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732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包括有箱体,箱体的上端面分成多个向内凹陷的腔室,且各个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腔室包括有位于箱体一侧用于存放感染性垃圾的腔室一,箱体另一侧设有并列设置的用于存放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产生垃圾的腔室二、腔室三和腔室四,腔室二用于存放可回收垃圾,腔室三用于存放未破损的药物玻璃瓶,腔室四用于存放破损的安瓿瓶,箱体的一端安装有推拉把手,另一端悬挂有用于存放生活垃圾的悬挂桶,悬挂桶内套装有垃圾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血液净化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垃圾第一时间现场进行分类收集,提高了工作人员垃圾规范分类的依从性;避免先总体投放然后再分类的操作过程。

A movable integrated garbage sorting device for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
:本技术涉及垃圾分类箱领域,主要涉及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
技术介绍
:医疗垃圾是指医疗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具体包括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废物。这些废物含有大量的细菌性病毒,而且有一定的空间污染、急性病毒传染和潜伏性传染的特征,如不加强管理、随意丢弃,任其混入生活垃圾、流散到人们生活环境中,就会污染大气、水源、土地以及动植物,造成疾病传播,严重危害人的身心健康。随着生活垃圾管理条例的正式实施,各行各业垃圾分类势在必行,由其是医疗领域,其每天产生的垃圾包括很多种类,更需要对其进行实时分类。血液净化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一个体外循环装置,在这个装置中完成水分、毒素的清除并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等状态的过程。血液净化中心的治疗不同于病房住院患者,每日需接受大量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因体外循环的建立和其他治疗需要,在短时间内特别是两班次治疗间产生大量不同种类的医疗和其他垃圾。为规范垃圾分类、杜绝感染发生,按照血液净化感染控制要求,这些垃圾需要第一时间现场进行分类处理。而目前血液净化中心治疗过程中因垃圾分类装置的不可及无法保证及时、正确垃圾分类,因此需要一种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设有多个分类腔室,可对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种类垃圾进行第一时间现场分类收集,提高了工作人员垃圾规范分类的依从性;避免先总体投放然后再分类的操作过程,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方便实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安装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分成多个向内凹陷的腔室,且各个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腔室包括有位于箱体一侧用于存放感染性垃圾的腔室一,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并列设置的用于存放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的腔室二、腔室三和腔室四,所述腔室二用于存放可回收垃圾(如盐水袋),所述腔室三用于存放未破损的药物玻璃瓶,所述腔室四用于存放破损的安瓿瓶,所述腔室内分别放置有方便取出的桶体,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推拉把手,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存放生活垃圾的折叠架,所述折叠架内套装有垃圾袋。所述的腔室一与腔室二、腔室三和腔室四之间设有挡板。所述的腔室一、腔室二、腔室三和腔室四上分别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开设有方便投放的开口,所述开口上分别安装有通过感应开启的小盖板。所述的腔室一和腔室二的内腔伸入至箱体底端,且两腔室对应外侧的侧板为可开启的门式结构,所述腔室一和腔室二底端部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导槽,所述两腔室内放置的桶体的底端部设有与导槽导向配合的滚轮。所述的腔室三和腔室四的底端部位于箱体的上端部,其下端部设有间隔设置的抽屉,且其中一个抽屉内放置有与其内置空间配合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卡装孔,所述卡装孔内放置有锐器盒,所述锐器盒用于存放损伤性垃圾,如医用针头、缝合针。所述的折叠架由前、后两侧以及底面板组成的桶体结构,其相邻面板之间采用铰接形成可折叠的形式。其原理是:通过箱体底端的滚轮,方便对其进行移动,通过个腔室的结构设计,可实现对不同垃圾的有效分类,而且其结构设置合理,均有盖板,可保证其空间的密封性能,避免异味散发,人为投放垃圾时,只需要将相应的垃圾投放到相应腔室内的桶体内即可,投放时开口上小盖板通过感应控制,方便开启和关闭,通过腔室一和腔室二的开启门式结构,方便腔室内桶体的抽取,通过桶体底端的滚轮与导槽的配合,方便对其进行移动,通过腔室三和腔室四下方的抽屉式结构,其中一个抽屉内放置有锐器盒,所述锐器盒用于存放损伤性垃圾如医用针头、缝合针等,还可以用来存储垃圾袋用品。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多个分类腔室,可对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垃圾第一时间现场进行分类收集,提高了工作人员垃圾规范分类的依从性;避免先总体投放然后再分类的操作过程,降低了人工劳动强度,省时省力,方便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局部结构放大图。图3为抽屉式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包括有箱体1,所述箱体1的底端安装有滚轮2,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分成多个向内凹陷的腔室,且各个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腔室包括有位于箱体一侧用于存放感染性垃圾的腔室一3,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并列设置的用于存放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的腔室二4、腔室三5和腔室四6,所述腔室二4用于存放可回收垃圾(如盐水袋),所述腔室三5用于存放未破损的药物玻璃瓶,所述腔室四用于存放破损的安瓿瓶,所述腔室内分别放置有方便取出的桶体7,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推拉把手8,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存放生活垃圾的折叠架9,所述折叠架9内套装有垃圾袋10。所述的腔室一3与腔室二4、腔室三5和腔室四6之间设有挡板11,由于感染性垃圾比较多,通过挡板结构,可避免液体飞溅而落至另一侧的非感染性垃圾腔室上方。所述的腔室一3、腔室二4、腔室三5和腔室四6上分别安装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上开设有方便投放的开口13,所述开口13上分别安装有通过感应开启的小盖板14。所述的腔室一3和腔室二4的内腔伸入至箱体1底端,且两腔室对应外侧的侧板为可开启的门式结构,所述腔室一3和腔室二4底端部的左右侧分别设有导槽15,所述两腔室内放置的桶体的底端部设有与导槽15导向配合的滚轮16。所述的腔室三5和腔室四6的底端部位于箱体1的上端部,其下端部设有间隔设置的抽屉17,且其中一个抽屉17内放置有与其内置空间配合的固定块19,所述固定块19上设有卡装孔20,所述卡装孔20内放置有锐器盒18,所述锐器盒18用于存放损伤性垃圾如医用针头、缝合针等。此固定块的结构设计,可实现与抽屉之间的配合,使抽屉四周与固定块之间间隙很小,避免人工在丢弃锐器时发生方向和位置发生偏差,而造成二次清除清理的时间和操作,通过卡装孔的设计,可方便医院锐器盒的卡装固定需要,现有医院中已经有相应的锐器盒,所以安装孔的设置只要按照传统规格设置即可。所述的安装孔和锐器盒的个数,可根据需要设置配套的两个。所述的折叠架9由前、后两侧以及底面板组成的桶体结构,其相邻面板之间采用铰接形成可折叠的形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安装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分成多个向内凹陷的腔室,且各个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腔室包括有位于箱体一侧用于存放感染性垃圾的腔室一,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并列设置的用于存放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的腔室二、腔室三和腔室四,所述腔室二用于存放可回收垃圾,所述腔室三用于存放未破损的药物玻璃瓶,所述腔室四用于存放破损的安瓿瓶,所述腔室内分别放置有方便取出的桶体,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推拉把手,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存放生活垃圾的折叠架,所述折叠架内套装有垃圾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包括有箱体,所述箱体的底端安装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上端面分成多个向内凹陷的腔室,且各个腔室之间通过隔板隔开,所述腔室包括有位于箱体一侧用于存放感染性垃圾的腔室一,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并列设置的用于存放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垃圾的腔室二、腔室三和腔室四,所述腔室二用于存放可回收垃圾,所述腔室三用于存放未破损的药物玻璃瓶,所述腔室四用于存放破损的安瓿瓶,所述腔室内分别放置有方便取出的桶体,所述箱体的一端安装有推拉把手,另一端安装有用于存放生活垃圾的折叠架,所述折叠架内套装有垃圾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室一与腔室二、腔室三和腔室四之间设有挡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血液净化中心可移动式一体化垃圾分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腔室一、腔室二、腔室三和腔室四上分别安装有盖板,所述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永扎窦维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