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程开关的限位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0103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程开关的限位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面设置有推进轴与杆座,所述杆座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所述转轴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置有销座,所述垫片的前端面设置有活动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活动螺栓与销座,活动螺栓控制支杆在导轨槽中前后移动,销座将活动螺栓固定在转轴中使其跟随转轴转动,当工件触碰力度较大时,支杆可由前后移动转换为旋转运动,可以对支杆起到缓冲作用,有利于延长支杆的使用寿命,通过设置杆座与限位杆,杆座支撑限位杆,限位杆限制推进轴的运动,防止开关因为推进力度过大而损坏,使装置可以正常运转。

A limit mechanism of travel switc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程开关的限位机构
本技术涉及限位机构
,具体为一种行程开关的限位机构。
技术介绍
行程开关是位置开关(又称限位开关)的一种,是一种常用的小电流主令电器,利用限位块的碰撞使其触头动作来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达到一定的控制目的,通常,这类开关被用来限制机械运动的位置或行程,使运动机械按一定位置或行程自动停止、反向运动、变速运动或自动往返运动等,行程开关在使用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开关失效的情况,即行程开关的触头在触碰到限位块后无法实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因此,目前在行程开关使用的时候,普遍使用两个行程开关顺次碰撞限位块来限位,即在主行程开关后设置一个备用行程开关,在主行程开关失效后,备用行程开关最终会触碰起作用,达到接通或分断控制电路的目的。存在以下问题:1、传统的行程开关如果遇到工件碰撞力度过大,开关支杆承受不了工件带来的推动力,影响开关支杆的使用寿命。2、传统开关内部的推动部件没有限制装置,不利于对开关内部部件的保护,从而影响开关的整体运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程开关的限位机构,包括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前端面设置有螺钉(17),所述外壳(10)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座(2),所述外壳(10)的内侧面设置有推进轴(11)与杆座(12),所述推进轴(11)的下端面设置有推杆(14),所述推杆(14)的下端面设置有拨片(15),所述拨片(15)的下端面设置有按钮开关(16),所述杆座(1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13),所述连接座(2)的前端面设置有支杆(3),所述支杆(3)的前端面设置有转轴(7)与导轨槽(4),所述支杆(3)的上端面设置有滚轮(1),所述转轴(7)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一侧设置有销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程开关的限位机构,包括外壳(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的前端面设置有螺钉(17),所述外壳(10)的上端面设置有连接座(2),所述外壳(10)的内侧面设置有推进轴(11)与杆座(12),所述推进轴(11)的下端面设置有推杆(14),所述推杆(14)的下端面设置有拨片(15),所述拨片(15)的下端面设置有按钮开关(16),所述杆座(12)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杆(13),所述连接座(2)的前端面设置有支杆(3),所述支杆(3)的前端面设置有转轴(7)与导轨槽(4),所述支杆(3)的上端面设置有滚轮(1),所述转轴(7)的内侧面设置有固定座(9),所述固定座(9)的一侧设置有销座(8),所述导轨槽(4)的前端面设置有垫片(6),所述垫片(6)的前端面设置有活动螺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程开关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钉(17)固定连接于外壳(10)的前端面,所述连接座(2)固定连接于外壳(10)的上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程开关的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轴(11)活动连接于外壳(10)的内侧面,所述杆座(12)固定连接于外壳(10)的内侧面。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卫明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创新自动化控制仪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