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97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7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滤芯总成,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配合结构为可拆装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式结构中的任一种,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RO膜套,所述RO膜套的内部插装有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设置的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可供直饮的纯水的上滤芯模块和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含矿物质的净水的下滤芯模块,且所述上滤芯模块沿水流方向位于所述RO膜套的下游,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滤芯组件导通的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该滤芯总成的滤芯组件集成度较高,能够有效避免耗材部件数量过多导致的报废塑料件过多情况,使所述滤芯总成的日常使用更加环保。

Filter element assemb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滤芯总成
本技术涉及水过滤设备配套组件
,特别涉及一种滤芯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日常饮水和用水的需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对日常用水便利性的需求日益增长,纯水机等作为较常见且使用较为便捷的水体过滤净化和供给装置,其工作性能也愈加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大通量纯水机种类繁多,但其过滤等主要性能的提升,通常都是依靠直接增大RO(ReverseOsmosis的首字母缩写,即,反渗透)膜这一关键滤材的体积尺寸,但其余预处理及后处理等相关部件的体积尺寸基本不变。因此,虽然上述调整方式能够改善纯水机的过滤性能,但其预处理和后处理的相应滤材的更换更加频繁,这无疑增加了纯水机日常使用时的操作量和耗材成本,尤其是预处理和后处理相应滤材的自身结构所采用的塑料件较多,频繁更换后淘汰掉的报废滤材较多,这些报废滤材中包含的塑料件的无害化处理难度较大,给相关的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因此,如何精简滤芯等耗材部件的数量,降低纯水机等净水设备日常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报废塑料件耗材量,使其使用过程更加环保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滤芯总成,该滤芯总成的组件集成度较高,能够有效避免耗材部件数量过多导致的报废塑料件过多情况,使所述滤芯总成及相应的净水设备的日常使用更加环保。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滤芯总成,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配合结构为可拆装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式结构中的任一种,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RO膜套,所述RO膜套的内部插装有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设置的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可供直饮的纯水的上滤芯模块和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含矿物质的净水的下滤芯模块,且所述上滤芯模块沿水流方向位于所述RO膜套的下游,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滤芯组件导通的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优选地,所述进水组件包括与所述下滤芯模块导通的主进水口,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与所述下滤芯模块导通的净水出口,所述主进水口、所述下滤芯模块以及所述净水出口沿水流方向顺次导通形成前过滤循环。优选地,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RO膜套和所述上滤芯模块导通的净水进口,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净水出口下游的净水管路,所述净水管路的一端具有净水取水口,所述净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进口导通;所述出水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滤芯模块导通的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净水管路、所述净水进口、所述RO膜套、所述上滤芯模块以及所述纯水出口沿水流方向顺次导通形成纯水过滤循环,所述净水管路、所述净水进口、所述RO膜套、所述上滤芯模块以及所述浓水出口沿水流方向顺次导通形成浓水滤出循环。优选地,所述上滤芯模块与所述纯水出口间连通有中心管,所述中心管沿轴向插装于所述滤芯组件的中部,所述中心管的上部具有与所述上滤芯模块导通的渗流孔,且所述中心管与所述下滤芯模块之间相隔离。优选地,所述净水管路与所述净水进口之间沿水流方向顺次设置有进水阀和增压泵。优选地,所述纯水出口的下游沿水流方向顺次设置有单向阀和高压开关。优选地,所述浓水出口的下游设置有与RO膜套配合的冲洗组合阀。优选地,所述下壳体的内腔底部设置有与所述RO膜套对位适配的端盖,所述端盖上具有若干与所述进水组件和所述出水组件适配的导流格栅。优选地,所述滤芯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提手。优选地,所述上壳体的顶部对位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上壳体之间的配合结构为可拆装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式结构中的任一种。相对上述
技术介绍
,本技术所提供的滤芯总成,其装配使用过程中,将可实现前置过滤循环的下滤芯模块与可实现后置过滤循环的上滤芯模块集成于滤芯组件这一单一部件上,从而在后续装配使用时,仅需对滤芯组件进行更换或对所述滤芯总成进行整体更换即可完成对相应水体过滤耗材的更换调整,被换下的旧的滤芯组件为单一部件,报废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多个滤芯组件所造成的内部塑料部位的报废量较小,能够有效降低所述滤芯总成的相关报废耗材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优化报废耗材的处理效率,使所述滤芯总成的日常运行使用更加环保。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滤芯总成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及其相关水流向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滤芯总成的结构爆炸图。其中,11-上壳体、111-顶盖、12-下壳体、121-端盖、122-导流格栅、13-RO膜套、141-上滤芯模块、142-下滤芯模块、143-提手、151-主进水口、152-净水进口、161-净水出口、162-净水管路、1621-进水阀、1622-增压泵、163-纯水出口、1631-单向阀、1632-高压开关、164-浓水出口、1641-冲洗组合阀、17-中心管、171-渗流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滤芯总成,该滤芯总成的滤芯组件集成度较高,能够有效避免耗材部件数量过多导致的报废塑料件过多情况,使所述滤芯总成的日常使用更加环保。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滤芯总成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及其相关水流向示意图;图2为图1中滤芯总成的结构爆炸图。在具体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所提供的滤芯总成,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连接的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的配合结构为可拆装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式结构中的任一种,下壳体12的内部设置有RO膜套13,RO膜套13的内部插装有滤芯组件,滤芯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设置的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可供直饮的纯水的上滤芯模块141和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含矿物质的净水的下滤芯模块142,且上滤芯模块141沿水流方向位于RO膜套13的下游,下壳体12上设置有与滤芯组件导通的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本技术的滤芯总成装配使用过程中,将可实现前置过滤循环的下滤芯模块142与可实现后置过滤循环的上滤芯模块141集成于滤芯组件这一单一部件上,从而在后续装配使用时,仅需对滤芯组件进行更换或对所述滤芯总成进行整体更换即可完成对相应水体过滤耗材的更换调整,被换下的旧的滤芯组件为单一部件,报废后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多个滤芯组件所造成的内部塑料部位的报废量较小,能够有效降低所述滤芯总成的相关报废耗材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优化报废耗材的处理效率,使所述滤芯总成的日常运行使用更加环保。具体到实际装配使用时,若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之间采用可拆装地连接,将上壳体11与下壳体12拆开后将RO膜套13装入下壳体12内腔中,之后仅需将滤芯组件对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配合结构为可拆装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式结构中的任一种,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RO膜套,所述RO膜套的内部插装有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设置的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可供直饮的纯水的上滤芯模块和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含矿物质的净水的下滤芯模块,且所述上滤芯模块沿水流方向位于所述RO膜套的下游,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滤芯组件导通的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连接的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之间的配合结构为可拆装连接、固定连接或一体式结构中的任一种,所述下壳体的内部设置有RO膜套,所述RO膜套的内部插装有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自上而下对位设置的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可供直饮的纯水的上滤芯模块和可将上游供水过滤为含矿物质的净水的下滤芯模块,且所述上滤芯模块沿水流方向位于所述RO膜套的下游,所述下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滤芯组件导通的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包括与所述下滤芯模块导通的主进水口,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与所述下滤芯模块导通的净水出口,所述主进水口、所述下滤芯模块以及所述净水出口沿水流方向顺次导通形成前过滤循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芯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与所述RO膜套和所述上滤芯模块导通的净水进口,所述出水组件包括位于所述净水出口下游的净水管路,所述净水管路的一端具有净水取水口,所述净水管路的另一端与所述净水进口导通;
所述出水组件还包括分别与所述上滤芯模块导通的纯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净水管路、所述净水进口、所述RO膜套、所述上滤芯模块以及所述纯水出口沿水流方向顺次导通形成纯水过滤循环,所述净水管路、所述净水进口、所述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耀波王二林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福特恩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