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露一种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其包括点胶针头、送胶管体、气压驱动模块以及气体阀,气体阀包括阀本体、弹性软管、以及进气结构,阀本体的中空结构形成为加压舱。其中,当进气结构送气进入阀本体的加压舱且加压舱的内压升高至预定压力时,弹性软管呈现缩颈状态,胶水通过并进给至点胶针头完成点胶操作;而当进气结构停止送气进入阀本体且加压舱的内压降低至另一预定压力后,弹性软管由缩颈状态回复至原未缩颈状态,由此点胶针头内的残胶回吸而远离针头开口端。藉此以解决点胶装置残胶和溢胶问题。
Double air pressure micro dispens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点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微量点胶装置。
技术介绍
点胶机是用于将胶材涂覆、灌封于产品表面或产品内部的自动化机器。工业上,点胶机可用来作为定量气体或液体填充涂布,其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IC封装、印刷电路板(PCB)组装、计算机及手机外壳封装、液晶显示器(LCD)框胶、玻璃基版封装等。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现有点胶机装置10”的剖面图,图2是现有点胶机装置10”进胶过程的剖面图(状态一),图3是现有点胶机装置10”点胶过程的剖面图(状态二)。现有点胶装置10”通常有包含进胶和点胶两个过程。在进胶过程中(如图2所示),气压驱动柱塞1402沿送胶管体14向上移动,使胶水沿胶水进给道1404向下并向点胶针头12方向进给。在点胶过程中(如图3所示),气压驱动柱塞1402沿送胶管体14向下移动,以压迫下方的胶水向下并自点胶针头12滴出。在点胶操作后,气压带动柱塞反方向移动,以进行下一个点胶作业。但由于胶水有一定黏度,每次点胶后都会有残留在针头上的胶水溢出,此残胶现象在小胶量或高黏度胶水的点胶作业中尤其明显,因此现有的点胶机大多是应用在低粘度胶水的低速点胶作业中。然而,在许多电子产品生产中,需要使用高粘度强力胶水进行高速、较小胶点打胶。现有点胶机在这种高速状态下打胶会产生严重的漏胶点、拉丝、胶点大小不匀等问题,从而影响点胶精度和产品质量。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提供一种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用于连续点胶作业中,能解决点胶装置残胶和溢胶问题,且胶水适用性广、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用于连续点胶作业中,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包括点胶针头、送胶管体、气压驱动模块、以及气体阀。点胶针头用以在指定位置点胶。送胶管体设置于点胶针头上方,送胶管体内部设置有柱塞和胶水进给道。气压驱动模块耦接于柱塞,用以驱动柱塞在送胶管体内进行沿送胶管体的纵向运动。气体阀设置于点胶针头和送胶管体之间,包括阀本体、弹性软管、以及进气结构,阀本体的中空结构形成为加压舱,弹性软管设置于加压舱中,且弹性软管内部与送胶管体及点胶针头的内部形成胶水连通道,进气结构耦接于阀本体,用以送气至加压舱中。进一步说明,弹性软管的材质可以为特弗龙。其中,当进气结构送气进入阀本体的加压舱且加压舱的内压升高至预定压力时,弹性软管呈现缩颈状态,胶水通过并进给至点胶针头完成点胶操作;而当进气结构停止送气进入阀本体的加压舱且加压舱的内压降低至另一预定压力后,弹性软管由缩颈状态回复至原未缩颈状态,将点胶针头内的残胶回吸而远离针头开口端。为达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进一步可提出一种双气压式微量点胶方法,用于以往复气压推动方式将胶水自送胶管体推送至点胶针头进行间歇式的连续微量点胶作业中,胶水在推送至点胶针头前,先经过因外部气动压力作用而处于缩颈状态的弹性软管,当完成每一次微量点胶作业后,移除外部气动压力,以使弹性软管回复至正常的未缩颈状态,并将点胶针头中的胶水回吸。进一步说明,弹性软管的材质可以为特弗龙。为达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提出一种微量点胶装置,用以进行连续点胶作业,微量点胶装置包括点胶针头、送胶管体、气压驱动模块、以及气体阀。点胶针头用以在指定位置点胶。送胶管体设置于点胶针头上方,送胶管体内部设置有柱塞和胶水进给道。驱动模块耦接于柱塞,用以驱动柱塞在送胶管体内进行沿送胶管体的纵向运动。驱动模块可以为至少气压驱动、液压驱动和机械驱动中之一。气体阀设置于点胶针头和送胶管体之间,包括阀本体、弹性软管、以及压力控制装置,阀本体的中空结构形成为加压舱,弹性软管设置于加压舱中,且弹性软管内部与送胶管体及点胶针头的内部形成胶水连通道,压力控制装置耦接于阀本体,用以改变加压舱中的气压。进一步说明,弹性软管的材质可以为特弗龙,压力控制装置可以包括至少空气压缩结构和增压结构中之一。其中,当压力控制装置将加压舱的内压升高至预定压力时,弹性软管呈现缩颈状态;而当压力控制装置将加压舱的内压降低至另一预定压力后,弹性软管由缩颈状态回复至原未缩颈状态。为达优点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他优点,本技术的又一实施例可进一步提出一种微量点胶方法,用于以往复推动方式将胶水自送胶管体推送至点胶针头进行间歇式的连续微量点胶作业中,往复推动方式可以为至少气压驱动方式、液压驱动方式和机械驱动方式中之一。胶水在推送至点胶针头前,先经过因外部压力作用而处于缩颈状态的弹性软管,当完成每一次微量点胶作业后,移除外部压力,以使弹性软管回复至正常的未缩颈状态,并将点胶针头中的胶水回吸。进一步说明,弹性软管的材质可以为特弗龙,外部压力可以为至少气动式压力、液动式压力和机械式压力中之一。因此,利用本技术所提供一种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借助气体阀中弹性软管的设置,能解决点胶装置残胶和溢胶问题,且胶水适用性广、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工作效率高。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图1是现有点胶装置的剖面图;图2是现有点胶装置进胶过程的剖面图(状态一);图3是现有点胶装置点胶过程的剖面图(状态二);图4是本技术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的剖视图;图5是本技术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点胶过程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进胶过程与残胶回吸过程的剖视图;以及图7是本技术微量点胶装置的剖视图。附图标记:10”-现有点胶装置10-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12-点胶针头14-送胶管体1402-柱塞1404-胶水进给道16-气压驱动模块18-气体阀1802-阀本体1804-弹性软管1806-进气结构1808-压力控制装置20-微量点胶装置22-加压舱24-驱动模块具体实施方式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横向”、“上”、“下”、“左”、“右”、“竖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用以进行连续点胶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包括:/n点胶针头,用以在指定位置点胶;/n送胶管体,设置于所述点胶针头上方,所述送胶管体内部设置有柱塞和胶水进给道;/n气压驱动模块,耦接于所述柱塞,用以驱动所述柱塞在所述送胶管体内进行沿所述送胶管体的纵向运动;以及/n气体阀,设置于所述点胶针头和所述送胶管体之间,包括阀本体、弹性软管、以及进气结构,所述阀本体的中空结构形成为加压舱,所述弹性软管设置于所述加压舱中,且所述弹性软管内部与所述送胶管体及所述点胶针头的内部形成胶水连通道,所述进气结构耦接于所述阀本体,用以送气至所述加压舱中;/n其中,当所述进气结构送气进入所述阀本体的加压舱且所述加压舱的内压升高至预定压力时,所述弹性软管呈现缩颈状态;而当所述进气结构停止送气进入所述阀本体的加压舱且所述加压舱的内压降低至另一预定压力后,所述弹性软管由所述缩颈状态回复至原未缩颈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用以进行连续点胶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包括:
点胶针头,用以在指定位置点胶;
送胶管体,设置于所述点胶针头上方,所述送胶管体内部设置有柱塞和胶水进给道;
气压驱动模块,耦接于所述柱塞,用以驱动所述柱塞在所述送胶管体内进行沿所述送胶管体的纵向运动;以及
气体阀,设置于所述点胶针头和所述送胶管体之间,包括阀本体、弹性软管、以及进气结构,所述阀本体的中空结构形成为加压舱,所述弹性软管设置于所述加压舱中,且所述弹性软管内部与所述送胶管体及所述点胶针头的内部形成胶水连通道,所述进气结构耦接于所述阀本体,用以送气至所述加压舱中;
其中,当所述进气结构送气进入所述阀本体的加压舱且所述加压舱的内压升高至预定压力时,所述弹性软管呈现缩颈状态;而当所述进气结构停止送气进入所述阀本体的加压舱且所述加压舱的内压降低至另一预定压力后,所述弹性软管由所述缩颈状态回复至原未缩颈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压式微量点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软管的材质为特弗龙。
3.一种微量点胶装置,用以进行连续点胶作业,其特征在于,所述微量点胶装置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金庚,曾全明,张包平,郝海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阿莱思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