传播,抑制杂草和病虫害,节省了农药、肥料、灌溉水和劳动力的投入;还可以增温保墒,调整水果和蔬菜的播种及生育期,实现反季节生产,改善冠层光照,提高果蔬品质。地膜覆盖技术引入我国后,有效地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利用率和作物生产能力,促进了这些地区的农作物增产和农民增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曾被誉为“白色革命”。然而,随着用量的增加和使用范围的扩大,农田残膜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成为了农村“白色污染”的主要来源。普通的聚乙烯地膜(PE地膜)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很难降解。因为残膜难回收而且劳动强度大,多数农民使用耙子对地膜简单搂捡后将小片残膜直接翻到地下,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棉田宽膜双沟残膜回收装置,包括扶手(1)、牵引杆(2)、集膜箱(3)、升降柄(4)和支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通过牵引杆(2)与支架(5)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5)前端两侧的底面均安装有起膜铲(9);所述支架(5)前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集膜箱(3),所述支架(5)中端两侧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柄(4),所述支架(5)中端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一升降柄(4),且两侧升降柄(4)与中部升降柄(4)之间均倾斜安装有拾膜辊筒(7),所述拾膜辊筒(7)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起膜钉(10),中间所述升降柄(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割膜刀(12);所述集膜箱(3)进口与拾膜辊筒(7)之间连接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棉田宽膜双沟残膜回收装置,包括扶手(1)、牵引杆(2)、集膜箱(3)、升降柄(4)和支架(5),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1)通过牵引杆(2)与支架(5)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架(5)前端两侧的底面均安装有起膜铲(9);所述支架(5)前端上表面固定安装有集膜箱(3),所述支架(5)中端两侧的底面均固定安装有升降柄(4),所述支架(5)中端的中部活动插接有一升降柄(4),且两侧升降柄(4)与中部升降柄(4)之间均倾斜安装有拾膜辊筒(7),所述拾膜辊筒(7)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起膜钉(10),中间所述升降柄(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割膜刀(12);所述集膜箱(3)进口与拾膜辊筒(7)之间连接安装有卸膜板(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平文超张忠波刘贞贞王安录李洪民刘永平柴卫东李洪芹刘洪亮徐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沧州市农林科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