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体过滤型生态景观栽培结构
本技术涉及绿化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水体过滤型生态景观栽培结构。
技术介绍
河道驳岸一般建在河道两侧,其主要作用有:稳定河道两侧的土体,使河岸土体不会因为两侧的高差而塌落到河道里,防止土体因为水流作用,而被冲刷侵蚀。但传统技术中的河道驳岸通常采用用块石、砖、砼等砌筑整齐的几何形式岸壁,缺少相应的生态化改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水体过滤型生态景观栽培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体过滤型生态景观栽培结构,包括栽培床,所述栽培床采用矩形结构结构,且栽培床的上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栽培床内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栽培床的内壁上,所述隔板的另一端与栽培床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调节隔板与栽培床之间的高度;所述栽培床的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竖板,相邻的竖板之间构成种植槽,所述隔板的下侧空间构成空腔,所述栽培床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网罩,所述网罩内设置有棉线,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体过滤型生态景观栽培结构,包括栽培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床(2)采用矩形结构,且栽培床(2)的上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栽培床(2)内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栽培床(2)的内壁上,所述隔板(3)的另一端与栽培床(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调节隔板(3)与栽培床(2)之间的高度;/n所述栽培床(2)的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竖板(5),相邻的竖板(5)之间构成种植槽,所述隔板(3)的下侧空间构成空腔(4),所述栽培床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网罩(1),所述网罩(1)内设置有棉线(6),所述棉线(6)延伸至空腔(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体过滤型生态景观栽培结构,包括栽培床(2),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床(2)采用矩形结构,且栽培床(2)的上端开设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所述栽培床(2)内放置有隔板(3),所述隔板(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栽培床(2)的内壁上,所述隔板(3)的另一端与栽培床(2)之间设置有高度调节机构,所述高度调节机构调节隔板(3)与栽培床(2)之间的高度;
所述栽培床(2)的上表面等距离设置有多个竖板(5),相邻的竖板(5)之间构成种植槽,所述隔板(3)的下侧空间构成空腔(4),所述栽培床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网罩(1),所述网罩(1)内设置有棉线(6),所述棉线(6)延伸至空腔(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体过滤型生态景观栽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栽培床(2)的底端设置有用于安装固定的锚杆(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别明勇,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澜道环境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