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4138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6: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所述锥形底盘与所述称重仓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锥形底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气缸活动连接,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气缸活动连接,所述封堵筒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与所述锥形底盘固定连接,达到能够大规模精确测量出配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重量,配制出的混凝土和实验室理论配比确定的混凝土强度无差异性,避免对建筑施工造成危害的目的。

An efficient and accurate concrete batching and weigh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建筑材料之一,是由胶凝材料、颗粒状集料(也称骨料)、以及必要时加入外加剂和掺和料按一定比例配制,经均匀搅拌、密实成型和养护硬化而成的一种人工石材。但是在配制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所需质量较大,无法精确测量出配制混凝土时原材料的重量,导致配制出的混凝土和实验室理论配比确定的混凝土强度有所差异,对于一些对于混凝土强度要求较高的建筑施工无法达到规定要求,对于建筑施工危害更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在配制混凝土时,由于混凝土所需质量较大,无法精确测量出配制混凝土原材料的重量,导致配制出的混凝土和实验室理论配比确定的混凝土强度有所差异,对建筑施工造成危害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一种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所述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包括支架、称重仓、储料仓和称重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n所述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包括支架、称重仓、储料仓和称重组件,所述称重仓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储料仓置于所述称重仓的上方,所述储料仓上具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横截面呈锥形结构设置;/n所述称重组件包括锥形底盘、导管、支撑板、连接杆、第一气缸、第一活塞杆、挡板、导向柱、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封堵筒和第一重量传感器,所述锥形底盘上具有第二出料口,所述锥形底盘与所述称重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称重仓的内部,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称重仓的底部,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锥形底盘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包括支架、称重仓、储料仓和称重组件,所述称重仓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储料仓置于所述称重仓的上方,所述储料仓上具有第一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的横截面呈锥形结构设置;
所述称重组件包括锥形底盘、导管、支撑板、连接杆、第一气缸、第一活塞杆、挡板、导向柱、第二气缸、第二活塞杆、封堵筒和第一重量传感器,所述锥形底盘上具有第二出料口,所述锥形底盘与所述称重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称重仓的内部,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称重仓的底部,所述支撑板通过连接杆与所述锥形底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锥形底盘的内部,所述第一气缸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的上端面,所述第一活塞杆与所述第一气缸活动连接,所述挡板与所述第一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一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所述导向柱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柱呈锥形结构设置,且所述导向柱与所述出料口相互契合,所述第二气缸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一气缸的一端,所述第二活塞杆与所述第二气缸活动连接,所述封堵筒与所述第二活塞杆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第二活塞杆远离所述第二气缸的一端,所述第一重量传感器与所述锥形底盘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锥形底盘的下端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连接杆均匀分布在所述锥形底盘的内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料称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包括连接部、弯折部和延展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料口连通,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弯折部的一端连通,所述弯折部的另一端与所述延展部连通,且所述弯折部为弧面结构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效且精准称量的混凝土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达光范红波应春莉杨宇鹏白剑锋杨志伟尚栋颜鲁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重庆鲁汶智慧城市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易景盈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