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子墨专利>正文

一种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的背触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7117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的背触盘,包括传感定位元件和射频指纹传感元件;所述传感定位元件设置于智能设备外表面,与核心处理器电连接,可识别手指在背面传感定位元件上的点触、滑动操作,将所述点触、滑动操作的位置感应数据发送至核心处理器;所述射频指纹传感元件内置于背触盘内部,上方覆盖背面传感定位元件,下放连接核心处理器,所述射频指纹传感元件发射微量的射频信号,穿透手指的表皮层获取里层的纹路以得到指纹信息,将射频反馈回来的指纹信息输送至核心处理器;核心处理器对位置感应数据显示在智能设备的前主触显示屏上;将射频反馈的指纹信息解码得到用户指纹和接触状态。

A back touch panel set on the back of intelligent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的背触盘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智能化数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的背触盘。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通讯技术发展,智能设备出现并根深蒂固的植入现代人生活中,改变着人类的生活习惯,提高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人们使用手机社交、阅读、视频、游戏、做生意……,为了兼顾众多需求智能设备在外观设计上已基本成熟定型。如图1(a)所示,以智能手机为例,主流设计正面为主触摸显示盘、听筒、附摄像头等;侧面为音量键、锁屏键等;背面为指纹识别盘1、主摄像头等。渐已固定的设计样式也统一了使用手势与习惯:用一只手滑屏来实现电子书或视频的翻页;用一只手使用软键盘实现文字输入;用一只手按住音频按钮来发出语音……。上述所有习以为常的操作都基于另一只手在持握手机的前提下。现有的主流智能设备设计基于用眼睛去识别屏幕信息、双手操作,因而有如下缺陷:无论右手或左手操作触屏,骨骼、肌肉群处于非舒适区(例如,食指去接触屏时,手腕及其别扭);一手持设备另一手操作,养成很多低头族,导致出行安全隐患;现有的触屏方式使用眼睛识别、使用手指实现触屏点击,而由于便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的背触盘,其特征在于,用于识别触点、判断触点移动和识别指纹的信息,包括背面传感定位元件(3)、射频指纹传感元件(6);/n所述背面传感定位元件(3)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与智能设备内部的核心处理器(7)电连接;/n根据手指在背面传感定位元件(3)上的点触操作,将点触操作的位置感应数据发送至核心处理器(7);/n所述射频指纹传感元件(6)设置于背触盘内部,被背面传感定位元件(3)覆盖在下面,与所述核心处理器(7)电连接;/n所述射频指纹传感元件(6)发射微量的射频信号,获取手指的纹路以得到指纹信息,将射频反馈回来的指纹信息输送至核心处理器(7);/n所述核心处理器(7)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的背触盘,其特征在于,用于识别触点、判断触点移动和识别指纹的信息,包括背面传感定位元件(3)、射频指纹传感元件(6);
所述背面传感定位元件(3)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与智能设备内部的核心处理器(7)电连接;
根据手指在背面传感定位元件(3)上的点触操作,将点触操作的位置感应数据发送至核心处理器(7);
所述射频指纹传感元件(6)设置于背触盘内部,被背面传感定位元件(3)覆盖在下面,与所述核心处理器(7)电连接;
所述射频指纹传感元件(6)发射微量的射频信号,获取手指的纹路以得到指纹信息,将射频反馈回来的指纹信息输送至核心处理器(7);
所述核心处理器(7)根据所述位置感应数据将操作显示在智能设备的前主触显示屏(8)上,并将射频反馈的指纹信息解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的背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背面传感定位元件(3)由外及里依次包括覆膜层、触摸感应电极和触摸识别电路;所述覆膜层粘接在触摸感应电极的表面,所式触摸感应电极与触摸识别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置于智能设备背面的背触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识别电路用于根据触摸感应电极检测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子墨
申请(专利权)人:郭子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