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875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定滑轮和绳索,驱动部上设置有供电杆塔穿过的抱箍,定滑轮固定于电杆塔的横担上,绳索的第一端与驱动部相连接,绳索的中部穿过定滑轮,绳索的第二端与目标物相连接,以通过控制驱动部驱动绳索移动以带动目标物上升或下降。通过将定滑轮固定在电杆塔的横担上,利用驱动部通过定滑轮带动绳索,以使绳索将目标物带动目标物移动至预设高度,这样设置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高空检修的工作效率。

A lifting device suitable for high altitude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维修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
技术介绍
输电线路检修工作大多在15-40米杆塔上作业,作业风险高。检修工作中经常会有传递重物到杆塔上的情况,目前我们在高空检修作业中,仍然使用绳索人力传递,这种方式下传递重物时发生坠落的风险高,很可能造成物品损坏和人员伤亡事故,并且人力传递的方式很容易造成作业人员体力透支,影响高空检修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高空检修工作效率低,操作人员工作安全性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定滑轮,定滑轮固定于电杆塔的横担上;绳索,绳索的第一端与驱动部相连接,绳索的中部穿过定滑轮,绳索的第二端与目标物相连接,以通过控制驱动部驱动绳索移动以带动目标物上升或下降;进一步地,提升装置还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具有容纳空间,驱动部设置于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供电杆塔穿过的抱箍,用于将支撑架和驱动部固定在电线杆上。进一步地,支撑架包括: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间隔地设置,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支撑柱,支撑柱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相连接,支撑柱为多个,多个支撑柱间隔地设置。进一步地,提升装置还包括:散热部,散热部位于容纳空间内,散热部与驱动部相邻地设置,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上开设有散热口。进一步地,抱箍为两个,两个抱箍均与支撑架相连接。进一步地,绳索的第二端设置有吊钩。进一步地,提升装置还包括:移动电源,移动电源与驱动部电连接。进一步地,驱动部包括:电机,电机与第一支撑板和/或第二支撑板相连接;线辊,线辊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绳索缠绕于线辊上。进一步地,提升装置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与驱动部电连接。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定滑轮固定在电杆塔的横担上,利用驱动部通过定滑轮带动绳索,以使绳索将目标物带动目标物移动至预设高度,这样设置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高空检修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驱动部;20、定滑轮;30、支撑架;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支撑柱;40、绳索;50、抱箍;60、散热部。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具体地,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包括:驱动部10、定滑轮20和绳索40,定滑轮20固定于电杆塔的横担上,绳索40的第一端与驱动部10相连接,绳索40的中部穿过定滑轮20,绳索40的第二端与目标物相连接,以通过控制驱动部10驱动绳索40移动以带动目标物上升或下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定滑轮固定在电杆塔的横担上,利用驱动部通过定滑轮带动绳索,以使绳索将目标物带动目标物移动至预设高度,这样设置降低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高空检修的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提升装置还包括:支撑架30,支撑架30具有容纳空间,驱动部10设置于容纳空间内,支撑架30上设置有供电线杆穿过的抱箍50。这样设置便于将抱箍50与电杆塔相连接,以使驱动部10相对固定,以便于对绳索进一步拉拽或放松绳索。进一步地,支撑架30包括: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以及支撑柱33,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间隔地设置,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支撑柱3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分别相连接,支撑柱33为多个,多个支撑柱33间隔地设置。这样设置便于将驱动部10设置于容纳空间内,优选地,驱动部10为电机。如图2所示,提升装置还包括:散热部60,散热部60位于容纳空间内,散热部60与驱动部10相邻地设置,第一支撑板31和/或第二支撑板32上开设有散热口。这样设置便于将驱动部10即驱动电机的热量及时散热,保护了电机,提升了电机的使用寿命,散热部为风扇,风扇设置于散热口处,风扇与电机驱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抱箍50为两个,两个抱箍50均与支撑架30相连接。两个抱箍50沿电杆塔的轴线方向间隔地设置,这样设置便于通过两个抱箍将驱动部更稳当地进行固定。在本实施例中,绳索40的第二端设置有吊钩。这样设置便于通过吊钩与目标物相连接。进一步地,提升装置还包括移动电源,移动电源与驱动部10电连接。这样设置便于通过移动电源为驱动部给予电源,便于野外作业。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10包括:电机和线辊,电机与第一支撑板31和/或第二支撑板32相连接,线辊可转动地设置于容纳空间内,绳索40缠绕于线辊上。其中,电机和线辊驱动连接,以通过电机驱动线辊转动以带动绳索缠绕于线辊上或通过线辊放线。在本实施例中,提升装置还包括:控制部,控制部与驱动部10电连接。通过控制部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以控制线辊的转动,以实现对目标物的提升或降落。在使用此套装置时,首先通过抱箍将该装置固定在杆塔距离地面1米左右的位置,当工作人员爬到杆塔上后通过小绳将吊钩吊起并穿过固定于横担上的定滑轮下放到地面,接通电源,便可工作。开始起吊,在起吊前要注意观察周围环境是否符合起吊条件,准备好后按下上升按钮便可开始工作。吊装阶段,当重物到达工作点时,松开上升按钮,此时重物停止上升,完成高空对重物的提升过程。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驱动部(10);/n定滑轮(20),所述定滑轮(20)固定于电杆塔的横担上;/n绳索(40),所述绳索(40)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部(10)相连接,所述绳索(40)的中部穿过定滑轮(20),所述绳索(40)的第二端与目标物相连接,以通过控制所述驱动部(10)驱动所述绳索(40)移动以带动目标物上升或下降;/n支撑架(30),所述支撑架(30)具有容纳空间,所述驱动部(1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撑架(30)上设置有供电杆塔穿过的抱箍(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部(10);
定滑轮(20),所述定滑轮(20)固定于电杆塔的横担上;
绳索(40),所述绳索(40)的第一端与所述驱动部(10)相连接,所述绳索(40)的中部穿过定滑轮(20),所述绳索(40)的第二端与目标物相连接,以通过控制所述驱动部(10)驱动所述绳索(40)移动以带动目标物上升或下降;
支撑架(30),所述支撑架(30)具有容纳空间,所述驱动部(10)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支撑架(30)上设置有供电杆塔穿过的抱箍(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0)包括:
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间隔地设置,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之间形成所述容纳空间;
支撑柱(33),所述支撑柱(3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31)和所述第二支撑板(32)分别相连接,所述支撑柱(33)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柱(33)间隔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高空检修的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刚何阳健陈杰陈友坤李克明侯永洪庄红军彭进钟以平刘峰海聂晶张坤莫刚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