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绿化式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内部的上侧和下侧依次设置有土壤槽和输水系统,土壤槽的底部与输水系统连通,用以使得土壤槽中的积水回流至输水系统;箱体顶部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喷水装置与输水系统相连通,用以向土壤槽中的栽培的植物喷水;箱体两侧设置有若干防撞体,各防撞体上均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与箱体侧壁上的T型槽相卡合实现防撞体与箱体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箱体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土壤槽和输水系统,尤其是在箱体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防撞体,可以在箱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有效保护箱体使其免遭破坏从而延长了绿化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防撞体通过固定块与箱体卡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大规模生产。
A sponge green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绿化式装置
本技术涉及海绵市政绿化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海绵绿化式装置。
技术介绍
海绵市政绿化装置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倡导下的一种环保型装置,是一种美化城市风貌装扮装置。然而现有的市政海绵绿化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缺点:绿化装置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容易损坏,影响绿化装置的使用寿命;现有的绿化装置需要人为的进行定期浇水,耗时耗力,影响植被的正常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海绵绿化式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绿化装置受到外力时容易遭到损坏的问题。一个方面,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海绵绿化式装置,包括:箱体;其中,所述箱体内部的上侧和下侧依次设置有土壤槽和输水系统,所述土壤槽的底部与所述输水系统连通,用以使得所述土壤槽中的积水回流至所述输水系统;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与所述输水系统相连通,用以向所述土壤槽中的栽培的植物喷水;所述箱体两侧设置有若干防撞体,各所述防撞体上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箱体侧壁上的T型槽相卡合实现所述防撞体与所述箱体的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所述固定块包括:块状本体;其中,所述块状本体朝向所述T型槽的端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中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弹性安装件,所述通槽靠近所述T型槽顶壁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用以限制所述弹性安装件在所述通槽中的位移。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所述弹性安装件包括:两个凸柱和连接在两个所述凸柱之间的弹簧;其中,两个所述凸柱靠近所述限位槽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块,各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槽可滑动连接。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所述防撞体为弹性块状结构,其表面上等间隔的设置有若干防撞条。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所述箱体上还设置有时间控制单元,所述时间控制单元与所述输水系统连接,用以控制所述输水系统在预设时间段内向所述喷水装置输水。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和蓄电池;其中,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以预设角度设置在所述箱体顶部两侧,所述蓄电池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连接,用以向所述蓄电池输送电能,所述蓄电池与所述输水系统及所述时间控制单元均连接,用以分别向所述输水系统及所述时间控制单元提供电能。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所述输水系统包括:水箱和水泵;其中,所述水箱的进口与所述箱体上的水源进口连通,所述水泵设置在所述水箱中,用以通过水管将所述水箱中的水输送至所述喷水装置中。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所述喷水装置为两个,各所述喷水装置通过铰座安装在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所述土壤槽底部设置有内置过滤层的回流管,所述土壤槽与所述水箱通过所述回流管连通,用以将所述土壤槽中的水过滤后输送至所述水箱中。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所述箱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万向轮。进一步地,上述海绵绿化式装置中,所述喷水装置为两个,各所述喷水装置通过铰座安装在所述箱体顶部的两侧。本技术中,通过在箱体内部的上侧和下侧分别设置土壤槽和输水系统,尤其是在箱体的两侧设置有若干防撞体,可以在箱体受到外力作用时,有效保护箱体使其免遭破坏从而延长了绿化装置的使用寿命;此外,防撞体通过固定块与箱体卡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可大规模生产。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海绵绿化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固定块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海绵绿化式装置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的海绵绿化式装置包括:箱体1;其中,所述箱体1内部的上侧和下侧依次设置有土壤槽11和输水系统12,所述土壤槽11的底部与所述输水系统12连通,用以使得所述土壤槽11中的积水回流至所述输水系统12;所述箱体1顶部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2,所述喷水装置2与所述输水系统12相连通,用以向所述土壤槽11中的栽培的植物喷水;所述箱体1两侧设置有若干防撞体3,各所述防撞体3上均设置有固定块4,固定块4与所述箱体1侧壁上的T型槽5相卡合实现所述防撞体3与箱体1的连接。具体而言,箱体1内部上下侧设置有两个腔室,上部腔室中设置土壤槽11,下部腔室中设置输水系统12,土壤槽11内部填充有土壤,其中可以栽培植物。所述输水系统12包括:水箱121和水泵122;其中,所述水箱121的进口与所述箱体1上的水源进口(图中未示出)连通,所述水泵122设置在所述水箱121中,水泵122可以为微型水泵,用以通过水管10将所述水箱121中的水输送至所述喷水装置2中。水箱121的一侧开设有一进水口,其可以通过管道连通至箱体1侧壁上的水源进口,为了保证密封性,可以在水源进口内部嵌设密封塞7。所述土壤槽11底部设置有内置过滤层91的回流管9,所述土壤槽11与所述水箱1通过所述回流管9连通,用以将所述土壤槽11中的水过滤后输送至所述水箱12中。回流管9可以为顶部和底部设有开口的柱形管,其顶部与土壤槽11连通,底部与水箱121连通。土壤槽11底部开设通孔,其中多余的水分可以通过通孔依次流向回流管9和水箱121。通过将土壤槽11中多余的积水过滤后重新循环回水箱121,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土壤槽11还可以收集雨水,一方面可以为植物提供水分,另一方面,通过回流管9中的过滤层91也实现了雨水的净化及再利用。喷水装置2可以为多个,实际中,各喷水装置2可以对称分布在箱体1顶部的两端。喷水装置2可以为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种喷头,此处对其结构不做任何限定。本实施例中,喷水装置2为两个,各所述喷水装置2通过铰座8安装在所述箱体1顶部的两侧。实际中,可以通过两根水管10分别连通输水系统12与喷水装置2以实现水的输送和喷射,具体的,两根水管10的进口均与输水系统12连通,两根水管10的出口端可以穿设于箱体1顶壁上开设的安装孔后与喷水装置2连通。喷水装置2通过铰座8设置在箱体1的顶部,可以保证喷水装置2能够以一定角度转动,从而可以将水均匀的喷射至土壤槽11中的植物中。可以在箱体1的各个侧壁上均设置防撞体3,也可以仅在箱体的其中两个侧壁上分别设置一防撞体3。防撞体3可以为弹性块状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绿化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中,/n所述箱体内部的上侧和下侧依次设置有土壤槽和输水系统,所述土壤槽的底部与所述输水系统连通,用以使得所述土壤槽中的积水回流至所述输水系统;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与所述输水系统相连通,用以向所述土壤槽中的栽培的植物喷水;/n所述箱体两侧设置有若干防撞体,各所述防撞体上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箱体侧壁上的T型槽相卡合实现所述防撞体与所述箱体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绿化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其中,
所述箱体内部的上侧和下侧依次设置有土壤槽和输水系统,所述土壤槽的底部与所述输水系统连通,用以使得所述土壤槽中的积水回流至所述输水系统;所述箱体顶部设置有若干喷水装置,所述喷水装置与所述输水系统相连通,用以向所述土壤槽中的栽培的植物喷水;
所述箱体两侧设置有若干防撞体,各所述防撞体上均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箱体侧壁上的T型槽相卡合实现所述防撞体与所述箱体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绿化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包括:块状本体;其中,
所述块状本体朝向所述T型槽的端部设置有通槽,所述通槽中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弹性安装件,所述通槽靠近所述T型槽顶壁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槽,用以限制所述弹性安装件在所述通槽中的位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绵绿化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安装件包括:两个凸柱和连接在两个所述凸柱之间的弹簧;其中,
两个所述凸柱靠近所述限位槽的一侧均设置有滑块,各所述滑块与所述限位槽可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绿化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体为弹性块状结构,其表面上等间隔的设置有若干防撞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绵绿化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上还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洪帅,甘以翠,王纯岩,孟繁奇,刘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