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4004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5: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包括主体、垫块和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引脚孔,所述垫块安装在主体内壁的底部,且垫块安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安置在主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且散热机构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的上方安装有上盖,且上盖与主体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主体的外壁设置有滑道,且滑道的内壁安置有卡孔,所述主体的外侧安装有保护环,且保护环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具有可以避免电容器与主体中存在缝隙,从而降低了电容器的引脚在晃动时发生断裂的可能,而且引热片能够将电容器表面的热量引至散热片,从而提高了电容器的散热效率的好处。

A cooling structure of capac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就构成了电容器。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电容器的电容量在数值上等于一个导电极板上的电荷量与两个极板之间的电压之比,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是对电容器进行散热的结构,降低电容器损坏的辅助设备。市场上的电容器在使用时没有辅助散热的结构,导致电容器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可能因为没有及时的散热而导致电容器发生损伤,从而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解决了市场上的电容器在使用时没有辅助散热的结构,导致电容器在长时间的使用时可能因为没有及时的散热而导致电容器发生损伤,从而降低电容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包括主体、垫块和散热机构,所述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引脚孔,所述垫块安装在主体内壁的底部,且垫块安与主体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机构安置在主体内壁的左右两侧,且散热机构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的上方安装有上盖,且上盖与主体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主体的外壁设置有滑道,且滑道的内壁安置有卡孔,所述主体的外侧安装有保护环,且保护环与主体之间为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机构包括耐热橡胶层、引热片、转轴和散热片,所述散热机构的内部安装有热橡胶层,且热橡胶层的上方贯穿有引热片,所述引热片的底部连接有转轴,且转轴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片,所述所述引热片与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转轴与散热片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散热机构的内壁与耐热橡胶层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且散热机构与耐热橡胶层之间为粘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散热片通过转轴与引热片构成转动结构,且散热片的转动范围为0-90°。优选的,所述上盖底部包括弹簧和顶板,所述上盖的底部固定有弹簧,且弹簧的底部焊接有顶板,所述顶板的直径为上盖的二分之一,且顶板通过弹簧与上盖构成弹性结构。优选的,所述保护环包括滑块、按杆和卡块,所述保护环的内壁焊接有滑块,且滑块的上方贯穿有按杆,所述按杆与滑块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按杆的底部安置有卡块,且卡块与按杆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保护环通过滑块与主体构成升降结构,且保护环通过滑块与滑道构成滑动结构。优选的,所述保护环通过卡块与与主体构成固定结构,按杆通过卡块与卡孔构成卡合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通过耐热橡胶层的使用,可以避免电容器与主体中存在缝隙,从而降低了电容器的引脚在晃动时发生断裂的可能,而且引热片能够将电容器表面的热量引至散热片,从而提高了电容器的散热效率,使得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更长,通过弹簧和顶板的使用,可以提高电容器在主体内部的稳定能力,防止电容器在主体中发生晃动,避免了电容器与主体内壁之间发生摩擦,进而防止了电容器的外表面发生破损,通过保护环的使用,可以对散热片进行保护,防止散热片在不使用时受到损伤,提高了装置对散热片的白哦胡能力,防止了因为散热片受损而对电容器的散热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保护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主体,2、引脚孔,3、垫块,4、散热机构,401、耐热橡胶层,402、引热片,403、转轴,404、散热片,5、上盖,501、弹簧,502、顶板,6、滑道,7、卡孔,8、保护环,801、滑块,802、按杆,803、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外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保护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包括,包括主体1、引脚孔2、垫块3、散热机构4、耐热橡胶层401、引热片402、转轴403、散热片404、上盖5、弹簧501、顶板502、滑道6、卡孔7、保护环8、滑块801、按杆802和卡块803,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引脚孔2,垫块3安装在主体1内壁的底部,且垫块3安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散热机构4安置在主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且散热机构4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上盖5,且上盖5与主体1之间为螺纹连接,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滑道6,且滑道6的内壁安置有卡孔7,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保护环8,且保护环8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散热机构4包括耐热橡胶层401、引热片402、转轴403和散热片404,散热机构4的内部安装有热橡胶层401,且热橡胶层401的上方贯穿有引热片402,引热片402的底部连接有转轴403,且转轴403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片404,引热片402与转轴4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转轴403与散热片404之间为活动连接,散热机构4的内壁与耐热橡胶层401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且散热机构4与耐热橡胶层401之间为粘接连接,散热片404通过转轴403与引热片402构成转动结构,且散热片404的转动范围为0-90°,将电容器塞入主体1中,接着耐热橡胶层401对电容器进行固定,使得引热片402与电容器的外表面相接触,接着通过转轴403打开散热片404,然后固定住散热片404,通过耐热橡胶层401的使用,可以避免电容器与主体1中存在缝隙,从而降低了电容器的引脚在晃动时发生断裂的可能,而且引热片402能够将电容器表面的热量引至散热片404,从而提高了电容器的散热效率,使得电容器的使用寿命更长。上盖5底部包括弹簧501和顶板502,上盖5的底部固定有弹簧501,且弹簧501的底部焊接有顶板502,顶板502的直径为上盖5的二分之一,且顶板502通过弹簧501与上盖5构成弹性结构,旋上上盖5,在弹簧501的作用下,顶板502对电容器进行压制,通过弹簧501和顶板502的使用,可以提高电容器在主体1内部的稳定能力,防止电容器在主体1中发生晃动,避免了电容器与主体1内壁之间发生摩擦,进而防止了电容器的外表面发生破损。保护环8包括滑块801、按杆802和卡块803,保护环8的内壁焊接有滑块801,且滑块801的上方贯穿有按杆802,按杆802与滑块801之间为活动连接,按杆802的底部安置有卡块803,且卡块803与按杆802之间为固定连接,保护环8通过滑块801与主体1构成升降结构,且保护环8通过滑块801与滑道6构成滑动结构,保护环8通过卡块803与与主体1构成固定结构,按杆802通过卡块803与卡孔7构成卡合结构,向外侧拉动按杆802,接着卡块803与卡孔7分离,接着通过滑块801与滑道6将保护环8滑至主体1的下方,接着按下按杆802,将保护环8固定住,通过保护环8的使用,可以对散热片404进行保护,防止散热片404在不使用时受到损伤,提高了装置对散热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包括主体(1)、垫块(3)和散热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引脚孔(2),所述垫块(3)安装在主体(1)内壁的底部,且垫块(3)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机构(4)安置在主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且散热机构(4)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上盖(5),且上盖(5)与主体(1)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滑道(6),且滑道(6)的内壁安置有卡孔(7),所述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保护环(8),且保护环(8)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包括主体(1)、垫块(3)和散热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底部设置有引脚孔(2),所述垫块(3)安装在主体(1)内壁的底部,且垫块(3)与主体(1)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机构(4)安置在主体(1)内壁的左右两侧,且散热机构(4)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主体(1)的上方安装有上盖(5),且上盖(5)与主体(1)之间为螺纹连接,所述主体(1)的外壁设置有滑道(6),且滑道(6)的内壁安置有卡孔(7),所述主体(1)的外侧安装有保护环(8),且保护环(8)与主体(1)之间为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降温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机构(4)包括耐热橡胶层(401)、引热片(402)、转轴(403)和散热片(404),所述散热机构(4)的内部安装有耐热橡胶层(401),且耐热橡胶层(401)的上方贯穿有引热片(402),所述引热片(402)的底部连接有转轴(403),且转轴(403)的外侧安装有散热片(404),所述引热片(402)与转轴(403)之间为固定连接,且转轴(403)与散热片(404)之间为活动连接,所述散热机构(4)的内壁与耐热橡胶层(401)的外壁之间紧密贴合,且散热机构(4)与耐热橡胶层(401)之间为粘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封其伟
申请(专利权)人:希拓电气常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