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型气力输送系统稳定补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798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9: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型气力输送系统稳定补气装置,包括送料管、第一固定管、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二固定管,所述送料管上滑动套接有限位架,所述送料管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一法兰盘,且送料管背离第一法兰盘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四法兰盘,所述第一固定管通过第一固定架焊接在限位架上,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侧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一进气管,且第一进气管背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嵌入固定在第一固定管上,所述第二固定管通过第二固定架焊接在限位架上,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侧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二进气管,且第二进气管背离第二连接管的一端嵌入固定在第二固定管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补气效果更佳,使气流与管道内的物料混合均匀和实用性更佳的优点。

An intelligent stable air supply device for pneumatic conveying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型气力输送系统稳定补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气力输送
,具体为一种智能型气力输送系统稳定补气装置。
技术介绍
智能型气力输送系统稳定补气装置是指:气力输送又称气流输送,是利用气流的能量,在密闭管道内沿气流方向输送颗粒状物料,是流态化技术的一种具体应用。气力输送装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作水平的、垂直的或倾斜方向的输送,在输送过程中还可同时进行物料的加热、冷却、干燥和气流分级等物理操作或某些化学操作。现有技术中专利号为CN200520009100.7公开的一种气力输送用声波流化态助流补气器,将补气管口设置为喇叭状的,通过喇叭状的补气管口来实现对系统均匀补气,该专利公开的技术方案使补气装置进入管道的气流得以分散,但存在分散效果差的不足,不能保证补气的装置的气流与管道内的物料混合均匀,气体与物料混合不均匀,容易堵塞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气力输送系统稳定补气装置,具备补气效果更佳,使气流与管道内的物料混合均匀和实用性更佳的优点,解决了补气装置进入管道的气流得以分散,但存在分散效果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型气力输送系统稳定补气装置,包括送料管(1)、第一固定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6)和第二固定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1)上滑动套接有限位架(4),所述送料管(1)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一法兰盘(6),且送料管(1)背离第一法兰盘(6)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四法兰盘(20),所述第一固定管(9)通过第一固定架(5)焊接在限位架(4)上,所述第一连接管(10)的侧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一进气管(8),且第一进气管(8)背离第一连接管(10)的一端嵌入固定在第一固定管(9)上,所述第二固定管(17)通过第二固定架(21)焊接在限位架(4)上,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侧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型气力输送系统稳定补气装置,包括送料管(1)、第一固定管(9)、第一连接管(10)、第二连接管(16)和第二固定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管(1)上滑动套接有限位架(4),所述送料管(1)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一法兰盘(6),且送料管(1)背离第一法兰盘(6)的一端嵌入固定有第四法兰盘(20),所述第一固定管(9)通过第一固定架(5)焊接在限位架(4)上,所述第一连接管(10)的侧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一进气管(8),且第一进气管(8)背离第一连接管(10)的一端嵌入固定在第一固定管(9)上,所述第二固定管(17)通过第二固定架(21)焊接在限位架(4)上,所述第二连接管(16)的侧端面嵌入固定有第二进气管(18),且第二进气管(18)背离第二连接管(16)的一端嵌入固定在第二固定管(1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型气力输送系统稳定补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4)上焊接有第一卡箍(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峰石爱峰刘艳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天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