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层光剥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192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纤激光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包层光剥除装置,该包层光剥除装置包括无源光纤;无源光纤的包层的中间段设有第一刻蚀区域、第二刻蚀区域和第三刻蚀区域;第一刻蚀区域与入射方向的所述包层连接,第三刻蚀区域与出射方向的所述包层连接;沿激光传输的方向第一刻蚀区域、第二刻蚀区域和第三刻蚀区域的纹路密度逐渐递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包层光剥除装置,通过在包层表面刻蚀纹路,破坏表面结构平整性,使包层内模式较差的激光和未被吸收的泵浦光不满足全反射,透射出来。由此来解决装置局部温度过高的隐患,降低整个剥除装置的温度,延长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包层光剥除的效率,改善激光器的光束质量。

A kind of coating stripp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包层光剥除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纤激光器
,特别涉及一种包层光剥除装置。
技术介绍
光纤激光器因具有转化效率高,光束质量好,结构紧凑,散热方便等优点,使其应用不再局限于切割、焊接等工业方面,被广泛应用在通信、传感、医疗、军事等领域,同时带动了许多新兴产业的发展。随着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功率的不断提升,对激光器核心器件有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合束器、光纤光栅、增益光纤等。为了得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的激光,需要将包层光通过模式剥除装置滤除,并且激光器功率越大,对包层剥除装置的要求越高。包层光剥除的成分主要是进入包层的模式较差的激光和增益光纤未吸收的泵浦光,其原理是指通过破坏光纤包层结构,或者在包层表面涂抹高折射率材料等,破坏包层光全反射的条件,使其泄露出来,并且不影响纤芯激光的传输。根据此原理,把光纤包层内传输的模式较差的激光以及未被增益光纤吸收的泵浦光,通过该技术剥离出来,获得纤芯传输模式较好的激光成份。包层光剥除技术一直是高功率光纤激光器难以攻克的问题,尤其体现在千瓦量级以上,主要表现为被剥除的光太强,转化成的热量太高,将器件烧坏,以至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包层光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无源光纤;/n所述无源光纤的包层的中间段设有第一刻蚀区域、第二刻蚀区域和第三刻蚀区域;所述第一刻蚀区域、所述第二刻蚀区域和所述第三刻蚀区域沿激光传输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刻蚀区域与入射方向的所述包层连接,所述第三刻蚀区域与出射方向的所述包层连接;沿激光传输的方向所述第一刻蚀区域、所述第二刻蚀区域和所述第三刻蚀区域的纹路密度逐渐递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包层光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源光纤;
所述无源光纤的包层的中间段设有第一刻蚀区域、第二刻蚀区域和第三刻蚀区域;所述第一刻蚀区域、所述第二刻蚀区域和所述第三刻蚀区域沿激光传输的方向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刻蚀区域与入射方向的所述包层连接,所述第三刻蚀区域与出射方向的所述包层连接;沿激光传输的方向所述第一刻蚀区域、所述第二刻蚀区域和所述第三刻蚀区域的纹路密度逐渐递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层光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涂覆层和第二涂覆层;所述第一涂覆层和所述第二涂覆层均包裹在所述包层外,所述第一涂覆层和所述第二涂覆层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刻蚀区域和所述第二刻蚀区域的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层光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涂覆层与所述第一刻蚀区域间隔预设距离,包裹在入射方向的所述包层外;所述第二涂覆层与所述第二刻蚀区域间隔预设距离,包裹在出射方向的所述包层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层光剥除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石英套管;所述石英套管悬空套设在所述第一刻蚀区域和所述第二刻蚀区域外;所述石英套管的第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一涂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信征李立波闫大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锐科光纤激光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