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包括滑块本体、油缸和侧抽组件,所述油缸上设有拉杆且嵌入滑块本体的右侧,所述滑块本体的前侧为横向成型部,所述侧抽组件设有至少一个在滑块本体的一侧,所述侧抽组件的上方设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与滑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侧抽组件接触且推动侧抽组件在X轴方向的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在开模时,通过油缸驱动滑块本体向外移动,X轴方向进行脱模,当滑块本体的推块抵到侧抽滑座上的限位台阶时,带动侧滑座向外移动,从而侧滑块沿着第一凸条脱离制品进行Y轴方向的脱模,这样子无需在下模的位置设置斜导柱来延时抽芯,模具内部结构变简单和变紧凑,节省空间。
A slider linkage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滑块联动机构
本技术涉及模具结构
,具体是一种滑块联动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是生产各种工业产品的重要工艺装备,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塑料制品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船舶和汽车等工业部门的推广应用,注塑模具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有的制品的上端面面积较大、且其侧部设置有内凹结构,现有的模具结构其在前模脱模的同时带动侧部滑块移动,由于前模和制品的接触面积较大,且侧部滑块和内凹结构的同时分离,使得制品易粘前模,进而使得制品需要额外费人力、时间和前模完成分离,使得模具的生产效率低。所以需对制品侧抽方向进行延时脱模,现有的在一模多腔的模具中,各个型腔中的侧抽芯通过斜导柱来实现,这不仅加大了模具的尺寸,而且使模具结构复杂,流道也不方便排布。研究如何实现相同动作的侧抽滑块联动,减少斜导柱的使用量,能够让模具更加紧凑体积小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块联动机构,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技术问题。为实现前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包括滑块本体、油缸和侧抽组件,所述油缸上设有拉杆且嵌入滑块本体的右侧,所述滑块本体的前侧为横向成型部,所述侧抽组件设有至少一个在滑块本体的一侧,所述侧抽组件的上方设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与滑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侧抽组件接触且推动侧抽组件在X轴方向的移动。所述侧抽组件包括侧滑座和侧滑块,所述侧滑块的右端为纵向成型部,所述纵向成型部与横向成型部接触配合,所述侧滑块在侧滑座上滑动,所述侧滑座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向滑块本体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凸条,所述侧滑块的底端设有第一滑槽,所述侧滑块的第一滑槽对应插入第一凸条上;所述侧滑座的后端设有凸台,所述推块在凸台上且与凸台接触。所述凸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前后两侧设有限位台阶,所述推块顶端为联动部,所述联动部的纵向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推块的底端与滑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侧滑座的下方设有滑台,所述滑台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侧滑座的下方设有第二凸条,所述侧滑座对应插入滑台上且在滑台上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在开模时,通过油缸驱动滑块本体向外移动,X轴方向进行脱模,当滑块本体的推块抵到侧抽滑座上的限位台阶时,带动侧滑座向外移动,从而侧滑块沿着第一凸条脱离制品进行Y轴方向的脱模,这样子无需在下模的位置设置斜导柱来延时抽芯,模具内部结构变简单和变紧凑,节省空间,在前模初始脱模时,由于滑块本体上的横向成型部深入制品的内凹结构,先进行X轴方向的脱模,其使得制品在脱模过程中不会粘上模,进而模具的上模、侧滑块和制品完成分离时不会发生粘上模的现象,脱模迅速,确保模具的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安装示意图;图2:一种滑块联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侧滑座结构示意图;图4:侧滑块结构示意图;图5:侧滑块仰视图;图6:一种滑块联动机构脱模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具体实施例1:请参阅图1到图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包括下模座7、滑块本体1、油缸2和侧抽组件6,所述下模座7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滑块本体1在安装部内,所述油缸2上设有拉杆3且所述拉杆3嵌入滑块本体1的右侧,所述滑块本体1的前侧为横向成型部101,所述侧抽组件6设在滑块本体1的左右两侧,所述侧抽组件6与下模座7滑动连接,所述侧抽组件6的上方设有推块5,所述推块5的一端与滑块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推块5的另一端与侧抽组件6接触且推动侧抽组件6在X轴方向的移动。所述侧抽组件6包括侧滑座602和侧滑块601,所述侧滑块601的右端为纵向成型部601-2,所述纵向成型部601-2与横向成型部101接触配合,所述侧滑块601在侧滑座602上滑动,所述侧滑座602的前端设有开口602-2,所述油缸2通过油缸2固定座固定在下模座7上,通过油缸2驱动拉杆3运动,进而驱动滑块本体1运动;所述开口602-2上设有向滑块本体1方向倾斜设置的第一凸条602-3,所述侧滑块601的底端设有第一滑槽601-1,所述侧滑块601的第一滑槽601-1对应插入第一凸条602-3上;所述侧滑块60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限位挡板603,所述限位挡板603与下模座7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侧滑座602的后端设有凸台602-1,所述推块5在凸台602-1上且与凸台602-1接触。所述凸台602-1上设有凹槽602-1-1,所述凹槽602-1-1的前后两侧设有限位台阶602-1-2,所述推块5顶端为联动部501,所述联动部501的纵向截面为T型结构,所述推块5的底端与滑块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侧滑座602的下方设有滑台604,所述滑台604上设有第二滑槽,所述侧滑座602的下方设有第二凸条602-4,所述侧滑座602对应插入滑台604上且在滑台604上滑动。当推块5在凹槽602-1-1内向右侧滑动到限位台阶602-1-2后,在油缸2的拉力作用下,所述推块5持续向外移动,同时带动侧滑座602向右移动,所述侧滑块601前后两侧都固设有限位挡板603,从而在侧滑座602移动的时候,所述侧滑块601沿着第一凸条602-3往制品的外侧进行Y轴方向的脱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在开模时,通过油缸驱动滑块本体向外移动,X轴方向进行脱模,当滑块本体的推块抵到侧抽滑座上的限位台阶时,带动侧滑座向外移动,从而侧滑块沿着第一凸条脱离制品进行Y轴方向的脱模,这样子无需在下模的位置设置斜导柱来延时抽芯,模具内部结构变简单和变紧凑,节省空间,在前模初始脱模时,由于滑块本体上的横向成型部深入制品的内凹结构,先进行X轴方向的脱模,其使得制品在脱模过程中不会粘上模,进而模具的上模、侧滑块和制品完成分离时不会发生粘上模的现象,脱模迅速,确保模具的生产效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前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本体、油缸和侧抽组件,所述油缸上设有拉杆且嵌入滑块本体的右侧,所述滑块本体的前侧为横向成型部,所述侧抽组件设有至少一个在滑块本体的一侧,所述侧抽组件的上方设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与滑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侧抽组件接触且推动侧抽组件在X轴方向的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滑块本体、油缸和侧抽组件,所述油缸上设有拉杆且嵌入滑块本体的右侧,所述滑块本体的前侧为横向成型部,所述侧抽组件设有至少一个在滑块本体的一侧,所述侧抽组件的上方设有推块,所述推块的一端与滑块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推块的另一端与侧抽组件接触且推动侧抽组件在X轴方向的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滑块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抽组件包括侧滑座和侧滑块,所述侧滑块的右端为纵向成型部,所述纵向成型部与横向成型部接触配合,所述侧滑块在侧滑座上滑动,所述侧滑座的前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有向滑块本体方向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望斌,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晶木模具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