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463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涉及充电桩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底板顶部通过螺栓依次固定有内壳、外壳,内壳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内部固定有风机;内壳顶部且位于通风口外侧的位置固定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且位于外壳内部的固定有支撑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壳、电动伸缩杆、顶盖和插板框的组合使用,各个充电插座能隐藏在外壳内部的,对充电插座起到保护作用,避免水和杂物的进入而导致发生短路和触电的问题;通过设置风机、出气口、进气口、进风口等换气通风结构,能够有效的对外壳内部的结构进行散热,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增加该充电桩的使用寿命。

A kind of charging pile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
本技术属于充电桩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智能手机、IPAD等走进每家每户。一般说来,每部智能手机或IPAD都会配备相应的充电器,充电器插入排插后实现充电过程。然而,对于智能设备很多的家庭,往往有很多充电器,而现有的排插通常是直排式,插孔种类单一,多种智能设备插入时往往操作不方便,而且排插常常在家里到处安放,造成家中凌乱,电线相互缠绕,存在安全隐患。现有公开的文献CN205622254U-家用智能充电桩,公开的“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的插座模块和电源线座,壳体内设置有智能控制线路板和锂电池,插座模块包括新国标五孔插座、USB充电插座和TYPE?C充电插座;电源线座分别与新国标五孔插座、智能控制线路板的输入端和锂电池电连接,智能控制线路板的输出端分别与USB充电插座和TYPE?C充电插座电连接,且锂电池与智能控制线路板电连接”此方式的充电桩虽避免多种智能设备充电时电源线凌乱,但是插座不使用时均是敞开放置的,缺少保护措施,容易进水或进入杂物,引发触电、短路风险,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通过螺栓依次固定有内壳(2)、外壳(3),所述内壳(2)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部固定有风机(4);/n所述内壳(2)顶部且位于通风口外侧的位置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顶端固定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表面且位于外壳(3)内部的固定有支撑框(7),所述支撑板(6)上表面中心处且位于支撑框(7)内部的位置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n所述电动伸缩杆(8)顶部贯穿支撑框(7)顶部固定有与外壳(3)配合的顶盖(9),所述顶盖(9)底部固定有插板框(10);/n所述插板框(10)内部固定有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部通过螺栓依次固定有内壳(2)、外壳(3),所述内壳(2)顶部中间位置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内部固定有风机(4);
所述内壳(2)顶部且位于通风口外侧的位置固定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顶端固定有支撑板(6),所述支撑板(6)上表面且位于外壳(3)内部的固定有支撑框(7),所述支撑板(6)上表面中心处且位于支撑框(7)内部的位置固定有电动伸缩杆(8);
所述电动伸缩杆(8)顶部贯穿支撑框(7)顶部固定有与外壳(3)配合的顶盖(9),所述顶盖(9)底部固定有插板框(10);
所述插板框(10)内部固定有滑块(11),所述支撑框(7)外表面设置有与滑块(11)相配合的滑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6)底部中心位置固定有与风机(4)正对的智能控制线路板(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三满刘荷花王晓燕郭丽蓉朱飑凯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警察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