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应急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62890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急照明灯,包括防爆外壳和应急照明电路;防爆外壳包括一柱状壳体,和至少一个连接于柱状壳体端部的半球状壳体;半球状壳体上分布有透光孔;半球状壳体与柱状壳体之间设置有半球形透镜;应急照明电路的电灯分别对应设置于半球形透镜形成的腔内。应急照明电路包括一组照明电路和至少一组触发电路;触发电路包括光源、光环行器、光纤探头、解调器、光电探测器和比较器,比较器预设有门限电压,光源、光环行器和光纤探头串联,光环行器依次连接解调器、光电探测器和比较器;照明电路包括串联的电源、三电极开关和电灯,比较器连接三电极开关的触发极。本设计的应急照明灯可在建筑物发生形变时,自动照明,且不易损坏。

An emergency l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照明灯
本技术涉及一种灯具,特别是一种应急照明灯。
技术介绍
现有的应急照明灯多是针对于停电或设备故障时设计,而针对于地震、塌方等地质灾害情况的应急照明系统并不多见。目前的应急照明灯在发生地质灾害时,由于自身不具备抗压能力,且电灯暴露在外,极易受损,无法在此情况下提供良好照明,影响现场人员(受灾或救灾人员)的活动。另外,由于现有应急照明灯是基于断电或停电情况而启动,在地质灾害发生时,并不一定会停电或断电,则并不一定会启动应急照明。对于地质灾害而言,其具备建筑物会发生形变的特性,因此,可以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稳定性进行监控,实现对地质灾害的自动判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应急照明灯。以在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时,不受损害,同时为现场人员提供大面积的照射光源。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急照明灯,包括防爆外壳和安装于所述防爆外壳内部的应急照明电路;所述防爆外壳包括一柱状壳体,和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柱状壳体端部的半球状壳体;任一所述半球状壳体上,均分布有若干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外壳和安装于所述防爆外壳内部的应急照明电路;所述防爆外壳包括一柱状壳体(A),和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柱状壳体(A)端部的半球状壳体(B);任一所述半球状壳体(B)上,均分布有若干透光孔(B1);任一所述半球状壳体(B)与所述柱状壳体(A)之间,均设置有半球形透镜(C);所述应急照明电路包括对应于所述半球状壳体(B)的数量的电灯(D9),所述应急照明电路的电灯(D9)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半球形透镜(C)形成的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爆外壳和安装于所述防爆外壳内部的应急照明电路;所述防爆外壳包括一柱状壳体(A),和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柱状壳体(A)端部的半球状壳体(B);任一所述半球状壳体(B)上,均分布有若干透光孔(B1);任一所述半球状壳体(B)与所述柱状壳体(A)之间,均设置有半球形透镜(C);所述应急照明电路包括对应于所述半球状壳体(B)的数量的电灯(D9),所述应急照明电路的电灯(D9)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半球形透镜(C)形成的腔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状外壳为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柱状壳体(A)的两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球形透镜(C)为凹透镜。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壳体(A)的沿轴向的横截面为圆形、类圆形、矩形或类矩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壳体(A)内壁上,设置有绝缘绝热层(A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状壳体(A)端部,设计有第一安装结构,以用于安装半球状壳体(B);所述柱状壳体(A)的开口处,向柱状壳体(A)内部方向,依次设计有第二安装结构(A3)和第三安装结构(A2),以分别安装所述半球形透镜(C)和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