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工程用电缆敷设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力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力工程用电缆敷设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力工程电缆可采用架空和墙壁敷设方式,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也将逐步为直埋敷设方式所取代。直埋敷设可以保证电缆安全可靠、安装更换方便和市容美观等。但在现有技术中,电缆敷设装置一般采用竖置式,整体重心过高造成不稳定,同时也给线轮的拆装更换带来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电力工程用电缆敷设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力工程用电缆敷设装置,包括用于施加移动力的施力装置,还包括用于支撑移动的底盘装置,所述底盘装置上面安装有线轮装置,所述线轮装置一侧设置有防损装置。进一步地:所述防损装置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前方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上分别安装有胶辊,所述胶辊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形状为T型,所述第二支架形状为到L型,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平行。电缆穿过所述第一支 ...
【技术保护点】
1.电力工程用电缆敷设装置,包括用于施加移动力的施力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移动的底盘装置(1),所述底盘装置(1)上面安装有线轮装置(3),所述线轮装置(3)一侧设置有防损装置(4)。/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工程用电缆敷设装置,包括用于施加移动力的施力装置(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移动的底盘装置(1),所述底盘装置(1)上面安装有线轮装置(3),所述线轮装置(3)一侧设置有防损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损装置(4)包括第一支架(401),所述第一支架(401)前方设置有第二支架(403),所述第一支架(401)和所述第二支架(403)上分别安装有胶辊(402),所述胶辊(40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401)和所述第二支架(403)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架(401)形状为T型,所述第二支架(403)形状为到L型,所述第一支架(401)和所述第二支架(403)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损装置(4)包括第一支架(401),所述第一支架(401)前方设置有第三支架(404),所述第一支架(401)和所述第三支架(404)上分别安装有胶辊(402),所述胶辊(402)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架(401)和所述第三支架(404)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支架(404)与所述第一支架(401)呈45度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工程用电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装置(2)包括对称设置的连接板(201),所述连接板(201)之间安装有拉杆(202),所述拉杆(2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