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627276 阅读:8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4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呼吸罩和雾化器,所述呼吸罩的进气口通过软气管与所述雾化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呼吸罩包括空心球、内密封罩、外密封罩和直管,所述空心球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直管的内端与所述空心球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空心球的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通过设置内呼吸罩和外呼吸罩,将鼻部和口部独立分开,使得患者在使用时,可以强制使用鼻部呼吸,有效的避免采用口腔呼吸的情况发生,提升治疗效率。

A drug delivery device for respiratory medic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
技术介绍
鼻炎即鼻腔炎性疾病,是病毒、细菌、变应原、各种理化因子以及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腔黏膜的炎症。鼻炎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鼻腔黏膜充血、肿胀、渗出、增生、萎缩或坏死等。在治疗鼻炎时,现阶段会采用吸入式治疗,即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雾化,通过从患者鼻部吸入的方式,进行治疗。但是因为一般的鼻炎患者鼻部呼吸一般存在一定的不适性,因此在吸入治疗时,可能出现不自觉的采用口腔辅助呼吸,甚至出现一直用口腔呼吸的情况,药物未通过鼻腔,可能出现雾化治疗效率较低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呼吸罩和雾化器,所述呼吸罩的进气口通过软气管与所述雾化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呼吸罩包括空心球、内密封罩、外密封罩和直管,所述空心球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直管的内端与所述空心球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空心球的内部连通;所述内密封罩和所述外密封罩均为碗状结构,所述内密封罩设置在所述外密封罩的内部,所述直管的外端依次穿过所述内密封罩和所述外密封罩,且所述直管的外侧面与所述内密封罩和所述外密封罩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内密封罩的中轴线、所述外密封罩的中轴线与所述直管重合设置,所述外密封罩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软气管连通。具体地,所述内密封罩的半径大于所述空心球的半径,所述外密封罩的半径大于所述内密封罩的半径。优选地,所述外密封罩包括硬质皮碗和柔性皮环,所述硬质皮碗的外沿与所述柔性皮环的内环固定连接,所述柔性皮环的外环贴合在使用者的鼻部和口部外沿;所述内密封罩的外沿设置有柔性密封圈,所述柔性密封圈贴合在使用者的口部外沿。进一步,还包括进气单向阀和出气单向阀,所述进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软气管之间,所述出气单向阀设置在所述直管的外端,所述出气单向阀和所述进气单向阀均固定设置在所述外密封罩的外侧面。更进一步,还包括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片、弹簧夹和供电组件,所述电加热片固定设置在所述弹簧夹的内侧面,所述电加热片的电源端与所述供电组件电连接,所述软气管包括橡胶管和金属管,所述金属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耐热圈与两段所述橡胶管固定连接,所述电加热片通过所述弹簧夹与所述金属管的外侧贴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通过设置内呼吸罩和外呼吸罩,将鼻部和口部独立分开,使得患者在使用时,可以强制使用鼻部呼吸,有效的避免采用口腔呼吸的情况发生,提升治疗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包括呼吸罩和雾化器,呼吸罩的进气口通过软气管与雾化器的出气口连通,呼吸罩包括空心球1、内密封罩4、外密封罩、直管2、进气单向阀8和出气单向阀5,空心球1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气孔3,直管2的内端与空心球1固定连接,且与空心球1的内部连通;内密封罩4和外密封罩均为碗状结构,内密封罩4设置在外密封罩的内部,直管2的外端依次穿过内密封罩4和外密封罩,且直管2的外侧面与内密封罩4和外密封罩固定密封连接,内密封罩4的中轴线、外密封罩的中轴线与直管2重合设置,外密封罩上设置有进气管9,进气管9与软气管连通。外密封罩包括硬质皮碗6和柔性皮环7,硬质皮碗6的外沿与柔性皮环7的内环固定连接,柔性皮环7的外环贴合在使用者的鼻部和口部外沿,内密封罩4的外沿设置有柔性密封圈,柔性密封圈贴合在使用者的口部外沿,内密封罩4的半径大于空心球1的半径,外密封罩的半径大于内密封罩4的半径。进气单向阀8设置在进气管9与软气管之间,出气单向阀5设置在直管2的外端,出气单向阀5和进气单向阀8均固定设置在外密封罩的外侧面。使用时,将空心球1置于使用者的口腔内,将内密封罩4盖至使用者的嘴部,并将整个嘴部密封在内密封罩4内,将外密封罩盖至使用者的下面部,将嘴部和鼻部密封在外密封罩内,并将外密封罩与雾化机相连。通过在软气管和进气管9之间设置进气单向阀8,使得与鼻部相连的密封空间只具有吸气的作用。在直管2的外端设置出气单向阀5,使得与口腔相连的密封空间只具有呼气的作用,从而可以实现通过鼻部吸入雾化机雾化的药物,再通过口腔排出,避免了出现使用口腔呼吸的情况。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还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片、弹簧夹和供电组件,电加热片固定设置在弹簧夹的内侧面,电加热片的电源端与供电组件电连接,软气管包括橡胶管和金属管,金属管的两端分别通过耐热圈与两段橡胶管固定连接,电加热片通过弹簧夹与金属管的外侧贴合。通过电加热片加热金属管,再通过金属管对流经的雾化药物进行加热,可以避免出现冷空气刺激鼻粘膜的情况,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可以将空心球1、内密封罩4和外密封罩设置成为不同的尺寸,并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使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罩和雾化器,所述呼吸罩的进气口通过软气管与所述雾化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呼吸罩包括空心球、内密封罩、外密封罩和直管,所述空心球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直管的内端与所述空心球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空心球的内部连通;/n所述内密封罩和所述外密封罩均为碗状结构,所述内密封罩设置在所述外密封罩的内部,所述直管的外端依次穿过所述内密封罩和所述外密封罩,且所述直管的外侧面与所述内密封罩和所述外密封罩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内密封罩的中轴线、所述外密封罩的中轴线与所述直管重合设置,所述外密封罩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软气管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呼吸罩和雾化器,所述呼吸罩的进气口通过软气管与所述雾化器的出气口连通,所述呼吸罩包括空心球、内密封罩、外密封罩和直管,所述空心球的外壁设置有多个气孔,所述直管的内端与所述空心球固定连接,且与所述空心球的内部连通;
所述内密封罩和所述外密封罩均为碗状结构,所述内密封罩设置在所述外密封罩的内部,所述直管的外端依次穿过所述内密封罩和所述外密封罩,且所述直管的外侧面与所述内密封罩和所述外密封罩固定密封连接,所述内密封罩的中轴线、所述外密封罩的中轴线与所述直管重合设置,所述外密封罩上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与所述软气管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密封罩的半径大于所述空心球的半径,所述外密封罩的半径大于所述内密封罩的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内科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密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刚褚超超潘家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