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31469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2: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柱、反冲洗件、正冲洗件,离子交换树脂柱的顶部与废水储存罐连通,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底部设置出水管路,所述反冲洗件包括稀再生液储存罐、浓液收集罐、第二纯水储存罐,所述稀再生液储存罐、浓液收集罐、第二纯水储存罐分别与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顶部设置反冲洗液排放管、用于排放反冲洗液,所述正冲洗件包括第一纯水储存罐、稀硫酸储存罐,所述第一纯水储存罐、稀硫酸储存罐分别通过管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有效进行树脂再生,节约能源,便于安装。

Regeneration device of ion exchange res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
本技术涉及离子交换树脂
,尤其涉及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离子交换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的杂质接近饱和状态,就要进行再生处理,用化学药剂将树脂所吸附的离子和其他杂质洗脱除去,使之恢复原来的组成和性能。在实际运用中,为降低再生费用,要适当控制再生剂用量,使树脂的性能恢复到最经济合理的再生水平,通常控制性能恢复程度为70~80%。如果要达到更高的再生水平,则再生剂量要大量增加,再生剂的利用率则下降。且树脂的再生应当根据树脂的种类、特性,以及运行的经济性,选择适当的再生药剂和工作条件。树脂的再生特性与它的类型和结构有密切关系。强酸性和强碱性树脂的再生比较困难,需用再生剂量比理论值高相当多;而弱酸性或弱碱性树脂则较易再生,所用再生剂量只需稍多于理论值。树脂再生时的化学反应是树脂原先的交换吸附的逆反应。按化学反应平衡原理,提高化学反应某一方物质的浓度,可促进反应向另一方进行,故提高再生液浓度可加速再生反应,并达到较高的再生水平。目前,国内树脂再生普遍采用2-3倍树脂体积的再生溶液,以2-3倍树脂体积60-80min通完,然后用纯水的相同流速淋洗30min之后,加大流速快速淋洗至出水PH至6-7为止。此再生工艺再生液用量大,且只有正洗,没有反洗,再生效果一般,再生液效率低下,且再生后用大量纯水冲洗,不仅浪费水资源,且费用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柱、反冲洗件、正冲洗件,离子交换树脂柱的顶部与废水储存罐连通,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底部设置出水管路。所述反冲洗件包括稀再生液储存罐、浓液收集罐、第二纯水储存罐,所述稀再生液储存罐、浓液收集罐、第二纯水储存罐分别与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顶部设置反冲洗液排放管。所述正冲洗件包括第一纯水储存罐、稀硫酸储存罐,所述第一纯水储存罐、稀硫酸储存罐分别通过管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连通,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底部设置正冲洗排放管。进一步的,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顶部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充气口以及排气口,充气口连通气源,且排气口内设置排气阀。进一步的,稀液收集罐与稀再生液储存罐之间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底部连接循环管路,循环管路的另一端与废水储存罐内部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尺寸为高3-4m,直径为1-3m。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架包括侧板、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为圆台状,且固定台的外侧周向设置纵向的侧板,离子交换树脂柱设于固定台上方,且每个侧板上均安装用于离子交换树脂柱的支撑升降机构。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活动块,所述侧板上纵向设置条形孔,每个条形孔处均滑动设置活动块,活动块的外端连接丝杆传动机构,活动块的内端连接支撑板,支撑板为L形板状,且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底面压设在每块支撑板的水平板顶面上。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为弧形板状,且每块侧板的底端均固接底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用稀再生液进行反洗,稀再生液在离子交换树脂柱内转化为浓再生液,浓再生液排出至浓液收集罐内回收;用稀硫酸进行正洗,稀硫酸在离子交换树脂柱内转化成稀再生液,稀再生液可作为下次离子交换树脂再生用,再生液的用量减半,针对性强,再生效率高,再生液的利用率大大提高,再生费用明显降低,且树脂性能恢复良好。本技术设置的安装架,便于支撑离子交换树脂柱,方便调节离子交换树脂柱的高度,同时,方便设备安装使用。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安装架结构示意图。图中:离子交换树脂柱1、第一纯水储存罐2、稀硫酸储存罐3、废水储存罐4、排气阀5、循环管路6、稀再生液储存罐7、第二纯水储存罐8、反冲洗液排放管9、出水管路10、浓液收集罐11、稀液收集罐12、正冲洗排放管13、固定台14、斜台15,支撑板16、连接杆17、侧板18、安装板19、丝杆20、活动块21、电机22、底板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2,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包括离子交换树脂柱1、反冲洗件、正冲洗件,具体的,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的尺寸为高3-4m,直径为1-3m。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顶部与废水储存罐4连通,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设置出水管路10。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连接循环管路6,循环管路6的另一端与废水储存罐4内部连通,循环管路将方便在废水处理中,将不合格的废水重新排进离子交换树脂柱1内。所述反冲洗件包括稀再生液储存罐7、浓液收集罐11、第二纯水储存罐8,所述稀再生液储存罐7、浓液收集罐11、第二纯水储存罐8分别与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顶部设置反冲洗液排放管9、用于排放反冲洗液。在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顶部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充气口以及排气口,充气口连通气源,且排气口内设置排气阀5,将稀再生液从离子交换树脂柱1底部通入,从而对其内离子交换树脂进行反洗,浸泡25-35分钟后,柱体内稀再生液转化为浓再生液,压缩空气通过充气口进入柱体内,排出所得浓再生液至浓液收集罐。所述正冲洗件包括第一纯水储存罐2、稀硫酸储存罐3,所述第一纯水储存罐2、稀硫酸储存罐3分别通过管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1连通,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设置正冲洗排放管13、用于排放正冲洗液。在正冲洗过程中,将10%稀硫酸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顶部通入,所述10%稀硫酸用量为1倍床体,所述稀硫酸在柱体内转化为稀再生液,由于稀液收集罐12与稀再生液储存罐7之间连通,正冲洗形成的形成的稀再生液可用于反洗。所述安装架包括侧板18、固定台14,所述固定台14为圆台状,且固定台14的外侧周向设置纵向的侧板18,离子交换树脂柱1设于固定台14上方,且每个侧板18上均安装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支撑板16、活动块21,所述侧板18上纵向设置条形孔,每个条形孔处均滑动设置活动块21,活动块21的外端连接丝杆传动机构,活动块21的内端连接支撑板16,支撑板16为L形板状,且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面压设在每块支撑板16的水平板顶面上,所述侧板为弧形板状,且每块侧板的底端均固接底板;支撑更加稳定。丝杆传动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包括安装架、离子交换树脂柱(1)、反冲洗件、正冲洗件,离子交换树脂柱(1)设于安装架上,且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顶部与废水储存罐(4)连通,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设置出水管路(10),其特征在于:/n所述反冲洗件包括稀再生液储存罐(7)、浓液收集罐(11)、第二纯水储存罐(8),所述稀再生液储存罐(7)、浓液收集罐(11)、第二纯水储存罐(8)分别与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顶部设置反冲洗液排放管(9);/n所述正冲洗件包括第一纯水储存罐(2)、稀硫酸储存罐(3),所述第一纯水储存罐(2)、稀硫酸储存罐(3)分别通过管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1)连通,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设置正冲洗排放管(13)。/n

【技术特征摘要】
1.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包括安装架、离子交换树脂柱(1)、反冲洗件、正冲洗件,离子交换树脂柱(1)设于安装架上,且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顶部与废水储存罐(4)连通,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设置出水管路(10),其特征在于:
所述反冲洗件包括稀再生液储存罐(7)、浓液收集罐(11)、第二纯水储存罐(8),所述稀再生液储存罐(7)、浓液收集罐(11)、第二纯水储存罐(8)分别与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通过管路连通,且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顶部设置反冲洗液排放管(9);
所述正冲洗件包括第一纯水储存罐(2)、稀硫酸储存罐(3),所述第一纯水储存罐(2)、稀硫酸储存罐(3)分别通过管路与离子交换树脂柱(1)连通,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底部设置正冲洗排放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交换树脂柱(1)的顶部设置与其内部连通的充气口以及排气口,充气口连通气源,且排气口内设置排气阀(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稀液收集罐(12)与稀再生液储存罐(7)之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树脂的再生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翔宇吴文明匡武海子彬李海洋宗梅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环境科学研究院舒城联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