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3231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领域,提供了一种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部安装部以及支座,固定部包括第一凸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四凸台、第三限位槽、第一螺纹孔以及第二螺纹孔,安装部包括门折页、螺纹通孔、第五凸台以及第三螺纹孔,支座包括螺杆和底座,通过各组件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温湿度监控仪的快速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温湿度监控仪室内安装固定和野外安装固定,有效防止地上昆虫或腐蚀性物品对温湿度监控仪造成破坏。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moni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属于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温湿度监控仪,是一种用于测量、记录环境温度湿度和控制温湿度设备的仪器,具有温湿度测量、显示、记录、实时时钟、数据通讯和超限报警、设备远程控制等功能。其中ESD无线数显温湿度监控仪的应用十分广泛,ESD无线数显温湿度监控仪具有无线传输,安装灵活调试方便、3.5寸智能液晶彩屏,支持在线升级、监控设备使用双色灯表示监控状态、监控设备可视化动态显示温湿度值,动态显示监控状态图标、监控设备有自动存储数据功能,在通讯异常时可自动保存数据1000条、通讯恢复正常后将记录数据自动传到PC机中。数据记录时间范围可自行调整、无线通讯信号动态显示及信号强度,监控设备支持在线升级,管理软件智能锁定IP、管理员可自由设置监控阻值及防呆功能、管理软件分为管理员账号和普通管理账号,系统权限可独立划分给普通管理账号、监控软件可地图模式显示,异常时通过模拟产线图形确认异常工位信息,准确的找到生产异常现场、监控系统实时监控温湿度值,管理软件对设备参数进行设置、数据记录查询可根据不同时、日期、类型、状态筛选查询,可输出报表、图形、曲线并支持下载、监控软件支持邮箱、微信公众号及短信功能、系统管理模式分为PC管理模式和手机APP管理模式,可实现远程查询远程管理的特点。但是温湿度监控仪一般只适合安装在室内,在野外环境中不便安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结构,旨在解决温湿度监控仪的野外安装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部、安装部以及支座,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凸台、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二凸台、第三凸台、第四凸台、第三限位槽、第一螺纹孔以及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凸台固定在所述第四凸台左侧,所述第二凸台固定在所述第四凸台右侧,所述第一凸台内部设有所述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凸台内部设有所述第二限位槽,所述第四凸台内部设有所述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都垂直于所述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和所述第二限位槽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三限位槽两侧,所述第三凸台竖直固定在所述第四凸台下部,所述第四凸台几何中心处设有所述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凸台左侧与所述第二凸台右侧分别沿所述所述第一凸台左侧长边中线和所述第二凸台右侧长边中线对称分布4个所述第二螺纹孔,所述安装部包括门折页、螺纹通孔、第五凸台以及第三螺纹孔,2个所述第五凸台沿所述第四凸台长边中线对称分布,2个所述第五凸台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台左侧与所述第二凸台右侧,所述第五凸台上设有所述螺纹通孔2个,2个所述螺纹通孔沿所述第五凸台的长边中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五凸台上设有4个所述第三螺纹孔,4个所述第三螺纹孔2个一组沿所述第五凸台的长边中线对称分布,4个所述门折页分别安装与8个所述第二螺纹孔与8个所述第三螺纹孔的位置,所述支座包括螺杆和底座,所述螺杆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螺纹长度相同的螺纹,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固定在所述底座的几何中心处。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形状、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形状和所述第三限位槽的形状由温湿度监控仪的具体形状决定。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孔径和所述第三螺纹孔的孔径与所述门折页上的孔径点心一致,所述门折页与所述第二螺纹孔之间和所述门折页与所述第三螺纹孔与之间采用螺钉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部可以通过所述门折页进行翻转,翻转之后的左右两侧所述安装部可以采用皮筋固定。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凸台、所述第三凸台以及所述第四凸台之间的固定方式可以为焊接连接或一体铸造。本技术可以采用墙壁固定式和支座固定式,可以实现温湿度监控仪室内安装固定和野外安装固定,室内安装固定。安装固定稳固,方便快捷,可以避免地上昆虫或腐蚀性物品对温湿度监控仪造成破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装配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部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野外固定方式图;图4是本技术的室内固定方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不仅能实现温湿度监控仪室内快速安装,也能实现温湿度监控仪野外的快速安装固定。实施例一结合图1和图2可知,本技术为一种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部1、安装部2以及支座3,所述固定部1包括第一凸台101、第一限位槽102、第二限位槽103、第二凸台104、第三凸台105、第四凸台106、第三限位槽107、第一螺纹孔108以及第二螺纹孔109,所述第一凸台101固定在所述第三凸台105左侧,所述第二凸台104固定在所述第三凸台105右侧,所述第一凸台101内部设有所述第一限位槽102,所述第二凸台104内部设有所述第二限位槽103,所述第四凸台106内部设有所述第三限位槽107,所述第一限位槽10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3都垂直于所述第三限位槽107,所述第一限位槽10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三限位槽107两侧,所述第三凸台105竖直固定在所述第四凸台106下部,所述第四凸台106几何中心处设有所述第一螺纹孔108,所述第一凸台101左侧与所述第二凸台104右侧分别沿所述所述第一凸台101左侧长边中线和所述第二凸台104右侧长边中线对称分布4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09,所述安装部2包括门折页201、螺纹通孔202、第五凸台203以及第三螺纹孔204,2个所述第五凸台203沿所述第四凸台106长边中线对称分布,2个所述第五凸台20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1左侧与所述第二凸台104右侧,所述第五凸台203上设有2个所述螺纹通孔202,2个所述螺纹通孔202沿所述第五凸台203的长边中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五凸台203上设有4个所述第三螺纹孔204,4个所述第三螺纹孔2042个一组沿所述第五凸台203的长边中线对称分布,4个所述门折页201分别安装与8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09与8个所述第三螺纹孔204的位置,所述支座3包括螺杆301和底座302,所述螺杆301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08的螺纹长度相同的螺纹,所述螺杆30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08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01固定在所述底座302的几何中心处。通过本技术各个组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可以实现温湿度监控仪的有效固定。所述第一限位槽102的形状、所述第二限位槽103的形状和所述第三限位槽107的形状由温湿度监控仪的具体形状决定。由此保证温湿度监控仪的稳定固定。所述第一螺纹孔108的孔径和所述第三螺纹孔204的孔径与所述门折页201上的孔径点心一致,所述门折页201与所述第二螺纹孔109之间和所述门折页201与所述第三螺纹孔204与之间采用螺钉连接。所述安装部2可以通过所述门折页201进行翻转,翻转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安装部(2)以及支座(3),所述固定部(1)包括第一凸台(101)、第一限位槽(102)、第二限位槽(103)、第二凸台(104)、第三凸台(105)、第四凸台(106)、第三限位槽(107)、第一螺纹孔(108)以及第二螺纹孔(109),所述第一凸台(101)固定在所述第四凸台(106)左侧,所述第二凸台(104)固定在所述第四凸台(106)右侧,所述第一凸台(101)内部设有所述第一限位槽(102),所述第二凸台(104)内部设有所述第二限位槽(103),所述第四凸台(106)内部设有所述第三限位槽(107),所述第一限位槽(10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3)都垂直于所述第三限位槽(107),所述第一限位槽(10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三限位槽(107)两侧,所述第三凸台(105)位于沿竖直方向的所述第四凸台(106)下方,所述第四凸台(106)几何中心处设有所述第一螺纹孔(108),所述第一凸台(101)左侧与所述第二凸台(104)右侧分别沿所述第一凸台(101)左侧长边中线和所述第二凸台(104)右侧长边中线对称分布4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09),所述安装部(2)包括门折页(201)、螺纹通孔(202)、第五凸台(203)以及第三螺纹孔(204),2个所述第五凸台(203)沿所述第四凸台(106)长边中线对称分布,2个所述第五凸台(20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1)左侧与所述第二凸台(104)右侧,所述第五凸台(203)上设有所述螺纹通孔(202)2个,2个所述螺纹通孔(202)沿所述第五凸台(203)的长边中线对称分布,所述第五凸台(203)上设有4个所述第三螺纹孔(204),4个所述第三螺纹孔(204)2个一组沿所述第五凸台(203)的长边中线对称分布,4个所述门折页(201)分别安装于8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09)与8个所述第三螺纹孔(204)的位置,所述支座(3)包括螺杆(301)和底座(302),所述螺杆(301)顶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08)的螺纹长度相同的螺纹,所述螺杆(301)与所述第一螺纹孔(108)采用螺纹连接,所述螺杆(301)固定在所述底座(302)的几何中心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湿度监控仪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安装部(2)以及支座(3),所述固定部(1)包括第一凸台(101)、第一限位槽(102)、第二限位槽(103)、第二凸台(104)、第三凸台(105)、第四凸台(106)、第三限位槽(107)、第一螺纹孔(108)以及第二螺纹孔(109),所述第一凸台(101)固定在所述第四凸台(106)左侧,所述第二凸台(104)固定在所述第四凸台(106)右侧,所述第一凸台(101)内部设有所述第一限位槽(102),所述第二凸台(104)内部设有所述第二限位槽(103),所述第四凸台(106)内部设有所述第三限位槽(107),所述第一限位槽(10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3)都垂直于所述第三限位槽(107),所述第一限位槽(102)和所述第二限位槽(103)对称分布在所述第三限位槽(107)两侧,所述第三凸台(105)位于沿竖直方向的所述第四凸台(106)下方,所述第四凸台(106)几何中心处设有所述第一螺纹孔(108),所述第一凸台(101)左侧与所述第二凸台(104)右侧分别沿所述第一凸台(101)左侧长边中线和所述第二凸台(104)右侧长边中线对称分布4个所述第二螺纹孔(109),所述安装部(2)包括门折页(201)、螺纹通孔(202)、第五凸台(203)以及第三螺纹孔(204),2个所述第五凸台(203)沿所述第四凸台(106)长边中线对称分布,2个所述第五凸台(20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凸台(101)左侧与所述第二凸台(104)右侧,所述第五凸台(203)上设有所述螺纹通孔(202)2个,2个所述螺纹通孔(202)沿所述第五凸台(20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永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