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4643386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7: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用于车辆电机。所述电刷板系统包括电刷板,电刷管,可滑动地布置于每个电刷管内的电刷,电感元件和插头,其中,电刷板包括上侧和相对的下侧;电刷管在所述上侧固定;每个电刷经由相应的电感元件与相应的插头插脚电连接;并且电感元件从所述上侧到所述下侧竖直地布置,该电感元件包括第一接线腿和第二接线腿,所述第一接线腿电连接于电刷。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二接线腿在所述下侧电连接于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电机系统包括上述的电刷板系统。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刷板系统能够使其自动装配更容易,同时提高一次合格率,降低制造成本。

Brush board system and motor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刷板系统及电机系统
本技术涉及电机领域。具体而言,在第一方面,本技术涉及用于车辆电机的电刷板系统。在第二方面,本技术涉及包括该电刷板系统的车辆电机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的车辆电机系统可以包括电刷板系统,其一般包括电刷板,电刷管和电刷,电刷管固定于电刷板上,电刷通过例如弹簧的偏压作用而可滑动地布置在电刷管内。图1A-1C示出了一种现有的电刷板系统1’。如图1A所示,电刷板系统1’包括电刷板10’,两个电刷管20’,布置于每个电刷管20’内的电刷30’,两个电感元件40’和用于电刷30’的电连接的插头60’(为清楚起见,图1A仅示出一部分插头)。电刷板10’包括上侧11’和相对的下侧12’。两个电刷管20’和两个电感元件40’在上侧分别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布置,其中每个电感元件40’包括两个电感接线腿41’和42’,每个电感元件40’的一个接线腿41’(在电刷板10’的上侧,参见图1A)电连接到相应的一个电刷30’,另一个接线腿42’(也在电刷板10’的上侧,同样参见图1A)电连接到插头60’的相应的一个插头插脚61’。如图1A所示,两个电感元件40’彼此平行并且从电刷板10’的上侧到下侧竖直地布置,以便于自动装配电感元件。图1A还示出电刷板10’的上侧11’还设置了用于第一接线腿41’的引导槽13’和14’和用于第二接线腿42’的引导槽15’,每个引导槽都由两个定位柱限定,用于引导和支撑相应的接线腿。图1B示出了插头插脚61’,其包括主体62’和从主体延伸的分支63’,分支的末端设有焊盘64’,以将插脚61’与接线腿42’焊接在一起。图1C示出了电感元件40’,其除了两个接线腿41’和42’之外还具有磁芯43’。在图1A-1C中的这种设计中,电刷板系统在固定有电刷管的一侧,即上侧将被装配于电机系统的电机齿轮箱内,而在相反的那一侧,即下侧将被装配于电机系统的电机罩内。在目前的电刷板系统1’的这种布置结构下,电感元件的装配虽然能自动进行,但仍具有以下缺点。第一,插脚61’的分支垂直延伸长度较大(从焊盘64’的平面到主体的垂直距离约为13mm),这需要在电刷板上设置插脚固定孔16’,以在注塑成型电刷板时固定分支,而这常会导致电流从上侧电极通过插脚固定孔流到下侧电极,引起电极爆炸。第二,电感元件40’的第二接线腿42’需要弯曲,以在上侧电连接于插脚61’,这需要第二接线腿42’较长,而且如果弯曲角度不对,则难以装配到引导槽15’中,这使得弯曲有一定的不良率。第三,为使焊盘64’不干扰引导槽15’,焊盘上设有缺口64’a,这减小焊接面积,使得电感元件与插脚的焊接容易不良。以上缺点使得产品的一次合格率较低,仅有80%。因此,期望的是提供一种一次合格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电刷板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刷板系统,其可以简化自动装配工艺,提高产品一次合格率,降低生产成本。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电机的电刷板系统,一种用于车辆电机的电刷板系统,包括电刷板,电刷管,可滑动地布置于每个电刷管内的电刷,电感元件和插头,其中,电刷板包括上侧和相对的下侧;电刷管在所述上侧固定;每个电刷经由一电感元件与相应的插头插脚电连接;并且电感元件从所述上侧到所述下侧竖直地布置,该电感元件包括第一接线腿和第二接线腿,所述第一接线腿电连接于电刷。所述第二接线腿在所述下侧电连接于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本技术的构思是,使电感元件的第二接线腿(从磁芯下端延伸出来)在电刷板的下侧与相应的插头插脚电连接。以此布置,能够降低电感元件和插脚的尺寸要求,节省制造成本。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电刷板系统包括两个电刷管和两个电感元件,电刷管和电感元件均在直径方径向上彼此相对布置。其它数量的电刷管和电感元件也是可能的。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二接线腿沿直线延伸到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而无任何弯曲段。以此布置,第二接线腿可以做得较短(比现有技术的短15mm),而且无需现有技术的弯曲步骤及相应的弯曲角度要求。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电刷板设置有容座,电感元件至少部分地容纳于容座内,该容座在第二接线腿附近的容座壁构造有从上侧到下侧为Y形的引导通槽,第二接线腿延伸穿过该引导通槽。以此布置,能够便于第二接线腿穿过而定位于电刷板的下侧,方便装配电感元件。优选的,容座至少部分地符合电感元件的轮廓。这一布置有利于将电感元件牢固安装于容座内。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具有主体和从主体向下侧或向上侧伸的分支,该分支的末端设有连接盘,第二接线腿电连接于连接盘。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第二接线腿自由延伸到连接盘,而无任何引导,除了引导通槽外。这一布置不再需要在电刷板的上侧设置固定槽以支撑第二接线腿,而且能够增加连接盘的面积(例如焊接面积),便于将第二接线腿电连接(例如焊接)到插头插脚,减少不良率。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连接盘的平面与主体之间的垂直距离优选为1.7mm。优选的,分支从主体自由延伸到连接盘。这一布置比现有技术的少11.3mm,降低制造成本。而且,由于插脚的分支长度较短,所以不再需要在电刷板上设置插脚固定孔来固定分支,避免了出现电极爆炸的风险,延长电极寿命,降低不良率。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电机,包括上述的电刷板系统。与目前布置的电刷板系统相比,根据本技术的电刷板系统使其自动装配更简单,并且提高一次合格率。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将更加详细地解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其中:图1A是现有技术的电刷板系统的示意透视图;图1B是现有技术的电刷板系统的插头端子的示意透视图;图1C是现有技术的电刷板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透视图;图2A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刷板系统的示意透视图;图2B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刷板系统的插头端子的示意透视图;和图2C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刷板系统的电感元件的示意透视图。在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本技术的实施例被以简化方式示出。相似的附图标记在图中指代相似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在上下文中,为了清楚起见而使用了术语“上侧”和“下侧”,其参照的分别是电刷板的布置有电刷管的一侧和相反的一侧。下面参照图2A-2C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图中仅显示出本技术应用于一个电感元件和插头插脚,但是应理解,本技术可以适用于另一个电感元件和插头插脚。图2A-图2C显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刷板系统。如图2A所示,电刷板系统1包括电刷板10,两个电刷管20,布置于每个电刷管20内的电刷30,两个电感元件40,和用于电刷30的电连接的插头60(为清楚起见,图2A仅示出一部分插头)。电刷板10包括上侧11和相对的下侧12,电刷管20在该上侧11处固定。两个电刷管20和两个电感元件40均在直径方向上彼此相对布置。电感元件40包括两个电感接线腿41和42,电感元件40的一个接线腿41在电刷板10的上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车辆电机的电刷板系统,包括电刷板,电刷管,可滑动地布置于每个电刷管内的电刷,电感元件和插头,其中,电刷板包括上侧和相对的下侧;电刷管在所述上侧固定;每个电刷经由一电感元件与相应的插头插脚电连接;并且电感元件从所述上侧到所述下侧竖直地布置,该电感元件包括第一接线腿和第二接线腿,所述第一接线腿电连接于电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腿在所述下侧电连接于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辆电机的电刷板系统,包括电刷板,电刷管,可滑动地布置于每个电刷管内的电刷,电感元件和插头,其中,电刷板包括上侧和相对的下侧;电刷管在所述上侧固定;每个电刷经由一电感元件与相应的插头插脚电连接;并且电感元件从所述上侧到所述下侧竖直地布置,该电感元件包括第一接线腿和第二接线腿,所述第一接线腿电连接于电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腿在所述下侧电连接于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电刷管和两个电感元件,电刷管和电感元件均在直径方径向上彼此相对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接线腿沿直线延伸到所述相应的插头插脚,而无任何弯曲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刷板系统,其特征在于,电刷板设置有容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鱼兰琼高德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博泽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