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天线及天线矩阵,其中,该天线包括:天线电路板、射频板,该天线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微带天线,还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顶针,该第一顶针位于该天线电路板和该射频板之间;该第一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射频板上,该第一顶针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解决了PCB天线安装效率低和安装错误率比较高的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降低了安装错误率。
An antenna and antenna matri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天线及天线矩阵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天线及天线矩阵。
技术介绍
目前,印刷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简称为PCB)天线,天线通过连接电缆引出后,再通过射频连接器和射频放大器相连,在固定的通信频段,在一些情况下,该PCB天线为了达到高增益,用一根天线很难满足所有频段的需求,因此就需要采用多个天线组成PCB天线矩阵。PCB天线矩阵的每个天线都有连接电缆,在实际使用安装时,该连接电缆非常容易和射频连接器连接错误,导致天线和射频放大器不匹配,并且该连接电缆在安装使用时容易扯断或者接触不良,连接电缆和射频连接器本身也需要组装测试,这样增加了很多人力和物料成本。针对相关技术中,PCB天线安装效率低和安装错误率比较高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PCB天线安装效率低和安装错误率比较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天线及天线矩阵,以至少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该天线包括:天线电路板、射频板,所述天线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微带天线,还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射频板上,所述第一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固定并连接在所述射频板接地端,所述第二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三顶针的一端固定并连接在所述射频板接地端,所述第三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的中间。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所述紧固组件用于缩小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螺柱、第二螺柱、第一锁定螺钉和第二锁定螺钉,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均固定于所述射频板上,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中间,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一端穿过所述天线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螺柱连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一端穿过所述天线电路板与所述第二螺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包括:针头、针管和弹簧,所述针头一端设置在所述针管的管体内,所述弹簧设置所述针管的管体的内部,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针头一端和所述针管的管体内底部之间,所述针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射频板上,所述针头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天线矩阵,所述天线矩阵包括:天线电路板、第一顶针、第四顶针和射频板;所述天线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微带天线和第二微带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微带天线和所述第二微带天线接收的射频信号的频段不同;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四顶针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射频板上,所述第一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所述第一顶针连接所述射频板和所述第一微带天线,实现所述天线中射频信号的传输;所述第四顶针的一端固定在射频板上,所述第四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所述第四顶针连接所述射频板和所述第二微带天线,实现该天线中射频信号的传输。进一步地,所述天线矩阵还包括: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固定并连接在所述射频板接地端,所述第二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接地点连接;所述第三顶针的一端固定并连接在所述射频板接地端,所述第三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的中间。进一步地,所述天线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所述紧固组件用于缩小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螺柱、第二螺柱、第一锁定螺钉和第二锁定螺钉,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均固定于所述射频板上,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四顶针位于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中间,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一端穿过所述天线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螺柱连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一端穿过所述天线电路板与所述第二螺柱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顶针和所述第四顶针均包括:针头、针管和弹簧,所述针头一端设置在所述针管的管体内,所述弹簧设置所述针管的管体的内部,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针头一端和所述针管的管体内底部之间,所述针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射频板上,所述针头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通过本技术,该天线中的天线电路板和射频板之间通过第一顶针电性连接,该第一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该射频板上,该第一顶针的另一端与该天线电路板上第一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该第一顶针连接该射频板和该第一微带天线,实现该天线中射频信号的传输,该天线上第一顶针替代了相关技术中的天线上的连接电缆,解决了PCB天线安装效率低和安装错误率比较高的问题,提高了安装效率,并且降低了安装错误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剖面图一;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电路板的结构原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剖面图二;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的局部剖面图三;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紧固组件的结构剖面图;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顶针的结构剖面图;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矩阵的结构原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矩阵中微带天线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矩阵中微带天线反面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天线矩阵的局部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1:天线电路板;12:第一顶针;13:射频板;21:第一微带天线;31:第二顶针;32:第三顶针;41:紧固组件;51:第一螺柱51;52:第二螺柱;53:第一锁定螺钉;54:第二锁定螺钉;61:针头;62:弹簧;63:针管;71:第二微带天线;91:馈电点;92:接地点;101:第四顶针101。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天线,该天线包括:天线电路板、射频板,所述天线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n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射频板上,所述第一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该天线包括:天线电路板、射频板,所述天线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还至少包括一个第一顶针,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
所述第一顶针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射频板上,所述第一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第二顶针和第三顶针;
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所述第二顶针的一端固定并连接在所述射频板接地端,所述第二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接地点连接;
所述第三顶针的一端固定并连接在所述射频板接地端,所述第三顶针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接地点连接,其中,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第二顶针和所述第三顶针的中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位于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所述紧固组件用于缩小所述天线电路板和所述射频板之间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螺柱、第二螺柱、第一锁定螺钉和第二锁定螺钉,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均固定于所述射频板上,所述第一顶针位于所述第一螺柱和所述第二螺柱中间,所述第一锁定螺钉一端穿过所述天线电路板与所述第一螺柱连接,所述第二锁定螺钉一端穿过所述天线电路板与所述第二螺柱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针包括:针头、针管和弹簧,所述针头一端设置在所述针管的管体内,所述弹簧设置所述针管的管体的内部,且所述弹簧位于所述针头一端和所述针管的管体内底部之间;所述针管固定连接在所述射频板上,所述针头与所述第一微带天线的馈电点连接。
6.一种天线矩阵,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矩阵包括:天线电路板、第一顶针、第四顶针和射频板;
所述天线电路板上设置有第一微带天线和第二微带天线,其中,所述第一微带天线和所述第二微带天线接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传彬,杨剑峰,袁勇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维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