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821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20: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包括:外圈,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内侧设置有滑槽;内圈,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嵌合安装于滑槽的内侧,可通过滑槽在外圈中转动调节角度;输送机构,设置与内圈的中间,用于输送面料;变向连接机构,对称设置于外圈的上下两侧,用于连接多个装置形成输送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过外圈和内圈的配合,使内圈可通过滑槽在外圈中转动调节角度,从而调节内圈中输送机构的角度,由此调节输送布料的倾斜度,以适应输送方向的改变,同时装置为单元式设计,之间可通过变向连接机构进行灵活连接、组合和调节,从而可以灵活调节布料的输送角度、距离和方向,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适用性和灵活性。

A conveyor for hydrophobic fabri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一些特殊面料,如无纺布,疏水性纤维面料等也可以进行纺织生产,而纺织生产面料时,需要进行多道加工步骤,面料在加工装置之间需要相应的面料输送装置进行输送。本申请人发现在生产输送面料时,由于空间的限制和生产装置的位置,输送方向有时难以保持直线,需要进行有角度的输送,如转向九十度,甚至回转输送,而一般的面料输送装置往往只能进行直线输送工作,适用性和使用灵活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包括:外圈,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内侧设置有滑槽;内圈,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嵌合安装于滑槽的内侧,可通过滑槽在外圈中转动调节角度;输送机构,设置与内圈的中间,用于输送面料;变向连接机构,对称设置于外圈的上下两侧,用于连接多个装置形成输送带。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圈的圆心与内圈的圆心位于同一点。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外圈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锁定螺孔,所述锁定螺孔贯穿外圈至滑槽,所述锁定螺孔的中间安装有锁定钮,所述锁定螺孔与锁定钮之间为螺纹连接。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辊,所述输送辊关于内圈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输送辊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输送辊的一端设置有输送辊皮带轮,所述输送辊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与电机皮带轮相连接,所述电机皮带轮的一端安装有电机。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变向连接机构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中心轴连接,所述连接杆沿中心轴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孔。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的竖直中心线与外圈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中心轴的下端设置有底架,所述底架的下方安装有脚轮。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脚轮关于底架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通过外圈和内圈的配合,使内圈可通过滑槽在外圈中转动调节角度,从而调节内圈中输送机构的角度,由此调节输送布料的倾斜度,以适应输送方向的改变,同时装置为单元式设计,之间可通过变向连接机构进行灵活连接、组合和调节,从而可以灵活调节布料的输送角度、距离和方向,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适用性和灵活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向连接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圈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装置组合连接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变向输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作为一个实施例,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包括:外圈1,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内侧设置有滑槽2;内圈3,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嵌合安装于滑槽2的内侧,可通过滑槽2在外圈1中转动调节角度;输送机构4,设置与内圈3的中间,用于输送面料;变向连接机构5,对称设置于外圈1的上下两侧,用于连接多个装置形成输送带。请参阅图1,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包括:外圈1,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内侧设置有滑槽2;内圈3,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嵌合安装于滑槽2的内侧,可通过滑槽2在外圈1中转动调节角度;输送机构4,设置与内圈3的中间,用于输送面料;变向连接机构5,对称设置于外圈1的上下两侧,用于连接多个装置形成输送带,装置为单元式结构设计,每个装置均具有独立工作能力,均设置有相应的输送机构4,而装置之间通过变向连接机构5进行连接组合,从而调节装置的使用数量,有利于提高装置的使用适用性和灵活性。请参阅图2至图3,可选的,所述外圈1的圆心与内圈3的圆心位于同一点,内圈3可通过滑槽2在外圈1中转动调节角度,从而调节内圈3中输送机构4的角度,由此调节输送布料的倾斜度,以适应输送方向的改变,而且所述外圈1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锁定螺孔6,所述锁定螺孔6贯穿外圈1至滑槽2,所述锁定螺孔6的中间安装有锁定钮7,所述锁定螺孔6与锁定钮7之间为螺纹连接,锁定钮7可以通过在锁定螺孔6中旋转调节伸缩长度,从而使后端的伸出滑槽2顶住内圈3,对内圈3进行锁定,防止输送时内圈3,调节较为方便快捷。请参阅图3至图4,可选的,所述输送机构4包括输送辊401,所述输送辊401关于内圈3的水平中心线对称设置,所述输送辊401的水平中心线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输送辊401的一端设置有输送辊皮带轮402,所述输送辊皮带轮402通过传动皮带403与电机皮带轮404相连接,所述电机皮带轮404的一端安装有电机405,电机405通过电机皮带轮404和传动皮带403带动输送辊皮带轮402转动,从而带动输送辊401旋转,两个输送辊401中间可以夹持布料,通过两个输送辊401对向旋转,从而对布料进行输送。请参阅图2至图5,可选的,所述变向连接机构5包括中心轴501,所述中心轴501的外侧设置有连接杆502,所述连接杆502通过铰接的方式与中心轴501连接,所述连接杆502沿中心轴501方向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孔503,所述中心轴501的竖直中心线与外圈1的竖直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由于装置为单元式设计,一个装置只具有一个输送机构4,所以单一的装置无法对布料进行连续输送,需要通过变向连接机构5进行组合连接使用,而连接杆502一端嵌套在中心轴501上,可以通过中心轴501进行转动,从而调节装置连接的角度,对输送的角度和方向进行灵活性调节,而连接杆502上均匀设置有连接孔503,可以通过螺栓将连接杆502通过连接孔503进行连接,从而对装置进行连接和组合。请参阅图6至图7,所述中心轴501的下端设置有底架8,所述底架8的下方安装有脚轮9,所述脚轮9关于底架8的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装置通过底架8进行支撑,同时底架8的下方安装的脚轮9便于对装置进行移动,而多个装置通过变向连接机构5进行组合连接使用,从而对布料进行输送,而且通过调节其中一个变向连接机构5的连接角度,即将其连接杆502通过中心轴501进行转动,从而调节装置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圈,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内侧设置有滑槽;/n内圈,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嵌合安装于滑槽的内侧,可通过滑槽在外圈中转动调节角度;/n输送机构,设置与内圈的中间,用于输送面料;/n变向连接机构,对称设置于外圈的上下两侧,用于连接多个装置形成输送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圈,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内侧设置有滑槽;
内圈,为圆形空心圈状结构,嵌合安装于滑槽的内侧,可通过滑槽在外圈中转动调节角度;
输送机构,设置与内圈的中间,用于输送面料;
变向连接机构,对称设置于外圈的上下两侧,用于连接多个装置形成输送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圆心与内圈的圆心位于同一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锁定螺孔,所述锁定螺孔贯穿外圈至滑槽,所述锁定螺孔的中间安装有锁定钮,所述锁定螺孔与锁定钮之间为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疏水性纤维面料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辊,所述输送辊关于内圈的水平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德海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迅齐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