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501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包括蓄水槽、灌溉装置和多个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呈品字形均匀分布在墙面上,所述种植槽的两侧边均落入上一排种植槽的底部,所述蓄水槽位于墙面的下方并与墙面底部的种植槽形成蓄水空间,所述灌溉装置通过水管连通种植槽和蓄水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种植槽采用软木材质制作,有储水功能,利于植物根系生长,通过灌溉装置的设置,可以点对点灌溉植物,节约用水,并能对多余的灌溉水净化并多次利用。

A multifunctional vertical green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
本技术涉及城市绿化设施,具体为一种能立体种植且能循环利用水自动化灌溉的垂直绿化墙。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居住面积变小,绿化面积有限,立体绿化变得愈加重要。植物画框作为室内立体绿化的新宠,占地体积小,造型多样,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陶冶身心。植物灌溉水通常只能灌溉一次,无法进行二次循环利用,对于水资源愈加匮乏的现在,经常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合理利用水资源,将灌溉水进行二次甚至多次循环利用,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该绿化墙既可以垂直种植绿植美化环境,也可以净化水质循环利用灌溉水节省资源。为实现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包括蓄水槽、灌溉装置和多个种植槽,所述种植槽呈品字形均匀分布在墙面上,所述种植槽的两侧边均落入上一排种植槽的底部,所述蓄水槽位于墙面的下方并与墙面底部的种植槽形成蓄水空间,所述灌溉装置通过水管连通种植槽和蓄水槽;所述蓄水槽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槽内腔、反应介质层、浮水植物层和鹅卵石层,所述蓄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鹅卵石层和蓄水槽外部;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滴水装置和水回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水管上的水阀总开关、水网过滤器、进水水泵、时间控制器、施肥器,所述滴水装置包括滴头、分水管、主水管、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与控制装置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送水管为直角转角管道,具体为竖直方向管道和水平方向管道,送水管所具竖直方向管道位于种植槽的侧面,送水管所具水平方向管道位于种植槽的上方,所述送水管所具水平方向管道向下开设有多个竖直的主水管,所述主水管沿种植槽中心水平方向设有多个长度不等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在每个种植槽内部均设有滴头,所述水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鹅卵石层内部的进水管和置于蓄水槽外侧与进水管相连的抽水水泵。作为优选,所述反应介质层包括过滤网和活性炭。反应介质层内设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可以有效地过滤灌溉水的杂质,净化灌溉水,以此进行多次水循环利用。作为优选,所述浮水植物层的植物为睡莲、浮萍、槐叶萍、凤眼莲中任意一种。作为优选,所述送水管外壁设有多个卡箍使其固定在墙面上。卡箍可使送水管固定在墙面上,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能保证灌溉的安全、高效。作为优选,所述送水管远离控制装置端设有堵头。作为优选,所述送水管与主水管之间由三通接头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主水管与分水管之间由四通接头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种植槽采用软木材质制作。软木材质的种植槽具有储水功能,利于植物根系生长。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位于蓄水槽外部的一端设有软木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种植槽采用软木材质制作,有储水功能,利于植物根系生长,通过灌溉装置的设置,可以点对点灌溉植物,节约用水,并能对多余的灌溉水净化并多次利用。上述内容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水阀总开关;2-水网过滤器;3-进水水泵;4-时间控制器;5-施肥器;6-抽水水泵;7-进水管;8-进水口;9-种植槽;10-蓄水槽;11-反应介质层;12-浮水植物层;13-鹅卵石层;14-滴头;15-分水管;16-主水管;17-送水管;18-三通接头;19-四通接头;20-堵头;21-卡箍;22-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包括蓄水槽10、灌溉装置和多个种植槽9,种植槽9呈品字形均匀分布在墙面上,种植槽9的两侧边均落入上一排种植槽9的底部,蓄水槽10位于墙面的下方并与墙面底部的种植槽9形成蓄水空间,灌溉装置通过水管连通种植槽9和蓄水槽10;所述蓄水槽10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槽内腔、反应介质层11、浮水植物层12和鹅卵石层13,蓄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管22,所述排水管22连通鹅卵石层13和蓄水槽10外部;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滴水装置和水回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水管上的水阀总开关1、水网过滤器2、进水水泵3、时间控制器4、施肥器5,滴水装置包括滴头14、分水管15、主水管15、送水管17,送水管17与控制装置通过水管相连接,送水管17为直角转角管道,具体为竖直方向管道和水平方向管道,送水管17所具竖直方向管道位于种植槽9的侧面,送水管17所具水平方向管道位于种植槽9的上方,送水管17所具水平方向管道向下开设有多个竖直的主水管16,主水管16沿种植槽9中心水平方向设有多个长度不等的分水管15,分水管15在每个种植槽9内部均设有滴头14,水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鹅卵石层13内部的进水管7和置于蓄水槽10外侧与进水管7相连的抽水水泵6。所述反应介质层11包括过滤网和活性炭。反应介质层11内设有过滤网和活性炭,可以有效地过滤灌溉水的杂质,净化灌溉水,以此进行多次水循环利用。所述浮水植物层12的植物为睡莲、浮萍、槐叶萍、凤眼莲中任意一种。所述送水管17外壁设有多个卡箍21使其固定在墙面上。卡箍21可使送水管17固定在墙面上,美化环境的同时,也能保证灌溉的安全、高效。所述送水管17远离控制装置端设有堵头20。所述送水管17与主水管16之间由三通接头18连接。所述主水管16与分水管15之间由四通接头19连接。所述种植槽9采用软木材质制作。软木材质的种植槽9具有储水功能,利于植物根系生长。所述排水管22位于蓄水槽10外部的一端设有软木塞。使用时,打开水阀总开关1,将水引进水管,通过时间控制器4设定灌溉时间,经过水网过滤器2进行过滤处理,进水水泵3将水运输到送水管17内,再由进水管7将水运输到主水管16以及分水管15,分水管15上的滴头14对植物进行灌溉,当植物营养不良长势不好时,可以利用施肥器5进行施肥,肥料随灌溉水进入种植槽9。当灌溉结束后,多余的灌溉水水会进入蓄水槽10进行净化处理,依次经过反应介质11、浮水植物层12、鹅卵石层13过滤,处理完成后,再利用抽水水泵6将净化后的水运输到送水管17后进行二次水循环利用。当水无法再次利用时,打开排水管一端的软木塞,利用排水管22将水进行排出。此外,在水管上,利用三通接头18连接送水管17和主水管16,利用四通接头19连接主水管16和分水管15,确保灌溉水的输送畅通。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包括蓄水槽、灌溉装置和多个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呈品字形均匀分布在墙面上,所述种植槽的两侧边均落入上一排种植槽的底部,所述蓄水槽位于墙面的下方并与墙面底部的种植槽形成蓄水空间,所述灌溉装置通过水管连通种植槽和蓄水槽;/n所述蓄水槽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槽内腔、反应介质层、浮水植物层和鹅卵石层,所述蓄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鹅卵石层和蓄水槽外部;/n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滴水装置和水回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水管上的水阀总开关、水网过滤器、进水水泵、时间控制器、施肥器,所述滴水装置包括滴头、分水管、主水管、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与控制装置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送水管为直角转角管道,具体为竖直方向管道和水平方向管道,送水管所具竖直方向管道位于种植槽的侧面,送水管所具水平方向管道位于种植槽的上方,所述送水管所具水平方向管道向下开设有多个竖直的主水管,所述主水管沿种植槽中心水平方向设有多个长度不等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在每个种植槽内部均设有滴头,所述水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鹅卵石层内部的进水口和置于蓄水槽外侧与进水口相连的抽水水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的垂直绿化墙,包括蓄水槽、灌溉装置和多个种植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呈品字形均匀分布在墙面上,所述种植槽的两侧边均落入上一排种植槽的底部,所述蓄水槽位于墙面的下方并与墙面底部的种植槽形成蓄水空间,所述灌溉装置通过水管连通种植槽和蓄水槽;
所述蓄水槽从上到下依次设有蓄水槽内腔、反应介质层、浮水植物层和鹅卵石层,所述蓄水槽的底部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鹅卵石层和蓄水槽外部;
所述灌溉装置包括控制装置、滴水装置和水回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依次安装在水管上的水阀总开关、水网过滤器、进水水泵、时间控制器、施肥器,所述滴水装置包括滴头、分水管、主水管、送水管,所述送水管与控制装置通过水管相连接,所述送水管为直角转角管道,具体为竖直方向管道和水平方向管道,送水管所具竖直方向管道位于种植槽的侧面,送水管所具水平方向管道位于种植槽的上方,所述送水管所具水平方向管道向下开设有多个竖直的主水管,所述主水管沿种植槽中心水平方向设有多个长度不等的分水管,所述分水管在每个种植槽内部均设有滴头,所述水回收装置包括设置在鹅卵石层内部的进水口和置于蓄水槽外侧与进水口相连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丰旭圣倩倩祝遵崚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