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头及打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372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头及打印设备,其中热头包含:上侧具有一承托面的基座、支撑于所述承托面上的多个发热电阻体、以及多对电极;各所述发热电阻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电搭接有对其提供电力的一对电极;发热电阻体具有一加热部和两沿第一方向位于加热部两端的电搭接部;所述加热部包含呈矩形状的加热主体区、以及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加热主体区两端的补偿区,所述补偿区沿一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所述中轴线沿第一方向延展。补偿区用于延长加热电阻体沿第一方向延展的长度,在连接于电搭接部的电极的通电能量一致的情况下,发热电阻体的长度越长的部分的发热量越少,使得加热部的通电发热传递的热量区域形状趋近于矩形。

A hot head and printing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头及打印设备
本技术涉及打印
,具体涉及一种热头及打印设备。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热头用于热敏打印机,并且基于印刷数据有选择地驱动多个发热元件来对纸等的感热记录介质进行印刷。其中,参考图1,热头具有一基座、以及位于基座上的发热电阻体,通过一对与发热电阻体两端相连接的一对电极供电,使得发热电阻体发热,从而可以对打印介质实施打印。热头所期望打印效果如图3中的期望打印效果S1所示,其期望的每一打印点呈矩形结构。然而,现有技术中,实际的打印效果如图3中的实际打印效果S2所示,实际每一打印点的打印效果呈近似椭圆形状的结构,呈椭圆形结构的打印点与打印点之间就会出现较大的间隙。因此,现有的热头的实际打印效果在打印点与打印点之间会留有空白间隙。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小热头的打印点与打印点之间的间隙的热头。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头,包含:上侧具有一承托面的基座、支撑于所述承托面上的多个发热电阻体、以及多对电极;各所述发热电阻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电搭接有对其提供电力的一对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头,包含:上侧具有一承托面的基座、支撑于所述承托面上的多个发热电阻体、以及多对电极;各所述发热电阻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电搭接有对其提供电力的一对电极;发热电阻体具有一加热部和两沿第一方向位于加热部两端的电搭接部;/n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含呈矩形状的加热主体区、以及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加热主体区两端的补偿区,所述补偿区沿一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所述中轴线沿第一方向延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头,包含:上侧具有一承托面的基座、支撑于所述承托面上的多个发热电阻体、以及多对电极;各所述发热电阻体沿第一方向的两端电搭接有对其提供电力的一对电极;发热电阻体具有一加热部和两沿第一方向位于加热部两端的电搭接部;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含呈矩形状的加热主体区、以及沿第一方向位于所述加热主体区两端的补偿区,所述补偿区沿一中轴线对称分布、且所述中轴线沿第一方向延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轴线位于加热部沿第二方向上的中间位置,其中,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部包含邻接于所述电极的第一边界,所述第一边界包含有沿第一方向向电极侧凸出的第一弧边,所述第一弧边的两端连接于所述加热部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个第二边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包含有沿第二方向延展的第一侧边,各所述第一侧边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弧边和一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汉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